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永生:在未死亡前找到死亡!第3章 觉醒之路:从思维的镣铐到深层意识的自由在线免费阅读
彭!我才发现我刚才对着水池喃喃自语道“我才不要变成她那样,我才不要变成她那样。”这些话语在犹如魔音缭绕在卫生间之中,在没有任何人想要说话的环境里犹如墓地里的鬼火显得如此诡异。
在那一刻,我清醒了,看着在镜子里惊魂不定的自己,不由得邪魅一笑。那一刻,我从对大脑的强迫性思考中后退了一步,我的意识莅临那时那刻,一个新的意识层面就此诞生尽管持续的时间很短小,但却为我从世间形式之梦中觉醒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后来那件事不久,校园中发生了一件令我震惊不已的事——我崇拜的教授他竟然吞枪***了,那位教授平日里幽默风趣,学术成就斐然。“怎么可能?”我像当时他门下的大部分学子一样保持着这个想法,后来根据某个不知出处的来源有道“教授实际上患有重度抑郁症,在事前他其实曾向自己的家人打过电话求助救救他”这个消息的真假不得而知,也许是某位对其有深厚交情的学子走访而调查的也不得而知。但是这件事实在太过于骇人试想一下就如同你仰仗的大山——理智有一天告诉你它其实是疯狂。
思维的纷扰与内在的静寂之间的斗争。我们常被自己内在的恐惧、怨恨、愤怒所囚禁,如同那位女士和教授一样,深陷于自己无休止的思维循环中无法自拔。而真正的解脱是意识到我们不是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真实存在超越了思维所能触及的界限。
智者说到“如果说疯子只是把想法说出来,那么我们又与疯子有什么区别呢?”
青年沉默
智者有道“倘若你在大街上告诉别人你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在喋喋不休的说着话,你猜他第一时间会干吗?”
青年若有所思说道“会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某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疯子,如果此人纠缠不放那么是我肯定会报警甚至打电话来联系精神病院。”
智者有道:“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某种程度或多或少地认同我们大脑中的声音,然而我们不是利用大脑去思考,而是被大脑控制去进行强迫性思考(接下来的后几张我们会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与意识为何能永生有很大关系)”
智者顿了顿有道:“那么请问你能停止思考吗?”
“我试试”青年闭上眼睛,眉头紧皱似乎在很用力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停止思考中,他眼前一片黑暗刚开始的几秒他的内心没有任何想法升起,然而不久之后想法伪装成他想要停止想法的意图“我能停止思考嘿嘿”“快停止想法!”……很快啊他便与想法产生高度的认同,宛若掉入水中青年的意识掉入了强迫性思考的喘急水流之中被一个有一个想法所牵制,“那个故事好恐怖啊!”“不一定啊精神病人怎么能和正常人一样,一定有那些方面与常人有异”至此青年已彻底沉沦与大脑强迫性思考之中,一个又一个想法牵动着青年的意识,唯一不同的是直到此时仍有一个他仍高度认同的想法“快停止想法”维持着他停止思考的假象。
智者轻轻地用指尖点醒青年,青年恍然睁开眼睛,仿佛是溺水之人好不容易上岸大口呼吸着口气一般,青年终于回过神来,他这哪是停止思考这分明是强迫性思考“抱歉先生或许几秒钟可以但是真的做不到”
青年顿了顿又道“可这正不是我思故我在吗?笛卡尔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怀疑论的哲学立场。在寻求确定无疑的知识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假设的怀疑方法,即对所有信念进行怀疑,直到找到不能被怀疑的真理为止。在这个怀疑的过程中,他意识到随着他怀疑所有的事物,有一个事实是无法被怀疑的:即便是在怀疑的过程中,他也在思考。这个不可怀疑的思考行为证明了他的存在。因此,笛卡尔得出结论:“我思考,因此我存在”。这句话成为了笛卡尔怀疑方法的基石,也是他形而上学体系中最核心的命题之一。”
智者说:“并非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我是一个在不断思考的思考者换句话说,他认为我是一个人思考的实体然而在这其中他忽视一个实体的存在。”
青年饶有兴致的说道:“哦那么你说是谁呢先生?”
智者道:“他忽视了一个观察者并且过度强调了一种以思考者为中心的自我认知方式。-”
青年有道:“嗯?”
智者道:“是因为在这其中那个那个作为意识的观察者才是真正的主体,而他在思考过程中所有的怀疑和信念及其思考他在思考的过程作为客体才得以被意识到。也就是说我们内在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识。”
青年又道:“哦那怎么证明?”
智者顿了顿,没有急着说下去而是抿了一口茶。
“事实上在座的各位包括屏幕前的读者都有能力去证明——我们都拥有停止强迫性思考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都拥有体验深层次意识存在的能力,如果不介意再举例的话那就是我们都拥有杀死当下这一刻的思考者实体的能力”
智者顿了顿又道:“我们并不是我们的思考。意识(或观察者)是独立于思考的存在。当你开始观察自己的思考时,你实际上正在回到更高的意识层次中去,而不是完全被思维占据。这个实践是从强迫性思考撤退收回意识的第一步——意识到强迫性思考只是意识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并非定义你的全部。”
青年此时疑惑:“为什么笛卡尔会认同思考的实体就是我呢?”
智者答道:“从强迫性思考的作用来看,这个不停的思考的声音不停地对外界、过去的经历或者经验做出分析、评判、比较、好恶、标签等等这个声音的不停运作正是基于对任何形式的死亡的恐惧、对停止发生的恐惧。这个声音便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维,而在这个声音的不停运作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个人过去的经历的制约下,它逐渐取得了我们观察者意识(更深层次的意识或称真我)的无意识认同(观察者意识未莅临当下)于是它便制造了一个幻相一个虚幻的自我心理形象——小我
思维是人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它包括逻辑推理、记忆、创造性思考等。我们应该学会在需要时使用思维,在不需要时将其放下。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利用思维,而不是让它主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活在对任何形式的死亡的恐惧之中(列如社死、担心某件事不顺人意)。许多人不了解他们有能力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错误地相信自己就是他们的思维。然而,真相是思维往往会自动运行,并不总是代表个人的真实意愿或最深的自我。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被思维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