第一卷 玄门授业朔风凛冽,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轻轻掠过层层叠叠的屋檐,
宛如一幅静谧的冬日画卷。北斗观的七重藻井承露盘上,青铜风铎在风中摇曳,
发出空灵而清脆的响声。玄尘子矗立于三清殿前,目光如炬,凝视着檐角北斗七星方位,
七枚陨铁突然绽放出幽蓝光芒,宛如夜空中的星辰坠落凡间,这一幕,
自金大定年间道观落成以来,从未有过。镇观之宝——东皇钟的残片,此刻正在地宫中震颤,
其表面铭刻的二十八宿纹路,竟然渗出暗金色的液体,
仿佛在诉说着它作为上古十大神器之首的辉煌历史。根据《长春真人西行录》的记载,
这截来自上古神器的残片曾经三次显圣:在蒙古铁骑踏破中都时,
钟声鸣响了整整三日;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残片自行生出裂痕;庚子年八国联军入城前,
它竟渗出赤红的血泪。而现在,玄尘子掐指推算,紫微垣中天枪星的光芒大盛,
破军星直逼中宫,这分明是凶兆“七杀朝斗”的征兆。在观前古柏下的积雪堆里,
一个裹着粗麻布的婴孩的啼哭声已经微弱得如同游丝。
玄尘子运用《紫微斗数》推演此子的命盘,发现命宫坐七杀、迁移宫逢擎羊,
身宫更是与铃星暗合,这正是《星命溯源》中所述的“乱世孤星”之格。更令人惊奇的是,
他的指尖轻触婴孩眉心,瞬间,地宫深处东皇钟残片爆发出龙吟之声,震耳欲聋,
令殿前高悬的“璇玑玉衡”匾额轰然落地。
当玄尘子携带着婴孩踏入庄严而神秘的三清殿之时,
殿内悬挂的七盏青铜长明灯突然之间熄灭了其中的三盏。这一幕震惊了在场的众人,
他们面露疑惑,不知所措。玄尘子不慌不忙,他毅然咬破中指,以鲜血为墨,
在婴孩额上绘出神秘的敕令血符。接着,他开始脚踏禹步,
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在殿内的石砖上绕行。他每踏一步,
对应方位的《五岳真形图》壁画便微光闪烁,至第七步时,他恰好立于北极星位,光芒大盛。
这时,地宫深处传来了一阵钟片的嗡鸣声,而殿顶藻井上绘制的二十八宿星图似乎被激活,
投射出流动的光斑,将婴孩整个笼罩其中。玄尘子凝视着琉璃灯下泛黄的《北斗经》,
心中回想起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残片遇主自鸣,劫数随钟而至。
”他深知此子虽然命中注定要遭遇三刑四煞的劫难,
但同时也与东皇钟的气脉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于是,他将婴孩抱入丹房,
用朱砂在婴儿的后背仔细地画出了北斗九星图。就在他完成画图的那一刻,房间内,
鎏金错银的浑天仪无端自转,天池磁勺悠然指向北方,与婴儿天枢星位精准重合,
这一幕宛如宇宙星辰对婴孩发出了神秘的低语。十年后的某一天,
王小毛在古老的藏经阁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幅珍贵的元代壁画,名为《紫府飞星图》。
这幅壁画中所描绘的东皇钟的完整形态,竟然与他在梦中所见到的景象完全一致,
没有丝毫的差异。他心怀好奇与敬畏,轻触壁画钟钮处的云雷纹,刹那间,
墙面涌现无数蝌蚪文,正是全真七子马钰以隐形药墨所书的《北斗渡劫秘箓》,
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一刻,地宫深处,
那些沉寂了多年的残片再次发出了低沉而神秘的嗡鸣声,仿佛在回应着宿命的召唤,
预示着某种不可知的未来。王小毛在十二岁那年,开始修炼一种名为踏罡步斗
的高深功法。按照修炼的要求,他需要在冬至之夜赤足踩踏观内布置的北斗九星石板阵。
历经七夜苦修,他终于精准踏中隐形右弼星位。成功瞬间,藏经阁暗格骤启,
一卷珍贵鲛绡显现,乃丘处机以犀角粉混鲛人血所书《天罡召雷诀》,神秘非凡。
秘籍文字唯有童子体温触碰方显,且与东皇钟残片共鸣,恰似天意所至,
暗示王小毛与古籍间不解之缘。在北斗观的三清殿内,
七盏古老的青铜长明灯在寅初时分突然自燃,火苗蹿起,呈现出三寸高的青色火焰。
王小毛与他的师兄清虚、明清三人肃立于三清神像之前,
玉清元始天尊的掌中先天混元珠散发出淡淡的微光,
这微光映照在殿顶的《五岳真形图》壁画上,使得昆仑山的山势在光影中显得明灭不定。
三人齐诵《云笈七签·存思部》,声如波涛,震落梁间百年尘埃,
惊扰了太清道德天尊拂尘上的守宫蜥蜴。为了压制王小毛命格中的煞气,
玄尘子每年上巳节都会带他前往地宫,举行一个名为血饲的神秘仪式。在这个仪式中,
师徒二人的指尖血被滴入一枚残破的古钟碎片的裂纹之中,
血液沿着古钟上雕刻的上古云雷纹路游走,形成一个短暂而完整的钟形。
在某次血饲的过程中,那块残片突然显现出蒙古骑兵屠城的幻象,
而王小毛的后背上的星图竟然与钟面上的二十八宿同时发出光芒,
在丹房的墙壁上投射出《山海经》中记载的完整东皇钟的形态。
为了确保王小毛以及道观的安全,玄尘子下达了严格的命令,要求门下的弟子们严守秘密,
不得将任何有关此异象的消息泄露给外界。在1932年淞沪战事爆发的前夕,
据传东皇钟的残片突然发出了类似龙吟的声响,
其声波之强烈以至于震碎了地宫中十二道符咒的封印。面对这一紧急情况,
玄尘子迅速启动了周天星斗大阵以镇压异动。启动大阵之际,
玄尘子察觉浑天仪磁针异象,直指东方且颤动不已,恰与王小棉梦中黄浦江血浪吞月
之景吻合。更令人震惊的是,从残片表面渗出的暗金液体,在青砖上凝结后,
竟然形成了日军旭日旗的图案。王小毛初触东皇钟残片,
背上北斗星图竟与钟面裂纹产生奇妙共鸣,宛如量子纠缠。
残片上显现出了1937年南京城被血色天空笼罩的恐怖景象,与此同时,
王小毛的掌心也同步浮现出金陵城墙崩塌的幻象。这一时刻,
藏经阁内的所有《紫微斗数》典籍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驱动,无风自动,
最终所有书籍都翻到了记载着七杀守照,帝星陨落的那一页。
第二卷:道者下山1在937年7月28日的寅时,北斗观的丹房内,
一台古老的千年浑天仪,突然异动,指针异常地转向了北平西南。这一幕被王小毛亲眼看见,
他急忙推开了窗户,向远方眺望。紫微垣星空中,天枪星拖着血色尾迹,缓缓坠向宛平。
与此同时,檐角悬挂的七枚陨铁似乎感应到了某种不祥之兆,发出了悲鸣之声。地宫深处,
东皇钟残片渗出暗金液体,于青砖地凝结成佟麟二字。三清殿前,
八卦井水无风起浪,玄尘子心生警觉。他拿起雷击枣木进行占卜,卦象显示从泽火革
变为了地火明夷。这一卦象的转变,预示着即将有重大的变故发生。到了未时三刻,
七个浑身沾满血迹的燕京大学学生急匆匆地撞开了山门,他们显得异常狼狈。
为首的是一位女生,她手中紧握着半截染血的将旗——那是29军教导团誓死报国
字样的残片。她从自己的贴身夹袄中取出了一封信,那是佟麟阁的绝笔信。在宣纸之间,
夹着三根带有弹孔的将军领章金穗,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经历的战斗是何等的惨烈。
尊敬的玄尘道长,我在此向您禀报一个紧急且沉重的消息:在南苑地区,
我们经历了为期三天的激烈战斗。在这场血战中,我部的士兵伤亡惨重,
损失达到了惊人的七八成。正如历史记录所示,日军方面调集了重型火炮,
对我们的学兵团驻地进行了猛烈的轰击,正如李忍涛率学兵队携巨炮复仇的案例一样。
在那场炮火连天的战斗中,原本八百名学生兵,
如今仅剩下七人幸存……鉴于当前的严峻形势,我恳请您利用玄门的秘术,
建立一张隐密的情报传递网络。这七名幸存的学生兵,他们不仅战斗中英勇无畏,
更精通星象堪舆,能借天文现象观测定位,实为情报工作的瑰宝。信件的末尾,
那个沾满血迹的佟字,与我们在地宫中发现的残片上所显现的符号完全一致。
玄尘子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深入地宫的神秘领域。在琉璃灯的柔和光芒下,
东皇钟的残片映照出了一幅二十八宿星图。玄尘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咬破自己的舌尖,
喷出了一口蕴含着自己精血的液体。随着这股精血的接触,
残片突然间裂成了三块:天枢残片:其上的纹路似乎与华北地区的山脉走向有着神秘的联系。
玄尘子将这块残片交给了清虚道人,并嘱咐他绘制山河符箓,以助八路军进行地形测绘。
天璇残片:古老的医经字符上镌刻着,它们承载着明清时期以祝由术破解日军毒剂,
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的崇高使命与无尽希望。天玑残片:保留着神秘的云雷纹图案,
作为密信的通道,玄尘子亲自携带借游方布道,通联燕晋情报节点的重任。
当这三块珍贵的残片在某一瞬间分离时,
藏经阁内所有的《紫微斗数》典籍突然自动翻到了第七十四卷,
显现出丘处机的批注:钟碎重聚日,英魂归山时。三光汇北平,七杀破贪狼,
似乎预示着某种重要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在七月三十日的清晨,
北斗观的千年青铜钟自发地敲响了七次。师徒四人站在三清殿前,
准备迎接命运的挑战:清虚褪下道袍,换上灰色军装,
腰间隐秘地携带着由天枢残片精炼而成的山河尺。这柄神奇之物,
一旦与八路军的地图相遇,便能揭示地形暗记;而一旦触及日军测绘仪,则会令其方位错乱。
明清背负着药箱,药箱上盖作了红十字的标识,箱底的夹层中藏有天璇残片淬炼的百草针
,它能够解救被日军赤剂毒气所害的士兵,同时也可以在银针上刻录伤兵的数据,
为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玄尘子,这位神秘的游方道人,手持着传说中的太乙幡,
在江湖中以化身行走。他的幡中隐藏着天玑残片,这是一件蕴藏着无上奥秘的法宝,
能够悄无声息地捕获来自四面八方的加密情报。这些信息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
采用了《云笈七签》的页码作为密钥,只有懂得其中奥秘的人才能解读。
在一次秘密的会面中,三人击掌为誓,表达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的掌心,
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隐现着北斗九星图的神秘图腾,这图腾既是他们身份的无声宣言,
也是他们力量的不竭之泉。王小毛,作为其中的一员,点燃了三炷特制的返魂香。
随着青烟缓缓升起,空中竟然结成了佟麟阁将军的虚影。
这位将军的虚影在空中对四人颔首致意,仿佛在传达着某种重要的信息或祝福。
九月重阳之夜,王小毛独自一人来到了藏经阁。他用朱砂在墙面刻下了第49个正字,
这不仅仅是一个记号,更是一个信号。猛然间,东皇钟残片发出悠远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