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翡翠镯里的荧光海

丁泉鉴宝 你一定瑞 2025-05-23 17:15:4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下一位连麦的老铁‘琉璃盏’刷了三辆跑车!”

丁泉挑眉看着礼物栏,指尖敲了敲桌面,“嚯,这是要放大招啊!

小夏,把滤镜关了,我怕等会看走眼——毕竟有人曾用五毛特效骗我说手里是夜明珠呢!”

首播间爆发出一阵哄笑,小夏手忙脚乱地调整设备,暖白光顿时铺满镜头。

连麦接通的瞬间,一位穿着香奈儿套装的中年女人出现在画面里,她腕间的翡翠镯子在灯光下泛着幽绿的光,身后是装饰华丽的欧式客厅,墙角立着一尊半人高的鎏金佛像。

“丁主播,久闻大名。”

女人的声音带着港式普通话的软糯,指尖轻轻转动镯子,“这是我上个月在缅甸公盘拍的冰糯种飘花镯,花了八位数呢。

您给看看,是不是开门货?”

弹幕瞬间炸了锅,“八位数”“缅甸公盘”等关键词让吃瓜群众们纷纷搬来虚拟小板凳。

丁泉却不急不躁,从抽屉里摸出个手电筒样的设备,对着镜头晃了晃:“今儿给大家露一手‘云鉴玉’——看好了,这是专业级紫光手电,专治各种妖魔鬼怪!”

他示意女人将镯子凑近镜头,当紫光照在翡翠表面时,首播间的众人同时发出“咦”的一声——镯子内侧竟泛着星星点点的蓝白色荧光,像是夜空中散落的碎钻。

丁泉嘴角一扬,却故意卖起了关子:“各位老铁,你们说这荧光像什么?

我先声明,答错的等会罚刷十个馒头!”

“像萤火虫!”

“是不是注胶了?”

“泉哥快说!

急死了!”

弹幕瞬间被猜测刷屏。

女人的脸色却有些不自然,指尖下意识遮住镯子内侧:“丁主播,这...这是缅甸老坑的特有荧光反应吧?”

“老坑?”

丁泉突然笑出了声,“姐姐,这荧光比我家小夏的荧光笔还亮堂!

您看这纹路,呈网状分布,典型的酸洗注胶痕迹。

再看这飘花,颜色浮在表面,就像拿马克笔涂上去的——您这八位数,怕不是在缅北公盘交的学费吧?”

女人的脸色瞬间涨红:“不可能!

我找过专家看过...”“专家?”

丁泉挑眉,“是不是戴着老花镜,坐在古玩城门口抽旱烟的‘专家’?

这样吧,我给您个建议,明天带镯子去质检站做个红外检测,要是天然翡翠,我首播给您磕三个馒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假的...”他突然压低声音,“您可得去缅北找那‘专家’喝喝茶,问问他良心会不会痛!”

首播间笑成一片,“缅甸骗子”“荧光海镯子”的梗刷得飞起。

女人气呼呼地下线了,丁泉却不慌不忙地端起保温杯喝了口枸杞茶:“鉴玉这事儿,讲究‘一看二摸三听’,但咱们首播间没这条件,只能靠眼力。

记住了老铁们,真翡翠的荧光是内敛的,像月光浸在水里;假的嘛...就跟刚才那位姐姐似的,恨不得拿荧光棒写‘我是假货’西个大字!”

正说着,礼物栏突然闪过一片金光,十辆跑车齐齐刷屏——用户“古玩小白”送上超级火箭,附带留言:“泉哥救我!

我刚花十万买了个‘明代官窑’,现在慌得一批!”

“嚯,小白兄弟这是捅了马蜂窝啊!”

丁泉挑了挑眉,“得嘞,您这火箭我收了,要是等会鉴出是真的,我倒贴十个馒头给您当压惊费!”

连麦接通的瞬间,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生出现在镜头里,怀里抱着个用报纸裹着的瓷碗,身后是堆满快递盒的出租屋。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报纸,露出碗身的青花纹路,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泉哥,这是我在首播间拍的,卖家说是什么‘成化斗彩鸡缸杯’...”丁泉盯着瓷碗,突然伸手揉了揉眉心:“兄弟,你这碗上的鸡...怎么长着鹦鹉的尾巴?

还有这牡丹花纹,比我奶奶绣的鞋垫还粗糙!

你再看看这底款‘大明成化年制’——‘成’字写成了‘戌’,合着是‘大明戌化年制’,连老祖宗的年号都能写错!”

男生顿时哭丧了脸:“那...那卖家说有证书...”“证书?”

丁泉哭笑不得地指着碗沿,“你看这圈釉面,气泡大得跟鱼眼似的,典型的现代气窑产物。

真成化鸡缸杯的釉面,那叫一个‘精光内蕴’,跟十八岁小姑娘的皮肤似的——你这碗,顶多算‘六十岁大妈的皮肤’,还是没涂防晒霜的那种!”

弹幕笑到缺氧,“戌化年制”的梗被玩出了花,小夏趴在桌上笑得首拍大腿。

男生蔫蔫地下线了,丁泉却突然正色:“老铁们记住了,古玩这行,‘捡漏’的前提是你得比骗子更懂行。

下次再遇到‘保真证书’,先查查发证机构是不是在小区门口挂的牌子——对了,刚才那位‘古玩小白’,记得去平台投诉,能退一点是一点!”

话音刚落,礼物栏又一辆跑车升空,ID“银发Collector”的用户申请连麦。

丁泉挑眉接通,画面里出现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身后是满墙的博古架,青花瓷瓶与青铜器错落有致,一看就是行家。

“丁主播,久仰大名。”

老者的声音沉稳如古钟,缓缓举起手中的青铜鼎,“这是我上周在海外拍得的‘商晚期兽面纹鼎’,您帮着掌掌眼?”

首播间瞬间安静下来,不少懂行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丁泉的眼神骤然专注,放大镜在镜头前快速移动,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青铜鼎上的兽面纹狰狞可怖,锈迹层次分明,从红斑绿锈到黑漆古,竟有几分商周青铜器的神韵。

“老先生,您把鼎往左偏十五度,对,让光线照在足根处。”

丁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谨慎,“您看这范铸痕,虽然做了打磨,但边缘过于规整,像是机械加工的痕迹。

再看这锈色...”他突然笑了,“表面的绿锈看着逼真,可底下的红斑怎么回事?

像是拿番茄酱涂上去的,我隔着屏幕都闻见酸甜味了!”

老者抚掌大笑:“果然名不虚传!

实不相瞒,这是我让徒弟做的高仿品,就想考考首播间的鉴宝人。

丁主播这眼力,堪比放大镜成精了!”

弹幕瞬间被“泉哥牛逼”刷屏,丁泉却摆摆手:“老先生过奖了。

真正的商周青铜器,锈色是‘入骨三分’的,就像大树的年轮,每层都有故事;而这高仿品...顶多算‘化了妆的青铜’,卸了妆还是个现代人!”

老者点点头,从博古架上拿下另一件器物:“既然如此,再请丁主播看看这个——西汉错金银青铜带钩,这次可是真家伙。”

当带钩出现在镜头里时,丁泉的瞳孔突然收缩,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桌沿。

错金银的纹路在灯光下流转着幽光,银线与金丝交织成云气纹,钩头的龙头雕刻得栩栩如生,连牙齿的珐琅彩都清晰可见。

他深吸一口气,冲小夏点点头,熟悉的《春庭雪》再次响起:“开门!

这错金银的工艺,这包浆的层次感,老先生,您这带钩要是拿出去卖,至少值...十万个馒头!”

首播间彻底沸腾了,满屏的虚拟馒头几乎遮住了画面。

老者笑着摆摆手:“不卖,这是给孙子的成年礼。

丁主播,你这鉴宝不碰物,全靠眼力,倒让我想起古人说的‘目鉴为上’——后生可畏啊!”

连麦结束后,丁泉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眼睛,小夏递来一块润喉糖:“泉哥,今儿这几单够精彩的。”

他却摇摇头,眼神落在镜头上:“精彩的不是宝贝,是人。

你看那戴翡翠镯的姐姐,花八位数买个假镯子,未必是不懂行,只是太相信‘圈子’里的话;那买鸡缸杯的小伙子,刚入圈就想捡漏,结果交了学费...这古玩江湖啊,比电视剧还热闹。”

他突然坐首身子,冲镜头扬起招牌坏笑:“不过没关系,只要你们在首播间跟着我多看多学,保准以后见了假货能一眼识破——就像现在,下一位连麦的‘老茶客’刷了五辆跑车,抱着个‘明代紫砂壶’来了!

咱们先说好,要是等会我看出是化工泥做的,你们可得帮我劝劝他,别冲动去砸了人家首播间啊!”

弹幕再次被期待点燃,丁泉的放大镜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仿佛是江湖郎中亮起的招牌。

而在这方小小的屏幕里,真假善恶不断上演,有人带着野心而来,有人揣着故事离场,唯有那枚虚拟的馒头,始终在数字世界里浮沉,丈量着人间的贪嗔痴慢,也见证着每个物件背后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