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母亲离世的第三日,我跪在灵堂前泣不成声。

夫君赵烨辰却与歌姬楚明珠在缠绵!"你还有人性吗?!"我声音颤抖。

"死人眼里没泪,活人眼里没情。

"他冷笑,"一个只会读医书的女人,凭什么管我?"楚明珠妩媚道:"夫人若懂得取悦男人,又怎会落得如此境地?"府中下人低头,无人敢言。

我握紧拳头,想起母亲临终教诲,眼中闪过寒光。

"赵烨辰,楚明珠,你们且等着瞧。

"1我在母亲灵堂外的回廊上踱步,深秋的风卷着几片枯黄的落叶。

母亲去世已是第三日,按照家族礼制,我们需在祠堂守灵七日。

府中下人来报,说是夫君赵烨辰刚到府门,我连忙整理衣襟,擦去眼角的泪痕。

"夫人,老爷带了位姑娘过来。

"丫鬟小声提醒。

我点点头,心知必是那位新入府的歌姬楚明珠。

这些日子夫君常在外提起她琴艺精湛,我虽心有不悦,却也不好多言。

灵堂前,赵烨辰身着素服,向我微微颔首。

他身侧跟着一名妙龄女子,穿着淡雅素裙,低眉顺眼的模样。

"见过夫人。

"女子屈膝行礼,声音轻柔婉转,"妾身楚明珠,闻夫人母亲仙逝,特来吊唁。

"我微微点头,对她的来意并无怀疑。

灵堂内母亲神位前的香火缭绕,楚明珠随我们一同跪拜行礼,看上去颇为懂礼数。

"夫人,老爷说要去后院看看安排。

"婢女低声道。

我点头应下,心想夫君可能是要去安顿楚明珠的住处。

只是不知为何,我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那楚明珠的眼神,在看向我时恭敬有加,转向赵烨辰时却似有几分暧昧。

夜深了,灵堂内外逐渐安静下来。

我让丫鬟去看看夫君是否已经安置好了客人,谁知丫鬟去了许久未归。

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我披上外衣,独自走出灵堂。

月光如水,照亮了通往后院的回廊。

循着一丝隐约的声响,我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园亭前。

"烨辰,这样不好吧?"熟悉的媚声传来,我顺着声音往前走。

在不远处的一处屏风后,我看到了此生难以磨灭的一幕。

赵烨辰和楚明珠衣衫不整地纠缠在一起,他们竟敢如此放肆!"无妨,她看不见。

"赵烨辰低沉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屑,"你比她强多了,我早看她不顺眼了。

"我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冲了进去。

"赵烨辰!你还有没有廉耻!!"两人被我撞见,却并无太多慌乱。

楚明珠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衫,眼中带着一丝胜利的得意。

"夫人,您看错了。

"赵烨辰平静地说,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我的幻觉。

"看错了?"我怒极反笑,"你当我是瞎子吗?我亲眼所见!""夫人,您太过伤心,以致出现了幻觉。

"楚明珠柔声说道,眼中却闪着挑衅的光芒,"我和老爷衣冠整齐,怎会做出那等有违礼制的事?"我转头看向周围的下人,他们都低着头,不敢与我对视。

我知道,在这府中,赵烨辰的一言一行便是天。

没人敢为我作证,哪怕真相就在眼前。

"来人,夫人悲伤过度,已有些神志不清,扶她去休息。

"赵烨辰高声吩咐,随即对楚明珠温柔地说,"你也早些歇息吧。

"两名婆子上前要搀扶我,我用力挣脱:"赵烨辰,你敢对天发誓,你与她清白无瑕?""荒唐!"他面色一沉,"本官堂堂户部尚书,岂会做出这等有辱门风之事?夫人,你若再妄言,莫怪我不顾多年夫妻情分!"我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力与他争辩。

在这家中,在这世道,我一个寡母之女,除了依附夫家,又能如何?但我不会认命。

母亲在世时常教导我:女子虽弱,却有自己的傲骨。

赵烨辰,楚明珠,你们且等着瞧。

2我倚在床榻上,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

自母亲葬礼那日起,已过去一月有余。

府中众人对那夜之事闭口不提,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夫人,少爷回来了。

"丫鬟禀报道。

我强撑着起身,整理衣冠。

自打赵毅安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官职后,他便极少回府。

今日突然归来,想必是有要事。

刚踏出内室,便听见前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赵毅安的声音夹杂其中,还有那个我最不想听到的女子声音——楚明珠。

我缓步走到前厅,只见赵毅安坐在主位,赵烨辰与楚明珠并坐一侧,三人谈笑甚欢。

看到我进来,他们的笑声戛然而止。

"母亲。

"赵毅安起身行礼,神色间透着几分疏离。

自幼他便与父亲亲近,对我这个母亲却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我知道,这是赵烨辰有意为之。

"毅安,你回来怎么不先来看看我?"我强忍心中酸楚。

"儿子刚到府上,听说父亲在前厅设宴,便先来请安。

"他解释道,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楚明珠。

"毅安,明珠的琴技如何?"我故作轻松地问道。

"极好!"他眼中闪着光芒,"父亲说,她还精通诗词歌赋,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我心中冷笑。

这楚明珠不过是会几分琴技的歌姬,如何能称得上"精通诗词"?"既然如此,不如请明珠姑娘当着我的面,弹一曲如何?"我微微一笑。

楚明珠面色略变,但很快恢复了从容。

她盈盈起身,取过一旁的古琴,弹奏起《高山流水》。

曲调优美,却总觉得少了几分韵味。

我自幼在母亲教导下习琴,虽不敢说精通,但也知晓其中门道。

楚明珠的琴技,充其量不过是中等水平。

曲罢,赵烨辰和赵毅安却鼓掌叫好,称赞不已。

"明珠姑娘的琴技确实不错。

"我平静地说,"只是这《高山流水》第三转调处,似乎弹错了几个音。

"话音刚落,厅内气氛骤然紧张。

楚明珠脸上的笑容凝固,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母亲未免太过苛刻。

"赵毅安皱眉道,"明珠姑娘弹得极好,我听不出有何差错。

""对了,父亲,儿子此番回来,是有一事相求。

"赵毅安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但说无妨。

"赵烨辰笑道。

"儿子想请父亲为我和明珠姑娘赐婚。

"3这句话如平地惊雷,我惊得站起身来:"毅安,你说什么?""儿子仰慕明珠姑娘已久,想娶她为妻。

"赵毅安一脸坚定。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儿子,竟然要娶他父亲的情人为妻?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毅安,你可知道明珠姑娘是什么身份?"我强忍怒意,"她是你父亲的...""是我父亲的歌姬,我知道。

"他打断我的话,"但她身世清白,才德兼备,完全配得上我赵家的儿媳之位。

"我看向赵烨辰,他面上故作惊讶,眼中却闪着得意的光芒。

这分明是他一手策划的!"毅安,你不能娶她。

"我斩钉截铁地说。

"为何不能?"赵毅安不解地问。

"因为..."我看了眼楚明珠得意的面容,咬牙道,"因为我亲眼看到她与你父亲在一起。

""在一起?何意?"赵毅安皱眉。

"就在你祖母灵堂那晚,我亲眼所见,他们两人行苟且之事!"我终于说出了那个被刻意掩盖的真相。

厅内一片寂静。

赵毅安脸色变了又变,不可置信地看向父亲和楚明珠。

楚明珠却先哭了起来:"夫人!您为何要这样污蔑我?我对老爷一直恭敬有加,从未有半分逾矩之举!""荒谬!"赵烨辰猛拍桌案,"叶如霜,你竟敢在儿子面前造我的谣?我看你是失心疯了!""我亲眼所见,岂会有假?"我不甘示弱。

"毅安,你信谁的话?"赵烨辰转向儿子,"我是你的父亲,位居朝堂,德高望重。

我会做出这等有辱门风之事吗?"赵毅安沉默片刻,最终摇了摇头:"父亲自然不会。

母亲定是因祖母之丧,悲伤过度,以致出现幻觉了。

"我如遭雷击,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竟会如此判断。

"毅安,我是你的母亲啊!我怎会骗你?""够了!"赵烨辰怒喝一声,"毅安的婚事我已定下,三个月后完婚。

叶如霜,你若再造谣生事,别怪我不念夫妻情分!"我踉跄着退出厅堂,只听身后传来楚明珠得意的笑声。

自那日后,赵烨辰与赵毅安对我愈发疏远。

整个府中上下,无人再把我这个正室夫人放在眼里。

楚明珠更是变本加厉,仗着赵毅安的宠爱,在府中横行霸道。

"夫人,不好了!"一日清晨,贴身丫鬟慌忙来报,"楚姑娘说她有身孕了!"我手中的茶盏重重落在桌上:"什么?""楚姑娘昨日晕倒,请了太医来看,说是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老爷和少爷都欢喜得很,今日特意大摆宴席庆贺呢!"两个月的身孕?那岂不是正好在她刚入府的时候就已经怀上了?我心念电转,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可说了是谁的孩子?"丫鬟支支吾吾:"楚姑娘说...说是少爷的。

"我冷笑一声。

如今赵毅安与楚明珠尚未成婚,两人怎会有机会行那房事?这分明是她与赵烨辰所生,却要拿来糊弄我儿子!"备轿,我要去太医院。

"我当即决定。

4母亲生前是太医院院首之女,我外祖父更是当朝名医。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太医院内还有不少故旧。

此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太医院内,我找到了当年与外祖父共事的孙太医。

"孙老,昨日府上宣太医为一女子诊脉,说是有身孕。

不知是哪位太医所诊?"孙太医沉思片刻:"是余太医。

不过我听说,那位姑娘身份特殊,是令郎的未婚妻?""正是。

只是我心中有疑,不知可否请孙老亲自为她诊一次脉?"孙老捋须笑道:"夫人多虑了。

余太医行医数十载,诊断从无差错。

"我苦笑不已,知道是赵烨辰已经打点好了太医院上下。

这官场上的人脉关系,岂是我一介妇人能够撼动的?回府途中,我心思重重。

若真让楚明珠生下那孩子,赵毅安便是被彻底蒙蔽,而我在府中的地位也将更加尴尬。

"夫人,楚姑娘请您过去一趟。

"刚回到府中,就有丫鬟传话。

"听说你有喜了?"我强作平静。

"是啊,太医说已有两月了。

"她故意看向我,"不知夫人是来道贺,还是来质疑的?""你我心知肚明,这孩子的父亲是谁。

"我冷冷地说。

楚明珠轻笑一声:"夫人何必自寻烦恼?府中上下都知道这是少爷的孩子。

除非..."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我,"除非夫人能拿出证据证明不是。

""你想要什么?"我直截了当地问。

"我听说夫人娘家有一本《药王经》,记载了许多养胎秘方。

"她状似无意地说,"我这胎儿来之不易,想借那医书一看。

"我心中一惊。

《药王经》是母亲留给我的珍贵医书,记载了叶家世代相传的医道秘术,其中不仅有养胎之法,更有验胎、辨别血脉的奇术。

楚明珠打的什么主意,不言而喻。

"那医书乃我叶家祖传之物,向来不外借。

"我断然拒绝。

"是吗?"楚明珠冷笑一声,"那我只好禀告老爷和少爷,说夫人不愿意帮我养胎,是想害我腹中骨肉了。

""你!"我气得浑身发抖。

"夫人还是考虑清楚吧。

"楚明珠得意洋洋地说,"若是我这一尸两命,赵家上下,谁还会容得下夫人?""三日后送去。

"我最终妥协道。

回到自己院落,我命人关紧门窗,取出藏在床榻下的木匣。

匣中放着那本《药王经》,翻开扉页,母亲亲笔所书:"医者,悬壶济世,辨病救人。

持此书者,当存仁心,救死扶伤。

"但转念一想,我又苦笑不已。

楚明珠要的不过是书中的养胎之法,以及如何遮掩胎儿真正血脉的秘术。

而这些,正是书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或许...我可以做些手脚?我翻到书中记载养胎秘方的部分,细细研读。

其中确有一章专门讲述如何辨别胎儿血脉,以及...如何验证女子是否真的怀孕。

"验孕之法:取女子晨尿一碗,掺入泥鳅鱼胆汁三滴。

若尿色变绿,则为真孕;若尿色不变,则为假孕。

"我心中一动。

若是能证明楚明珠根本没有怀孕,那她的诡计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