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弃工从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刘汉在高中时期,有一件事把他这种聪明的头脑演绎得淋漓尽致。

80年代初期,社会上刚刚出现赌博机,他跟着别人玩过几次之后,自己就买了一台搬回家里研究。

研究透了之后,他就去那个游戏厅玩,结果还真让他赢了。

据他自己说,当时赢的分数折算成现金能有十几万。

那个年代,当时的游戏厅老板根本就给不起,于是呢,就给了他一点钱,打发他走了。

后来他再去这个游戏厅玩,老板从来不敢跟他要钱,而且还要给他上烟。

这种事咱们就当个故事听,但不管他到底有没有这么厉害,这样的事确实是让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

在他的心目中种下了想赚钱就要捞偏门,投机取巧的种子,以至于在他以后的生意里,一首都是走的这种主体路线。

1984年,高中毕业之后的刘汉因为一次小偷小摸,被送进了临场劳教一年。

在这个期间,他掌握了一些木材买卖的门路,包括正规的买卖流程和旁门左道行贿的那些歪风,这也为他日后捞第一桶金打下了基础。

1985年,流汉出来之后,进入了广汉县氮肥厂工作,现在叫做广禹化工。

在厂子里工作期间,他表现出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不务正业,一半的时间都在旷工。

另一个呢,是他想当领导,成天不思进取,但凡有选举之类的活动,他都会挖门盗洞地贿赂其他同事投他一票。

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都很单纯,你工作不行,怎么都不会支持你的。

虽然啥都没干成,但这个时期他,这种攀权富贵的心态己经有所展露了。

之后呢,他更是大操大办地娶了当时广汉县工业局副局长的女儿,这对于他当时在氮肥厂这个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他开始攀权的一个小小表现。

所以呢,咱们在前面说他在厂子里的两个极端就更加明显了。

因为无故矿工太多,工作了两年半的时间,有一年多都是在矿工,厂子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把他给开除了。

可能他也是看不太上这份工作,于是在轰轰烈烈地改革开放十年之后。

1988年,他正式加入了这个队伍,这己经比很多人慢了一大拍了。

刚开始进军商业,他选择的当然是他劳教的时候比较熟悉的木材行业,当年木材源头主要是在***的甘孜州,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太便利,没有铁路、公路运输,造价又太高。

木材的运输主要是走水路,从甘孜州运到南方的攀枝花,而水陆又控制在官方。

同时呢,当时的木材经营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并行,所以这个买卖正好就适合从小就善于与人交际,疏通关系的刘汉。

他通过贿赂运输部门的检查人员、临场管理人员等等,从运输到供货这几个环节中搞一些猫腻,开始把这个买卖就做起来。

但随着干的人越来越多,木材产地的***也把价格给抬了起来,这样很多人就感觉自己买卖干晚了,挣不到钱了。

但刘汉不这么想,刘汉又采取了一个套路,他知道当地的林农物资很短缺,于是放弃了现金,用一些稀缺的物资来换木材。

最经典的是他拉了一车的14寸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对于***的诱惑太大了,大家是蜂拥而上了,用木材跟他换电视。

他这么一搞,不但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瞬间打出了名气,很多同行就开始投奔他,他也从刚开始的小商贩,变成了几百台车队的总盟主。

很快就垄断了甘孜州的木材生意。

因为木材是甘孜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政府对他也很重视,他在这里也就建立了不少的关系网。

在做木材生意的这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一共赚了二三十万,在90年代初,这是不小的数字了,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1年,赚到第一桶金的刘汉开始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他心目中不想只做一个小小的个体户,还要进入到体制中。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嘛?

他就用自己这次小赚的积蓄打通了关系,给自己弄了一个广汉市铁合金供应站的负责人。

所以说人还是要多多投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他在这里又了解到了国企的分支公司的一套管理经营模式,并且他自认为这非常的稀松平常,换成自己干也可以搞定。

但是当年的制度不允许开设私有制企业,想要注册公司必须要跟政府机构挂靠,那么刘汉是怎么干的呢?

还是套路。

这个时候广汉县己经升级为县级市,他就在市里的中山大道搞了两栋三层小楼的连体楼房作为办公地点,然后挂了个名字,叫做西川平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里面包含了铁合金、供应木材和石油产品的生意。

公司的规模不大,但是办公地点装修得像模像样,正规中又不是一些小奢华。

最关键的套路就是,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装了一部座机电话,并且把电话号印在了广汉市的黄页上。

那个年代能有一部电话就很牛了,而且只有政府机构的电话才会在黄页上登记。

他的这一步操作是什么呀?

彰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就通过介绍打通了市体制改革委办公室的关系。

这一天,他开着一辆212吉普车找到了体改办的主任,表达了自己公司想要挂靠的强烈愿望,主任看他这小伙子干净利落,十分谦和,彬彬有礼,给人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于是就同意了去他的公司看一看。

转天,一行人就来到了流汉的公司参观,先是被公司这种正规的氛围所吸引,后来走进刘汉的办公室一看,他居然还有一部座机电话,那没啥说的了,当时就感觉你这个实力很强大呀,回头就把挂靠的事给敲定了。

但是每年要交2万左右的管理费,刘汉当然是非常高兴,为了达成目的,他花钱一首是很大方的。

1991年12月29日,刘汉的公司正式成立,他的这一步也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比一大批公司快了一小步。

很快,在1992年,国家对私企注册的政策发生了改变,只要是正经生意,一律简化流程,所以这一年一批批的注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这也为后面很多人搞皮包公司埋下了隐患。

这里咱们讲一个题外话,什么是皮包公司呢?

就是当年的政策刚刚出台,有些人就利用其中的漏洞,注册一个公司,从厂家要完货之后,交很小的一部分定金,很快以很低的价格把货处理掉,然后就关门跑人。

还有一种就是注册完公司去银行贷款,拿到钱同样是关门跑人,等厂家或者银行***的时候,公司都没了,人去楼空。

找公司的法人,这个人可能是个傻子,也可能是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连注册公司是啥都不知道,就是政策不健全的时候,一些人在钻空子,当年就把这样的公司叫做皮包公司。

当然刘汉的公司没有这么干,但是因为皮包公司的纠纷,他和他的兄弟刘维做了一件轰动全市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