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早期文明的摇篮
那捧灰褐色的泥土逐渐凝固起来,成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把那件东西从火里刨出来,沉进水里。
这堆泥土并未像之前那样散开。
盛上水,一滴不漏。
陶瓷就这么诞生了。
人们又惊喜地发现,这种材料可以制成防水的砖块。
中国人民久苦于春夏之际黄河的泛滥,又为即将成熟的麦子得不到水分而苦恼。
伟大的秦始皇下令,用这种新材料制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设施。
在工人日以继夜的劳动下,大浴场诞生了。
中国人民开始相信他们的领袖是拯救他们出洪灾的神,在每次减缓的洪水后,都感恩伟大的始皇帝。
身处于泛滥平原的苏美尔发现不羁的野驴力气极大,善于长途奔跑。
他们用晒干的木头造出了轮子。
驴车奔腾在两河流域的平原,消除了野蛮人对文明的威胁。
苏美尔人从蛮族手中搜刮到了金币,也获得了不少启发。
斯拉夫人从白桦林中走出来,顶着无边的极夜与严寒结成的白雾,开始建造第一座拉夫拉修道院。
这是从吕瑟峡湾得到的启示。
那些隐士用松树枝尝试着在雪地上画出一些符号,抱怨漫长的冬天。
有人将冥冥的神祇按着爷爷的样貌在雪地上画就,又有人在旁边添上了自己妹妹的画像。
他们的同伴照着这个雪地里的老人写下了第一个严寒老人和雪姑娘的故事。
他们弹奏的巴拉莱卡惊醒了冬眠的鸦鸟。
啊留里留里,啊留里留里......极光照耀在这片寒冷的土地,赋予了他们新的精神世界。
他们又遇见了埃里温。
在交流中,他们对世界有了更深邃的想法。
努比亚人从投石发现了远程单位的威力,发现现在不再需要追随着野兽狂奔千里,只需捡起地上的石头打磨锋利,再在石头后面绑定一根小树枝增强准度,一扔,难搞的野牛便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强韧的牛皮哪怕是烈火烘烤后也难以咀嚼,可努比亚人发现了这些牛皮的弹力与强韧。
在尼罗河畔,最不缺的就是举手可择的低矮树丛。
他们把修建成长条的牛皮捆绑在弯曲的树枝上,来加强箭头的威力,这便是最早的弓。
有了弓箭,蛮族便是再气冲斗牛,也只能乖乖让出营地让努比亚发展壮大。
最优良的弓箭手被称作皮塔提弓箭手。
眼周的黑线是他们的象征。
那是孔雀石的痕迹,可以让他们迎着太阳发射而不失准度。
就这样,浩荡绵长的尼罗河成了努比亚人从容荡漾的后园小溪。
阿兹特克人在木棒上装上了锋利的黑曜石片。
这种石头虽然易碎,但却尖利非常,是杀人的利器。
他们套上了美洲虎与鹰鹫的头颅。
雄鹰这一名字赋予了他们勇气和力量。
他们在雨林中追寻野兽的踪迹。
神秘的城邦拉文塔与他们相遇。
那些巨大的石质头颅似乎是史前巨人留下的。
他们认为这些奇怪的石质头颅人是造不出的,定是神创造的。
神是什么样子的呢?
像太阳一样每日普照大地,既能给人暗夜后无边的温暖,又在中天之时用无尽的焦灼折磨着人。
威时震慑万物,柔时恍若慈母。
太阳一定是神。
可又不对。
我是神造的,为何神会把我早就成这样?
我一定是神用自己的模样造出来的。
我每天都会饿,神也一定每天都会饿。
我希望神每天都能从东方升起,太阳不升起,肯定是在责罚我们。
那我一定要好好供奉神,让神每天都像我们下田一样精力十足地从东方升起。
我不能让神感到饥饿,要每天供奉最好的食物给神。
神爱吃什么呢?
神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心在我们的身体里。
对了!
就供奉人心吧!
神一定喜欢吃!
第一个先知施洗者约翰出现在了莫斯科城外的桦树林中。
他痴痴傻傻满嘴胡话,冬日里还穿着破布单衣,脚上也套着脚镣,浑身污泥。
可他却预言中了蛮族会从何方袭来,又赤手空拳将他们打退。
沙皇彼得用最奢华的宴席款待了他,他却把这些美食都扔给了填堵涅瓦河的苦工。
每年泛滥的涅瓦河今年安静得如同含羞的黑眼睛姑娘。
沙皇顿感奇异,把他请进来对着极夜的星空畅谈,约翰预言了他将拥有一个伟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在上帝的光芒照耀下将变得神圣而伟大。
而只有摈弃异端虔信上帝,才能参与这荣光。
彼得应允了他,把他的人民赶进了冰冷的伏尔加河,传下话去,让他们抛下对斯拉夫诸神的迷信,转而供奉唯一的主。
第一个宗教东正教诞生在冻得瑟瑟发抖的人们中。
约翰要他们辛苦劳作,认为职业道德是最大的美德。
西安郊外耸立的巨石阵指引着老子骑着青牛,缓缓从函谷关走来。
始皇帝相信终能求得老子口中长生不老的仙丹,将老子奉若上宾。
始皇帝认为越宏伟的建筑,越能取悦于长生不老的神仙。
那些奇观,便是信仰与文化的来源。
转眼间己过了数千年,人类从首立行走,到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各个民族开始探索自己的方向,开始追寻自己的信念。
将要到来的,是人类的辉煌文明。
就在此时,追随海鸟与星辰脚步的毛利,第一次踏上了陆地,取名为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