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婚后婆家人的骤变
那时满心想着,成了一家人便该不分彼此。
怀孕后,我安心回到刘伟老家养胎,他出门打工挣钱,隔段时间回来看看我和他父母。
从前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我,在孕期依旧手脚勤快,每日操持三餐,还跟着他外婆下田割草喂猪,满心盼着新生命降临。
临近预产期,因他家离医院路途遥远,刘伟陪我回娘家待产。
首到儿子刘远飞平安降生,我们才又回到他老家坐月子。
可短短几日,婆婆的态度就像腊月的寒风,冷得刺骨。
厨房里,她搅动汤锅的木勺重重磕在锅沿,招待亲戚时扯着嗓门抱怨:“现在年轻人金贵得很,这也不吃那也不喝,伺候月子比伺候祖宗还难。”
瞥见我时,脸上的笑意瞬间僵成硬壳。
刚生产完的我,因要哺乳吃不下重口味饭菜,可这话到了她嘴里,就成了挑剔矫情的罪状。
还记得妈妈送我回婆家那夜,凌晨我饿得发慌。
妈妈让婆婆给我煮些吃的给我,她端来满满一碗十个荷包蛋。
望着油花翻滚的碗,我实在难以下咽,哪想这竟成了她背后指责我的把柄,说我是浪费鸡蛋,不吃还让她煮。
孩子奶水不足,我求刘伟买奶粉,他却冷脸拒绝:“母乳喂养好。
我看你就是不想给孩子喂奶。”
镇上离得远,我被困在月子里出不了门,只能听着孩子深夜饿得啼哭。
让他哄一次孩子时,竟粗暴地将孩子捂进被窝:“让他哭让他哭个够,哭累了就不会哭了。”
每天清晨,婆婆雷打不动地来抱孩子洗澡。
从浴室门关上的那一刻起,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便穿透门板,在寂静的屋子里回荡。
我好几次想去查看,却被婆婆不耐烦地拦住:"你好好歇着,我以前都是这么带娃的,还能不会洗?
"隔着门,我仿佛能看见她布满老茧的手粗糙地揉搓着儿子娇嫩的皮肤,那哭声里带着恐惧与疼痛,像无数根细针,一下下扎在我心上。
也就是这样子孩子的肚脐一首鼓得很高,幸好没有太大的问题,后来她还跟她的亲戚说孩子这肚脐是我回娘家以后形成的,还好那个亲戚是个明白人,当时就跟她说这是因为月子里哭得太厉害了才会形成的结果,婆婆才不说什么了。
晾晒尿布时,婆婆故意把孩子衣物和成人衣服混洗,我刚提出分开清洗,她就拉长脸数落我娇气,还转头向刘伟告状。
我提及科学育儿,她满眼嘲讽:“现在专家说的话能信?
当年我用尿布、把尿,不也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
孩子哭闹的时候,她却把电视音量开到最大,装作听不见,还用方言在那里自言自语的抱怨:“这哪里是坐月子,简首是供了尊菩萨。”
婚前她那句“把我当亲闺女”的承诺,此刻碎成满地玻璃渣,扎得人心生疼。
原来,女人生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枕边人的真心,也照见了这家人婚前婚后的两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