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堂谋策,惊鸿一遇
决定先发制人,拉拢朝中摇摆不定的官员。
他唤来魏忠贤,将心中所想说出。
“东林党势大,朕需寻一突破口,分化瓦解其势力。
王御史为人圆滑,立场不定,正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
魏忠贤面露难色,“陛下,王御史虽无甚主见,却也胆小怕事,恐怕难以说动。”
朱由校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朕自有办法。
他无非是想明哲保身,荣华富贵罢了。
你明日备一份厚礼,朕要亲自会一会这位王大人。”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东林党步步紧逼,朕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魏忠贤领命而去,心中虽有担忧,却不敢违抗圣意。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
看似温和,实则内心早有定数,且手段非凡。
翌日,朱由校便微服出巡,前往京城最大的集市。
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
让他暂时忘却了宫中的烦扰,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民间的百态。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营造出一幅热闹的市井。
这时,一抹淡雅的身影闯入他的视线。
那女子身着素雅衣裙,气质清丽脱俗。
正与摊贩交谈。
朱由校心中一动,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的身影所吸引。
“这绢花……”女子正要付钱。
却发现钱袋不见了,脸上闪过一丝焦急。
朱由校心中暗道,真是天赐良机……他缓步上前,温润的声音在女子耳边响起:“姑娘,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女子一惊,回眸间,正对上朱由校含笑的双眸。
西目相对,时间仿佛静止了片刻。
她脸颊微红,慌乱地低下头,“多谢公子关心,小女子只是……只是……”“只是钱袋不见了?”
朱由校语气温和,带着一丝调侃。
女子轻轻点头,窘迫地咬着下唇,羞涩之意更甚。
朱由校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摊贩,“这些绢花,连同这位姑娘看上的,都算在本公子账上。”
摊贩喜笑颜开地接过银子,连连道谢。
女子却有些不知所措,“公子,这……这如何使得?”
“举手之劳而己,姑娘不必在意。”
朱由校笑容更深,“在下朱……”“公子仗义相助,小女子感激不尽,”女子打断他的话,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语气疏离,“只是小女子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说完,便转身离去,留给朱由校一个清冷的背影。
朱由校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非但没有不悦,反而涌起一股更大的兴趣。
这女子的独立与疏离,他感到耳目一新。
“有趣,真是有趣……”他低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这时,魏忠贤匆匆赶来,躬身说道:“陛下,王御史己在茶楼等候。”
“走吧,”朱由校收回目光,嘴角露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朕倒要看看,这位王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朱由校来到茶楼雅间,王御史早己等候多时。
见皇帝驾临,连忙跪拜行礼。
朱由校虚扶一把,示意他落座。
茶香氤氲,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王爱卿不必拘礼,”朱由校温言道,亲自为他斟上一杯茶,“今日朕微服出行,只想与爱卿闲话家常。”
王御史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地接过茶杯,却不敢饮用。
朱由校见状,也不点破。
自顾自地品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朕知道爱卿是位正首清廉的官员,一心为国。
可惜朝中党派之争激烈,让爱卿左右为难啊。”
王御史连忙称是,心中却暗自揣摩皇帝的用意。
朱由校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语气诚恳:“朕即位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只盼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可如今朝政被奸佞小人把持,朕心甚痛!
爱卿是朕倚重的肱股之臣,朕希望爱卿能助朕一臂之力,拨乱反正,重振朝纲!”
这番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王御史听得心潮澎湃,不禁动容。
他本是位正首之人,慑于东林党的势大,不敢轻易表态。
如今皇帝如此坦诚相待,又展现出雄才大略。
让他看到了希望,也燃起了心中的热血。
“陛下圣明,臣愿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王御史激动地说道,语气坚定。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举起茶杯,“朕敬爱卿一杯!”
两人相视一笑,一君一臣,在茶香中达成了共识。
消息传到东林党耳中,杨涟勃然大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
“岂有此理!
这昏君竟然拉拢王御史!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他!”
“杨大人息怒,”一旁的同党低声说道,“如今之计,只有尽快想办法阻止他们,否则后患无穷啊!”
杨涟眼露阴狠之色,“哼,想跟我们斗,他还嫩点!
我这就去安排,定要让这昏君身败名裂!”
夜深人静,朱由校在批阅奏折时,却总是心神不宁。
莫名的不安,让他感到一丝凉意。
这时,魏忠贤匆匆来报,“陛下,东林党散布谣言,说……说……”他吞吞吐吐,不敢再说下去。
“说什么?”
朱由校眉头紧锁,语气低沉。
“说……说陛下不孝……”魏忠贤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
朱由校猛地站起身,龙颜大怒,“大胆!
他们竟敢如此污蔑朕!”
他紧紧握着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好,好得很!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