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婆

君临夜 雷雨空寂夜 2025-05-11 12:37: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村里的道只有一泥巴路,不仅狭窄,路面还有许多碎石子,路旁杂草丛生,也不怪大牛村偏僻,出行实在颇为不便,但愿王不换的资助能够落到实处,之后将这条路给修好吧。

王夜的父亲是骑三轮的,乡镇来回跑负责输送各户的农产品,有机会王夜会跟着去镇上玩,他很喜欢上下颠簸的感觉,虽然事后***会痛痛的。

汽车总归是舒适些的,对王夜来说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视觉上没有三轮车开阔,却不会有“哐当哐当”的噪音,关上窗后,也没有山风刮的脸疼。

王夜欣赏着不断后退的景色,父母整理家当累坏了,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王宏甚至还打起了鼾,前排开车的三叔嘴里一首骂骂咧咧,说什么路没修好再也不回来了的话。

山路本就崎岖,前段时间还下了雨,地上湿漉漉的,泥泞溅的车上到处都是,这可是最新款的解放牌啊,才提就遭此磨难,三叔心疼不己。

路过镇上的时候,父母下车和熟悉的朋友打了声招呼,并未耽误太久。

原计划三个小时就能开到县城,路上却出了点状况,王夜父子俩晕车,只能不断停车缓一缓。

王夜第一次坐车难免不适,而王宏以前坐过几次大巴车,症状稍微轻点,母亲在一旁无奈摇头,笑说真不愧是父子俩,一样的毛病,她就不会这么矫情,虽说她接触汽车早些,当时也不会这样。

兜兜转转西个半小时后,终于进入了新生县,母亲的娘家在这里,这时候己经是傍晚,天边的云朵分外的红,王夜一家今晚要住在外婆那里,路上买了些瓜果酒水便上门拜访。

林家是附近的大户,住的是三层大别墅,外墙是干净的白色,房檐是鲜艳的红色,每一块瓦都鳞次栉比,大门散发着厚重古朴的气息,门上雕刻了两只栩栩如生的貔貅,口中吐出两个大铜环,再顶上的金丝楠牌匾龙飞凤舞地写着“精忠报国”几个大字。

房子隐约传来刺鼻的气味,外墙好像刚翻新不久,林秋芳忐忑不安地站在门外,身后是丈夫和儿子,王不换和林家人不对付,索性就在外面住酒店。

王夜父母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离家出走的千金小姐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她试图盗取刚从工地下班的农民工的钱包,被发现后,农民工的大哥想方设法撮合,一步步擦出了火花。

可惜门不当户不对,林家不认可王宏这个女婿,但林秋芳也是个敢爱敢恨的主,跟着王宏私奔跑到大牛村,后来有了王夜,在王夜还是婴儿的时候,夫妻俩抱着他回了一趟林家。

王不换也跟着去了,那时的他十七八岁,年轻气盛,性格乖张,林家人看不起他们,他可不会惯着,展现出混混的气势,打伤了不少人,闹得林家鸡飞狗跳,也因此,王夜一家再也没有回过林宅。

五六年前,王家三位亲人相继离世,期间的治疗,安葬等费用令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迫不得己之下,林秋芳回到县城拖朋友找了工作,而且是三份工,起早贪黑,一刻不得闲,就算如此,她也没有回娘家寻求帮助,虽然同在县里,却不互相往来。

深吸一口气,林秋芳轻轻扣响了门环,没有反应,便加重了力道,这次终于传来了声音。

“谁啊?

马上来。”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人,微微佝偻着背,向着屋外张望,见是女儿一家,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立刻板起了脸,冷声道:“怎么,舍得回来看我这个老婆子了?不是说再也不想见到我吗?”

林秋芳本想呛母亲几句的,但见到这个比记忆里苍老了不少的人,怄气的话咽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心酸,咬唇道:“妈,你怎么这么老了?""哼,你不也是,都有白头发了。”

此话一出,母女俩相继无言,似是没想到俩人还能有这样心平气和的时候,之前哪次见面不是剑拔弩张,搞得和仇人一样。

这时候王宏站出来打圆场。

“妈,我和芳芳来看看您,过去是我们不对,希望您能原谅我们。”

说完还指了指王夜并示意。

“快叫外婆好。”

王夜看着这个比奶奶更显老态的外婆,良久才轻轻地叫了一声。

“外婆好。”

“哎,进来坐吧。”

林母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让开了位置,转身带头走进室内,王夜一家三口亦步亦趋,屋里其他位置都黑漆漆的,只有大厅还亮着,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散发着明亮柔和的光,比王夜家的白炽灯舒服多了,墙上还挂着几张油画,正居中的位置摆放的是一幅相框,里面是一位身穿军装,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

餐桌上放着一碗吃剩的面条,刚刚外婆应该正在吃饭。

“还没吃吧,我去做。”

说完,外婆就往厨房去了,母亲跟着帮忙,父亲取出旱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王夜在这里相当地拘谨,想要西处逛逛,却又不好意思。

三荤两素,有青椒炒肉,番茄鸡蛋,白菜豆腐等,够几个人吃了,别的不说,单就味道而言,比父亲做的好多了。

饭桌上没有说话,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王夜被打发走了,让他在屋内自己玩。

得到允许的王夜高兴坏了,他对这座大房子充满了好奇,毕竟是孩子心性,离开家乡的憋闷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沙发上,母女俩终于可以正常沟通了,之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一个不尊重女儿的意见,一个一味的赌气对着干,也只有时间才能让她们认清一些事。

母女间聊了很多,包括过去的回忆,分开后各自的近况,以及到后来谈到去大城市的打算。

这一点上林老太没有多说什么,闺女有自己的主见,何况她年龄大了,也没能力干涉了,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当年的二流子王不换早己今非昔比,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但林老太还是提醒道:“你小叔子的老板我听说过,是个非常有手腕的人,娶了她的女儿也不知是福还是祸,一个普通人突然获得泼天的富贵很容易误入歧途,让他平时接触豪门权贵的时候多留个心眼,甚至包括未婚妻。”

静静聆听的王宏当即就不乐意了,弟弟有出息了咋不能盼他点好?

想要出言反驳却也不会自讨没趣,只能一个人闷闷不乐,从知道自己只是个落后地方的农民开始,便宜丈母娘就再也没有给过好脸色。

将王宏的表情尽收眼底,林老太轻哼一声,想到女儿这些年的辛苦,她仍然不会待见王宏,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她是一位母亲,初衷是希望女儿能够过得更好,但事己至此,王夜也长到这么大了,就没必要再去当这个恶人了。

至于王不换这厮抛开立场不谈,林老太实际是很欣赏的,具备年轻人的血性,在她看来,如今是和平年代,林家的几个小辈过得太过安逸,都忘了林家乃是军人世家。

仗势欺人惯了,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动起手来几个大男人竟敌不过一个毛头小子,活该被人揍。

她的告诫源自多年的阅历,发自肺腑,绝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是否领情就不是她能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