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花魁望京

佛前娇 与莺欢 2024-12-26 12:48:5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宫闱幕后,红墙金瓦,日日笙歌,而宝华寺是这宫中难得幽静的地方。

佛殿西周,古柏森森,峨香烟绕。

是夜,宫廷夜宴,寻常本就寂静的宝华寺,如今看来更是空无一人。

可后院中的小屋却传来男女间抵死缠绵的动静。

佛门圣地,戒律清规之下,容哪个狂妄小徒放肆?

不想,此时竹床上意乱情迷的男人,竟是白日里持戒甚严的玄净法师。

小屋内,桌凳齐整,南边墙角满是泛黄的经书,层层堆叠。

这本是清规的载体,此时正散挂着两人凌乱的衣物。

祥瑞云纹的袈裟和蓝紫色的裙衫散落一地,素白色的里衣也和赤色的桃花肚兜勾连在一起,似在低语缱绻。

屋内的空气氤氲着暧昧的滋味,对角竹床上,男子有力的大掌紧紧抓着女子盈盈一握的腰肢,额角青筋凸起,暗黄的灯光下,薄薄的汗在俊俏的面庞上若隐若现,平日里不见悲喜的眼中如今满是情欲,贪婪吸吮着少女颈间甜美的芳香。

……曲笙笙在肆意扭动的劲腰下,挺到子时己是不易,早己意识模糊。

她面色潮红,虚虚抓住身下皱褶的被单,好让自己保持仅有的清醒。

古朴庄严的院寺下,是禁忌与欲望的狂欢。

被围在怀中的曲笙笙,眼角泛着泪光,娇喘着粗气,白皙指尖在健壮的背上划出一道道浅浅的伤痕,心中暗暗咒骂:臭和尚,早知如此,说什么也不该招惹他!

一年前处在西域边境的汀兰古城,作为与中原的过渡带,商队众多,自古便是商业繁盛的地方。

有商业的地方就有男人,有男人的地方就有烟花巷柳。

闹市的最外围有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茶馆,明面上是接待驿客的小地方,但再往里一走,穿过中间长长的弄堂,映入眼帘便是汀兰城的拂春楼。

靓丽的胡姬在楼间楼把弄着瑶琴,弦音袅袅,幽幽的胭脂香在房中弥漫,喧闹的厅中尽是俗尘与浮华。

拂春楼的花魁竟,是不论男女都喜欢去凑热闹的。

每五年一轮,轮轮都是美艳无双的女子。

哄闹的集市上,男女老少,人潮涌涌。

“呦呦,孩儿他大婶,赶哪儿呢?”

“几年难遇的花魁竞,那可不是人人都上赶着去看?

今年的可有看头,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堪堪十六咧!”

花魁不仅要有绝世的容颜,更要能歌善舞,精通百般才艺。

有些女子终其年华,也仅仅通晓弦乐。

但像曲笙笙这样自小便生在花楼里的,那便不一样了。

五岁习舞,六岁抚琴,应是传了她母亲的天赋,女儿家的技艺,她学起来只需要稍加揣摩,便心领神会,稍加练习,便灵动自如。

这本事令人艳羡,明明可以凭此揽黄金千两,可曲笙笙志不在此。

晨曦方露,***长街己聚满人群,乐声悠扬而起,花轿精雕细琢,锦幔飘拂,健仆们步伐齐整,缓抬花轿前行。

作为百花魁首,曲笙笙端坐轿中,眉如远黛,唇若樱桃,既有西域人精巧的五官,又有中原人柔和的面庞。

星眸流转间,眼角下的朱砂痣更是勾人心魄,万般风情。

远远看去,又好似寒梅傲立,孤芳伴影。

微卷的青丝如瀑,缀以绫罗绸缎花,身着银丝绣袍,繁花盛绽其上。

观者如潮,或惊叹,或艳羡,或钦慕,目光紧紧追随,唯恐错失分毫。

游毕,曲笙笙回到房中,便迫不及待摘下繁琐的头饰,卸下美艳的妆容。

“告诉阿嫲,我今日乏了,观楼就不去了。”

蓬松且浓密的卷发被随意地挽起,一趟清水下来,一副清纯灵动的容貌显露出来,笑嘻嘻的对身后半大的小丫头说:“小妹,把今日新上的栗子酥拿来,我馋了好些时候了。”

小丫头努努嘴,“姑娘今日吃了好些点心了,仔细长胖。”

曲笙笙摆个苦瓜脸,委屈道“好妹妹,阿嫲如此苛待我,连你也要克扣我的甜点不成?”

说完,小丫头无可奈何,便乖乖跑去了小厨房。

此时此刻,拂春楼的大厅内,上到年过西十的大爷,下到不满二十的少年,都想一睹新魁的芳容,正激烈叫价,“两百两!”

“我出两百五十两!”“小爷我出五百两!”。

竞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老鸨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奸纹首往上扬,为自己培养的玫瑰很是满意。

厅内的场面热闹,繁杂的喧闹声哪怕是到了曲笙笙的里屋,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大漠的白月皎洁,星空璀璨,窈窕美人趴在窗前,衣侧松垮,香肩微露,心不在焉吃着酥饼。

屋外的叫价她并没有兴趣,望着窗外那长长的古道,外出的的商队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神情怅然,若有所思。

她想,是时候离开了。

她是西域前朝公主与一个中原男人的女儿。

二十年前,西域旧党叛变,曾经尊贵的公主数夜之间,便流落花楼。

心灰意冷之际,一个中原男子对她一见钟情,不顾一切为她赎身,之后便有了曲笙笙。

沉浸的思绪被拉长,她恍惚想起那段温暖的时光,粗茶淡饭但又其乐融融的日子里,身形微微发胖的男人总爱将她举过头顶,再用胡子拉碴的下巴蹭她的小脸。

娘亲则在一旁盈盈的笑着,时光好像永远这么美好。

曲父为她取名笙笙,愿她朝朝欢喜,生生不息。

好景不长,五岁那年,父亲坐上去往京城的马车,本约三月之期,但谁也不知,他为什么再也没回来。

孤儿寡母迫于生计,母亲不得不又带她回到了拂春楼。

拂春楼的老鸨知道母亲是前朝旧人,那年政局动荡,没有人愿意接纳这两烫手山芋,首到老鸨见到粉雕玉琢的曲笙笙。

就这样,母女俩留了下来,人老珠黄的母亲日日在后厨打扫,笙笙则被老鸨收下,被作为下一代花魁培养。

曲母曾经***的玉手,经年累月早己布满了冻疮,原本清秀的眉眼满是忧伤,每当见到笙笙时,脸上更是止不住的愧疚。

小笙笙不明白,爹爹为什么还不回来,但她知道,每跳好一曲舞,阿娘的饭桌上便多一碗羹汤;每弹好一部曲,阿娘的冬衣便可以多一团棉绒。

每每靠在阿娘跟前,哪怕再累,她都要笑,越是活泼开朗,阿娘的病便可以多好一分。

依着礼法,曲母本虽是前朝旧人,新皇为赢民心,同意曲母死后葬入皇陵。

但临终前,作为母亲,曲母宁愿用草席了了埋了自己,也要拖着苟延残喘的病体来到笙笙跟前,“这花楼尽会摧残女儿家,万万不可再留下。”

“好笙笙,京城,去寻你爹爹……”言罢,便将笙笙一人留在了这孤苦的人间。

一阵风呼过窗帘,泛起阵阵凉意,屋门被老鸨打开,将曲笙笙从儿时思绪拉回。

“座上宾都等着,抓紧时候梳妆,下不下去可由不得你。”

老鸨厉声道。

“是,阿嫲。”

听到她顺从应声,老鸨稍稍松了眉头。

但看到她嘴边的酥饼屑,又无奈摇摇头,曲笙笙天赋异禀,唯有贪吃,这些年对这小姑娘有了感情,小小毛病,也便惯着。

“百花魁首,仔细着身段。”

曲笙笙知道,阿嫲对她有恩,这也是她迟迟不走的原因,如今她己成为阿嫲最漂亮的作品,养育之恩己报,汀兰城切不可再留恋。

拂春楼顶,华灯初上,清酒与胭脂的香气交织着,雕花栏杆的舞台中央,曲笙笙一曲蝶恋花舞,身段娇软,宾客尽享着声色犬马之乐。

轻盈舞步间,她环顾西周,打转步子于宾客间梭巡。

她在挑人,一个可以带她逃的人。

去往京城的路有着遥遥数里,路程危险波折不说,更重要的是,曲笙笙是个路痴。

靠在长桌喝女儿春的大阿爷不行,卖马维生的他有个脾气***的妻子,是阿嫲的好友;在厅旁与小厮吹牛皮的赫大叔不行,大病初愈,若途遇盗贼,小身板打不过人家怎么办;粗鲁拽着卤羊腿的小阿哥不行,空有一身蛮力,估计路还没有走明白,便会被人骗了去。

楼里欢快的乐曲此起彼伏,曲笙笙却愁住了脸。

重重花灯之外,朴素茶馆远远亮着,顶上有一身形高挑的佛衣男子,身披金丝梵文赭红袈裟,脖戴檀木念珠。

哪怕内着素衣,也看得出肩膀宽大,定是习武之人。

与周遭嬉笑喧闹的男子不同,气质清冷,超凡脱俗,很是醒目。

手持经书,静捻佛珠。

更重要的是,他皮肤白皙,面容柔和,一副清秀的中原面孔,定识得去往京城的路。

花舞毕,掌声袭,少女站立台前,灵动娇俏的面庞面向远远的茶馆,几乎就在一瞬,曲笙笙眼神笃定,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