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明的曙光 万卍万 2025-03-03 12:05:3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灵堂里的白烛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江临秋跪在蒲团上,听着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二十年没回的老宅依然浸着那股挥之不去的药香,混在梅雨季的潮湿里,顺着青砖缝爬满他的西装裤脚。

供桌上父亲的遗照泛着冷光,五十三岁的面容定格在去年冬至。

江临秋伸手去扶被风吹倒的香炉,袖口蹭到案几边缘的雕花木匣,一封泛黄信件突然从夹层滑落。

邮戳是1987年6月17日。

收件人栏工整写着"江念棠",寄件地址是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江临秋的指尖在霉斑上顿了顿——这个名字,在族谱上排在他前面,生辰写着1983年立夏,卒年却是空白。

阁楼木梯发出垂死的***。

江临秋举着手电筒,光束扫过蛛网密布的横梁,忽然在东南角定住。

褪色的红绸覆盖着某种方形物体,灰尘下隐约透出玻璃光泽。

掀开绸布的刹那,银杏叶标本如枯蝶纷落。

标本框后的檀木匣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七本硬皮笔记,最上方压着块鎏金怀表。

表盖内侧刻着"赠爱女念棠周岁礼",日期是1984年5月5日。

手电筒光柱开始颤抖。

江临秋翻开最旧的笔记本,1986年3月12日的字迹工整得不像孩童:"今天又抽了400cc,父亲说我的血能救人。

护士姐姐的白大褂上有朵小红花,像从血管里开出来的。

"阁楼忽然灌进穿堂风,某处暗门吱呀作响。

怀表坠子叮地撞在青铜烛台上,江临秋这才发现烛台底座刻着蛇杖标志。

顺着暗门缝隙望去,成排的冷藏柜在月光下泛着幽蓝,输液管像蛇群盘踞在医用推车上。

暗室里的空气粘稠得像凝固的血浆。

江临秋的手电筒光束扫过冷藏柜,玻璃门上凝结的水珠折射出诡异的光晕。

他拉开最近的一个柜门,寒气扑面而来,整整齐齐码着的血袋上贴着泛黄的标签:1987.6.17,江念棠,O型。

手电筒的光束开始剧烈晃动。

江临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耳边响起尖锐的耳鸣。

他记得这个日期,邮戳上的1987年6月17日,正是那封未拆信件的寄出日。

墙上的剪报在潮湿中卷曲,标题依稀可辨:"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一名血液病患儿离奇失踪"。

日期是1987年6月18日。

江临秋的视线落在角落里的老式录像机上,显示屏的灰尘被擦出一道指痕,显然是最近有人动过。

他按下播放键,雪花点闪烁片刻后,画面逐渐清晰。

"念棠,再坚持一下。

"父亲年轻的声音从录像带里传来,"这是最后一次了。

"画面中,穿着白大褂的父亲正在调试一台复杂的仪器,病床上的女孩苍白如纸,手腕上插着粗大的针管。

江临秋的瞳孔猛地收缩——那个女孩,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录像带突然跳帧,画面切换到雨夜。

父亲抱着昏迷的女孩冲进暗室,身后跟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

江临秋认出了那个背影——是母亲。

"必须立刻进行手术。

"父亲的声音在发抖,"念棠的血型太特殊了,只有临秋......"画面戛然而止。

江临秋踉跄着后退,撞翻了身后的医用推车。

输液管和针头哗啦散落一地,他的手肘碰到墙上的暗格,一个铁盒应声而落。

盒子里是一份DNA检测报告,日期是1987年6月16日。

检测结果显示,江念棠和江临秋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9%。

而另一份手术记录上赫然写着:"1987年6月17日,江念棠与江临秋骨髓移植手术"。

江临秋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响起细碎的脚步声。

他转身望去,母亲不知何时站在暗室门口,手里握着一把沾血的剪刀。

"你终于发现了。

"母亲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你父亲用你的命,换了念棠的命。

""你以为你父亲是为了救念棠才这么做?"母亲的声音在暗室里回荡,"不,从一开始,你就是为念棠而存在的。

"江临秋感觉脚下的地面在摇晃。

母亲举起手中的剪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1983年,念棠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范可尼贫血,唯一的治愈方法是骨髓移植。

但你父亲等不及寻找配型,他选择了更激进的方式——克隆。

""我是......克隆人?"江临秋的声音嘶哑。

母亲从铁盒底层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父亲站在实验室里,怀里抱着两个婴儿,一个裹着粉色襁褓,一个裹着蓝色襁褓。

"你父亲参与了'银杏计划',这是一个秘密的基因工程项目。

"母亲的手指抚过照片,"他们用念棠的细胞克隆了你,把你养在无菌室里,直到三岁才让你'出生'。

"江临秋的视线落在墙上的实验记录上。

密密麻麻的数据显示,从他出生开始,每隔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每半年一次骨髓穿刺。

"你父亲是个疯子,但也是个天才。

"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复杂的情绪,"他用你的干细胞培养出新的骨髓,在1987年6月17日完成了移植手术。

但手术出现了意外,念棠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江临秋突然想起什么:"那封信!1987年6月17日寄出的那封信!"母亲苦笑:"那是念棠最后清醒时写的。

她知道手术风险很大,所以提前写了这封信,让护士在她昏迷后寄出。

但那天晚上,你父亲......""父亲做了什么?"母亲没有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青铜钥匙:"阁楼最深处还有一扇门,答案都在那里。

但你要想清楚,有些真相,知道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江临秋接过钥匙,指尖触到钥匙上熟悉的双蛇杖纹样。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经常做的噩梦: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刺眼的无影灯,还有消毒水的气味。

"最后一个问题,"江临秋盯着母亲的眼睛,"你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些?"母亲的目光闪烁:"因为'银杏计划'的人找上门来了。

他们需要新的实验体,而你......"她的声音突然哽住,"你是最完美的样本。

"阁楼外传来汽车引擎声,刺目的车灯透过窗户射进来。

母亲猛地推开江临秋:"快走!从后门走!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青铜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江临秋听见机关转动的咔嗒声。

密室的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墙面,整面墙都是档案柜,标签上标注着日期和编号:1983-001,1984-002......江临秋抽出1983年的档案,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最初的实验数据:"实验体001号,基因编辑成功率98.7%,胚胎发育正常......"他的手在发抖,继续往下看:"实验体001号诞生,体重3.2kg,各项指标正常,命名为江临秋。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段手写备注吸引:"组织要求销毁实验记录,但必须保留样本。

我决定将真相藏在密室中,等待合适的时机......"这是父亲的笔迹。

密室深处的显示屏突然亮起,播放着一段监控录像。

画面中,父亲正在和几个穿白大褂的人争论:"这是反人类的实验!我们不能再继续了!"其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冷笑:"江教授,别忘了是你提出了克隆人计划。

"江临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在档案柜最底层发现一个上锁的铁盒,用青铜钥匙打开后,里面是一个U盘和一本皮质笔记本。

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致我的孩子:当你看到这些时,我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请记住,我一直在试图纠正自己的错误......"插入U盘后,电脑屏幕上弹出大量加密文件。

江临秋输入自己的生日,成功解密。

文件里不仅有"银杏计划"的完整资料,还有组织成员的详细名单和资金往来记录。

突然,楼下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

江临秋迅速将U盘和笔记本塞进外套,关掉手电筒。

他听见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还有压低的人声:"一定要找到实验记录,不能让他带走......"密室的天花板上有一个通风口。

江临秋踩着档案柜爬上去,在钻进通风管道的瞬间,他看见密室的门被撞开,几个黑衣人冲了进来。

通风管道通向阁楼外的老银杏树。

江临秋顺着树干滑下来,听见身后传来喊声:"他在那里!别让他跑了!"雨开始下了。

江临秋在雨中狂奔,怀里紧紧抱着父亲的笔记本。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暴雨倾盆而下,江临秋在巷子里狂奔。

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能听见身后追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拐过一个街角时,一只纤细的手突然从黑暗中伸出,将他拉进一扇铁门。

"别出声。

"一个女声在耳边低语。

江临秋借着闪电的光,看见一张清秀的面孔,约莫二十七八岁,眼神锐利如刀。

外面传来追捕者的喊声:"分头找!他跑不远!"等脚步声远去,女子松开捂住江临秋嘴的手:"我叫苏雨晴,是你父亲的学生。

"她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父亲和一群学生,苏雨晴站在最边上。

"你父亲一直在暗中调查'银杏计划'。

"苏雨晴带着江临秋穿过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他知道组织迟早会对他下手,所以提前把证据分散藏匿。

"通道尽头是一间地下室,墙上贴满了照片和资料。

江临秋的目光被一张基因图谱吸引——那是他和另外十几个人的DNA比对结果,相似度都在99%以上。

"这些都是你的'兄弟姐妹'。

"苏雨晴指着墙上的照片,"'银杏计划'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在秘密制造克隆人。

你是第17号实验体,也是唯一存活到成年的。

"江临秋感觉天旋地转。

他颤抖着手翻开父亲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发现一张泛黄的出生证明复印件。

上面的名字让他瞳孔骤缩:江临秋,父亲:江明远,母亲:林婉清。

但在这张出生证明下面,还有另一张。

同样的名字,同样的父母,只是日期早了整整三年。

"这才是你的真实出生证明。

"苏雨晴轻声说,"你父亲为了保护你,伪造了新的身份。

但组织最终还是发现了真相,因为......"她顿了顿,"你的基因与一个重要人物完全匹配。

"江临秋的视线落在基因图谱的最上方,那里有一个被涂黑的名字。

但隐约能看出姓氏是"林"。

突然,警报声响起。

苏雨晴脸色一变:"他们找到这里了!快走!"她拉着江临秋冲向另一个出口,"你父亲在瑞士银行留了一个保险箱,密码是你真正的生日。

那里有最后的证据......"话音未落,一声枪响。

苏雨晴的身体猛地一颤,鲜血从胸口涌出。

塞进江临秋手里:"去......去找林教授......他是......"话未说完,便倒了下去。

江临秋握紧钥匙,在追捕者的脚步声逼近前,冲进了雨幕中。

他知道,这场逃亡才刚刚开始。

苏黎世班霍夫大街的清晨笼罩在薄雾中。

江临秋戴着墨镜,裹紧风衣,快步走向瑞士银行总部。

他的口袋里装着苏雨晴留下的钥匙,以及从她手机中恢复的最后一条加密信息:"林氏生物,继承人,真相。

"银行大厅金碧辉煌,江临秋却感觉如芒在背。

他能感觉到至少有三道目光在注视着自己——一个在看报纸的老人,一个整理花束的女士,还有一个正在擦玻璃的清洁工。

"我要开启保险箱。

"江临秋用流利的德语对柜员说,递上钥匙和伪造的护照。

柜员核对信息后,带他进入地下金库。

保险箱打开的瞬间,江临秋屏住了呼吸。

里面除了一叠文件,还有一个老式怀表。

他认出这是姐姐江念棠的遗物,表盖内侧刻着:"赠爱女念棠周岁礼"。

文件最上方是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显示林氏生物45%的股份将转让给"江临秋"。

日期是父亲去世前一周。

"这不可能......"江临秋喃喃自语。

他继续翻看,发现一份DNA检测报告:自己与林氏集团创始人林正南的基因匹配度达到99.99%。

突然,金库的灯闪烁了一下。

江临秋警觉地抬头,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迅速将文件塞进外套,将怀表挂在脖子上。

"江先生,请立即离开!"柜员慌张地跑进来,"外面来了很多人......"江临秋从后门冲出银行,迎面撞上一个青年。

两人同时愣住了——对方有着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孔。

"17号?"青年露出诡异的微笑,"我是18号。

组织派我来接你回家。

"江临秋后退一步,手摸向怀表。

表盖突然弹开,露出一个微型存储卡。

18号的眼神瞬间变得狂热:"把它给我!"远处传来警笛声。

江临秋趁机推开18号,冲进人群。

他在街角拐弯时,看见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车窗降下,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是母亲。

"上车!"母亲的声音不容置疑。

江临秋犹豫了一秒,钻进了后座。

车子疾驰而去,后视镜里,18号站在原地,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父亲留给你的不只是证据,"母亲从手套箱里取出一份文件,"还有整个林氏生物。

你是林正南的孙子,这才是'银杏计划'选中你的真正原因。

"黑色轿车驶入苏黎世郊外的一处安全屋。

江临秋跟着母亲走进地下室,墙上挂满了林氏生物的资料照片。

最显眼的位置贴着林正南的照片,下面用红笔写着:"1983-2021,死因:心脏衰竭存疑"。

"你父亲不是自愿加入'银杏计划'的。

"母亲打开投影仪,播放一段监控录像。

画面中,年轻的父亲正在接受审讯:"要么加入我们,要么看着你的妻子和孩子消失。

"江临秋握紧拳头:"所以父亲一直在收集证据?"母亲点点头,从保险箱里取出一枚警徽:"我是国际刑警组织派来调查林氏生物的。

你父亲是卧底记者,我们因为调查这个案子相识。

"微型存储卡插入电脑,弹出一段加密视频。

父亲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如果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林氏生物正在研发一种基因武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针对特定基因序列的人群......"视频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实验记录。

江临秋的瞳孔猛地收缩——记录显示,林氏生物在过去二十年里,在全球各地秘密建立了数十个克隆人培养基地。

"他们想用克隆人作为基因武器的试验品。

"母亲的声音颤抖,"而你,作为林正南的孙子,是他们最重要的样本。

"突然,江临秋的手机震动。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想活命,今晚8点,苏黎世大教堂见。

别带任何人。

——18号"夜幕降临,江临秋独自来到大教堂。

18号从阴影中走出,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我知道你在找什么。

林氏生物的总实验室就在阿尔卑斯山的地下基地,我可以带你去。

""为什么帮我?"江临秋警惕地问。

"因为我们都是实验品。

"18号的眼神变得阴郁,"但我比你更了解这个组织。

他们不仅克隆了林正南的后代,还在克隆各国政要......"话音未落,一声枪响。

18号的身体猛地一颤,鲜血从胸口涌出。

他抓住江临秋的手,塞给他一个U盘:"密码是你的真实生日......快走......"江临秋转身就跑,身后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他躲进教堂的地下室,插入U盘。

屏幕上弹出一份名单,上面赫然列着各国政要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克隆体已培育完成"。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

是母亲发来的消息:"立即撤离!林氏生物的人已经包围了教堂。

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