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梧桐乡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小瑜,快起床收拾东西,要坐早班车回家了”。

任父边催促,边到衣柜里拿了几件短袖短裤塞进书包里。

本来应该提早收拾的,奈何昨晚任瑜因为放暑假太开心,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来。

“爸,回老家就回老家,起这么早干什么,不管我要再睡会”。

任瑜嘟嘟囔囔的,边说把被子蒙过头去。

回个家至于吗心里想着。

任爸一把拉开被子,把任瑜薅起来,催促着说赶紧洗漱,不然早班车该赶不上了。

任瑜虽不满但还是乖乖起床了。

正是三伏天,即使是六七点的时候,也感受不到一丝凉气。

颠簸的客车在路面扬起灰尘,混合着难闻的汽油味,向任瑜扑面而来。

他坐在汽车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那里干净一点。

本来一上来就打算找位置坐下的任瑜,低头看着座椅上一片片灰黑色的污渍,硬选择是站着。

司机师傅催促好几次让坐着,他充耳不闻。

首到后面上车的人越来越多,堆的货物也越来越满,他才在最后面坐下。

“师傅,前面路口停一哈,我在那儿下车。”

一个穿着老头背心的,大着哑哑的嗓子说着方言。

师傅听罢,到地方停下了 。

任瑜看到前面一个石柱立在那里,写着“梧桐乡”。

正是他要下的地方。

他看着前面老头皮肤黝黑,那颜色是在土地上劳作才能晒出的颜色。

老头瘦瘦的。

挑起扁担,就往下走,见状,任瑜也跟着下车。

下车后,任瑜一路小跑,跑到老头跟前,和他询问外婆住的地方。

“老爷爷,请问您知道徐晓花住哪里嘛?”任瑜说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老头不大听得懂普通话,但是村子不大,都是住了几十年的,所以名字还是很熟悉的。

方言回答说。

“晓花姐,她住在我屋里的下头,你是她哪个噢”。

“你要去找她啊,我带你去找我孙儿,他读书好,那个普通话也说的好,你跟到我走”。

梧桐乡不大,这里的人都是种地为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大多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还有留在家里的小孩儿,大家一起认识几十年。

互相帮助,民风淳朴。

哪家有喜事,就都来恭贺,哪家有丧事,也都来帮忙,离县城不远,方言和普通话差别不是很大。

互相都能听懂一些。

一些但不多。

比如任瑜只听出了大概意思,跟着他走,外婆家离他家很近。

下车后有条土路 ,两边杂草茂盛,能有半人高了,公路边也都是树。

一首沿着土路走,往右边看能看到大片大片绿色的田野,小小的任瑜感觉,一眼望不到头;左边是一个小池塘,水比他在城里看到的都清澈,岸边还有大娘洗衣服。

跟着老头一路走,不远处就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蹲在那玩,用树枝在地上画写什么。

“陈树!”

老头大声向那个小男孩喊着。

小男孩听着立马抬起头,挥挥手,“爷爷,你回来了,快回来吃饭!”

走近了,陈爷爷就和小男孩在那里用方言说着什么,任瑜听不懂,他站在旁边看着那个小孩,身上穿着蓝白条纹小短袖,下面是配套的蓝色小短裤,瞧着样子有点泛白,脚上是一双破旧凉拖。

小男孩的脸圆圆的,单眼皮,眼睛不大不小刚好,最有特点的是眼睛很亮。

像装着星空一样。

“还长得挺白净,不像村里的小孩”,任瑜看边想。

陈树走过来,“你好,我叫陈树,我爷爷说你要去晓花婆婆那里,我带你去。”

他的普通话很标准,一点口音也没有。

说完就在前面带路。

“你是城里来的吗”“你是晓花婆婆的孙子嘛,你叫什么名字啊”。

陈树跑到任瑜面前一下子问了好多问题,任瑜不答,他也不恼,开开心心的边说着边快步走。

拐了两个弯就看到一栋二层楼的楼房,抬头就看到了从烟囱里冒出的白烟。

米饭的香气比外婆的眼睛先一步看见任瑜。

“好啦,到了,这就是晓花婆婆的家,我回去啦,回去吃饭噜”。

说完陈树就往家里小跑。

外婆刚好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在屋外面的任瑜。

“哎哟,我的宝贝孙子,终于来了,正准备去接你嘞”一把把任瑜抱在怀里。

不等任瑜说话就又接着说。

“饿了吧,走,吃早饭去”。

外婆搂着任瑜就往屋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