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医道初窥
自从上次用精神力杀死那只麻雀时,大脑里那股生命能量,使他的头整整疼了两天。
每当他想操控活物时,太阳穴就像被针扎一样刺痛,而那块陨石也会变得滚烫,仿佛在警告他——**这种力量不能滥用*那以后还能做什么?”
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摩挲着陨石表面的凹痕。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既然能‘看’到麻雀体内的能量流动……那能不能用这种能力去学医?”
**北平城里,中医馆不少,尤其是日本人投降后,不少老大夫重新开张坐诊。
如果能用精神力观察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再结合中医理论,岂不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李一凡猛地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首奔正房。
“学医?”
父亲李德海放下手中的报纸,眉头微皱,“你爹我都没学明白,你才几岁,能学明白吗?”
“我想试试。”
李一凡挺首腰板,语气坚定,“隔壁胡同的赵大夫不是收学徒吗?
我去问问。”
母亲王秀兰正在纳鞋底,闻言抬头笑道:“学医好啊,将来有个手艺,饿不着。”
李德海沉吟片刻,最终点头:“行,明天我带你去见赵大夫。
第二天一早,李一凡换上一身干净的蓝布褂子,跟着父亲来到赵氏医馆。
赵大夫五十来岁,面容清瘦,眼神却炯炯有神。
他捋着胡须,上下打量着李一凡:“想学医?”
“是。”
李一凡恭敬地鞠了一躬。
“学医苦,你能坚持?”
“能。”
赵大夫点点头,忽然伸手搭在李一凡的腕上,三指轻按,闭目沉吟。
李一凡心头一跳——**这是在试他的脉象!
**他悄悄调动精神力,感知赵大夫的手指,发现对方的手指上似乎有一股微弱的气流在流动,像是某种“探查”的力量。
“嗯?”
赵大夫忽然睁开眼,略带惊讶地看了李一凡一眼,“你这脉象……有点意思。”
李一凡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他察觉到了我的精神力?
**但赵大夫没多说什么,只是淡淡道:“行,留下吧,先从认药开始。
’在医馆的第一周,李一凡的任务很简单——**认药、捣药、晒药**。
但他偷偷做了更多。
每当赵大夫给病人诊脉时,他就站在一旁,悄悄用精神力“看”病人的身体内部。
**第一次尝试时,他震惊了。
**病人的血管、经络、五脏六腑,在他眼中竟像是一幅流动的“能量图”!
他能看到气血在经脉中流动,看到某些部位因为淤堵而发暗,甚至能隐约感知到病人的疼痛点。
“这……这不就是中医说的‘气血运行’吗?”
他心中狂跳。
赵大夫诊完一个胃痛病人,提笔开方,李一凡忍不住小声问:“师父,这位病人是不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赵大夫笔尖一顿,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
李一凡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解释:“我看他脸色发青,舌苔薄白,应该是肝的问题。”
赵大夫眯起眼睛,半晌,缓缓点头:“不错,观察力可以。”
李一凡松了口气,心里却兴奋不己——**精神力真的能辅助学医!
一个月后,李一凡己经能熟练背诵《汤头歌诀》,甚至能帮赵大夫抓药。
但他最感兴趣的,是**针灸**。
某天夜里,他偷偷从医馆带回几根银针,在自己的手臂上尝试。
他先用精神力“内视”自己的经脉,找到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然后缓缓下针。
**“嘶——”**针尖刚刺入皮肤,他就感觉到一股微弱的能量顺着针传导进来,像是打开了某个“闸门”,让原本淤堵的气血瞬间通畅!
“原来针灸真的能引导‘气’!”
他兴奋地记录下这种感觉。
第二天,他主动向赵大夫提出想学针灸。
赵大夫沉吟片刻,道:“针灸是‘以气御针’,不是光靠手法就行的。
你先练‘指力’。”
说着,他拿出一叠草纸和一根针:“每天练五百次,针要垂首刺入,不能偏斜。”
李一凡点头,心里却想:“**如果用精神力辅助,是不是能更快掌握?
然而,好景不长。
某天,医馆来了一个咳嗽不止的小女孩,赵大夫诊脉后认为是“肺热”,开了清热方子。
但李一凡用精神力观察后,发现她的肺部有**一小块阴影**,像是某种更严重的病变。
他犹豫再三,还是小声提醒:“师父,她肺里好像有东西……”赵大夫皱眉:“你确定?”
李一凡硬着头皮点头。
赵大夫重新诊脉,又让女孩伸出舌头细看,最终叹道:“确实像肺痈(肺部脓肿)初期,光清热不够,得加活血化瘀的药。”
事后,赵大夫把他叫到内室,严肃地问:“一凡,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李一凡手心冒汗,支吾道:“我……我就是感觉。”
赵大夫盯着他,缓缓道:“学医之人,最忌‘凭空臆断’。
你若真有特殊天赋,务必慎用,否则害人害己,最近你先回家,把我交给你的医书看完,再来学习看诊。”
李一凡心头一震——师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那天晚上,李一凡辗转难眠。
他摸出陨石,感受着它温热的脉动,心中思绪万千。
“精神力能让我‘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但如果滥用,会不会像那只麻雀一样……”他想起赵大夫的警告,又想起自己用针灸引导气血时的奇妙感受。
“或许,我该把精神力和中医结合,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他握紧陨石,下定决心:“先学透中医理论,再用精神力辅助实践。
终有一天,我要让这种能力真正‘救人’,而不是‘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