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
船夫幽幽看了我两眼,一撑船篙。
入夜的水巷格外宁静,小船七拐八拐的进到一个桥洞里,在这桥洞中又行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叫我见到了鬼市。
这是上京的黑市,据说有卖活胎、鲛珠、佛舍利,没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
此次前来,我只是为寻找一个答案,一件事情的真相。
鬼市与寻常市井并无太大区别,除了是在夜晚,除了没人吆喝。
一路上,我尝试问路多次,都被无情的无视了,当我正怀疑着是不是旁人都看不到我,一个小男孩不由分说的揪住我的衣角:“大哥哥,随我来。”
男孩把我带到了一个灰蒙蒙的帐子前,往帐门边一站。
“鬼婆在里面?”
男孩不语,但那双眼睛所透露出的信息大概是叫我进去。
我咽了口唾沫,拨开帐门走了进去。
上一回见到鬼婆,已经是许多年前了,那时候的鬼婆已经白发苍苍,今日一见仍旧是白发苍苍,样貌与记忆中并无太大变化。
我本想寒暄几句,没想到鬼婆竟开门见山:“你是来问那条鱼的事吧?”
我哑然。
“孩子,你难道不知,它已经死了吗?”
鬼婆的声音仍是那么平静。
我望着那昏昏曳曳的烛火,恍惚间意识像是回到了那些年。
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韶华年。
1/那时候,李桓十三,被封为周亲王世子,而我,是陪伴他长大的心腹。
李桓身边还有一位心腹,那是九岁的香苓,一身天青色的袄子,乌黑的头发梳得规规矩矩。
香苓总是安安静静的,该她说的一字不漏,不该说的一字不多,在我看来她是老实本分,李桓却说她是一等一的聪明伶俐。
初来府上的那日,李桓问她:“为何叫香苓?”
香苓低着头:“奴婢出生那日,娘去药铺抓药,头两种是是香薷和茯苓。”
李桓笑了笑:“我从未见过我娘,也不知这‘桓’字从何而来。”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李桓与我同时愣了一愣。
李桓回道:“济济多士,克广德心,甚好,甚好。”
过了会,声音沉下些:“只是此话,今后不要再讲。”
香苓说是,头颔得更低了,从那往后,再没背过古书中的一字一句。
李桓的生母,我虽没见过,却早有耳闻。
周王世子的生母是个绝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