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启程回燕京
无奈之下陈应星对着门外喊了一声:“小三,老张头怎么样?”
“先生,他看上去没什么事儿,您有什么吩咐?”
林三赶紧回答。
“取碗温水送到门口,要快。”
陈应星的声音很急迫,现在可容不得一点耽搁。
将纸包内的微黄粉末搅拌均匀,让稳婆给张大婶喂下。
张大婶的脸上出现一丝血色,药起了作用。
陈应星对一旁的稳婆说道:“我现在将孩子的胎位扶正,你们要盯紧些,若是出了差错,她们母子性命不保。”
两位稳婆对视一眼,“观主放心,我们晓得。”
“张大婶忍着点,会有些痛。”
陈应星对张大婶嘱咐说。
张大婶咬着牙点点头。
陈应星将手按在产妇的肚子上,手指稍微用力找到胎儿的头部,所幸头部的位置偏差不大,双手用力逆时针推动胎儿转动,胎儿的***缓缓移动。
张大婶双手抓紧被子,嘴里发出低沉的***声。
一名稳婆不时地向陈应星述说情况,另一名稳婆等待胎儿头颅出现。
张招娣此时己经清醒,站在一旁帮稳婆拿递东西,“我娘,我娘不会有事吧?”
陈应星没有时间回答,距离刚才己经过去一刻钟,若在晚些就算生出来,胎儿恐怕也己窒息而亡。
就在张大婶即将坚持不住时,稳婆大声喊道:“看见了,看见孩子的头了,张大姐用力。”
陈应星停下手中动作,搭脉检查一下产妇的情况后离开房间。
擦了擦头上的汗,陈应星脸上微笑一闪而过,恢复了平常冷漠的样子。
剩下的事情只能靠稳婆她们,他一个男子待在房内实在不方便。
张老汉见陈应星走出房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观主,我婆娘她没事儿吧。”
陈应星扶起跪在地上的张老汉,“问题不大,且等等看。”
房间内张大婶的叫声持续了一阵,忽听道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屋外几人悬着的心方才放下。
陈应星起身对着张老汉说,“我们先回去了,恭喜。”
张老汉不停地傻笑着,“谢谢观主,等明日我再去拜谢您。”
林三看着独自走在前面的陈应星,对与自己并行的领头人说:“喂,你叫什么?”
领头人愣了一下,“李三。”
听到这个称呼林三愣了愣神,“我叫林三,咱俩都是三。”
回到真武观,陈应星带着李三进入道观,“说吧,她让你来做什么?”
李三拱手道:“长公主殿下让我们接您进京。”
“进京?
当初是她把我送来的,现在又要接我回去?”
陈应星质问的声音响起。
李三低着头不敢出声,他们母子之间的事,容不得他一个小小的校尉多说一句。
陈应星是燕国长公主陈颖的儿子,换句话说应该是未婚先孕的私生子。
本应享受常人不能想象的生活,可现实是,在他七岁那年被送到边境真武观。
首到现在陈应星还记得,离别时她那阴狠的眼神。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在长公主那里,就没有这么多忌讳。
从陈应星记事以来就清楚地知道,她的母亲想让他死。
离开公主府那一刻,陈应星异常轻松,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哭诉不舍,反而一脸平静地坐上去边境的马车。
今日看到年近五十生子的张大婶,让陈应星本该平静的心起了波澜。
想起这些年在真武观的日子,陈应星微微叹了口气,“我答应跟你回去,有些事情终究是要了结的。”
李三点头,只要陈应星答应跟他回去,那这次的任务就算完成。
林三神色复杂地看着陈应星,从没想过要离开真武观,更别说离开宋楼镇,“先生,您要去京城吗?”
陈应星对林三招招手,揉了揉他的头,“嗯,要去京城,你是跟我一起,还是留在这里?”
林三立马答言道:“我自然是跟先生一起,先生在那儿,我就在那儿。”
李三对着下属们吩咐几句,一人骑着马离开道观,同时一只白色的信鸽,向京城方向飞去。
次日一早,林三挥动着柴刀继续劈柴,听到有人进到院中也未曾抬头。
“马上要去京城,还劈柴做什么?”
李三惊奇地问。
陈应星己经答应明日出发,李三己经派人将马车准备好,就停在道观外。
“先生说多准备些,等过段日子就回来。”
林三依旧挥动着柴刀。
李三见此蹲在一旁,林三劈柴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每块被劈开的木柴大小均匀。
“你劈了多久时间?”
李三询问。
林三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一年。”
李三退后几步看着劈柴的林三很久,眼前这个劈柴的少年还真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那夜两人交战时能感觉到,林三挥动柴刀进攻全靠本能,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若不是他年纪尚小,加上自己习武多年,恐怕会吃大亏。
李三正要询问,便听到道观外张老汉的声音:“观主,小老儿给您道谢来了。”
陈应星走出大殿,看着进到院中的张老汉,“心意我领了,东西带回去。”
张老汉有些害怕地看了一眼李三,对着陈应星说:“观主,说什么您也要收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林三挥动着手中的柴刀头也不抬的说:“张大叔,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去京城,这些东西我们用不上。”
张老汉放东西的手停在半空,“那观主什么时候回来,等您回来我再给您送。”
陈应星没有回答,反而从怀中拿出一个袋子,“这里有些银两,你拿去让人修补一下道观,等我们离开还要劳烦你来此打理。”
次日,陈应星带着李三坐上马车,一行十几人向燕京出发。
真武观在衡阳边境,距离京城最少需要十天的时间,对于第一次出门的的林三来说,一切都很新奇。
看着路上的行人,林三趴在车窗上看了半天,问东问西惹的陈应星有些心烦。
当今天下,三国鼎立,燕、蜀、魏各占一方,数十年历来纷争不断,像衡阳这种边境之地,十室九空是在正常不过,只有靠近大一点的城池,人才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