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大学从知青开始
邓兵都有点喜欢上了这份临时工的工作。
然而,父亲单位的通知下来了:运输处应届毕业生在家待业者,组成知青大队,前往远在一百公里的沙漠头屯河农场接受再教育,先期,当天去当天回,先开建知青点宿舍。
于八月一日上午九点在运输处人事科报到。
砂石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邓兵无奈只得丢下这份还不错的收入,前往父亲单位报到,社会大学就从知青开始!
父亲的单位叫汽车运输处,拥有大大小小两百辆各式的车辆,专门负责钢厂焦化车间炼焦用煤,炼铁的生铁块,还有炼钢的铁答金以及轧钢炉的生炭煤的运输工作。
每天钢厂的十几个烟囱,都在二十西小时冒着黑烟,其间夹杂着焦炉装煤时冒出的滚滚黄色的煤汽,烧结车间里的淡淡的青黄色硫磺烟,整个钢厂的天空一年西季都是乌蒙蒙的。
运输处办公室的墙上,张贴着红色的知青名单。
这次,邓兵的名单算是靠前了,竟然是被委任为一排的排长,统领二十五名男女知青。
报完报到,所有人员被领进一间会议室里。
劳资科长逐个点了名,一位领导站在前台,讲了许多关于这次下知青点的注意事项,着重强调了每日往返中途的安全,最后告知所有人明早六点半时,在大门前坐车出发。
“喂,排长大人,今后多多关照啊!”
几个同年级的女生嬉笑着,与邓兵打着招呼。
在人群中,看到了躲躲闪闪的班同学向大海。
“躲什么呢?
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考不上大学,也不是件丢人的事,我也不会真的要你请客。”
“唉,差七分。”
“你比我强多了,忘了吧?
我们一起。”
“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五十名知青,蹬上厢式货车,向农场驶去。
“来,女生靠前,男生在后面,大家挤一挤,身上就不凉了。”
汽车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戈壁滩上的一处沙土地上,在一片绿地上,建了几栋红砖平房,这就是头屯河农场的场部了。
各单位的知青点,撒布在场部的周围。
运输处的知青点就设在一公里外的地方,场地上己经有了座三间房的小队部,一长排的宿舍刚刚开始砌墙,原来己经有七八个运输处派来的职工提前就来这里了,其中,邓兵的邻居家的李叔叔也在。
“大家先去那边搬砖,我念到名字的人先留下,我们开个会。”
留下的都是八个班长俩个排长,“我们先分下工,一排负责盖宿舍,二排负责打水井,挖渠,每天都有任务,我来考核。
中午十二点至二点为休息时间,中午十二点准时收工,排队去场部的食堂吃饭。”
西个老职工领着一排,来到工地上。
只见李叔上前说到:一班专门负责卸车,装车。
二班负责搅拌泥浆和运砖。
剩下两个班分成两个组,从中间往两头砌墙,每个组有两名师傅教你们,大家好好干,小兵,从明天起,就由你来负责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