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年坐在文工团的卡车里,紧紧抓着身旁的扶手,努力让自己在摇晃中保持平衡。
尽管身体有些不适,但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车外骑着马并行在队伍旁的顾景年。
初次见面时,顾景年那挺拔的身姿就给沈锦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站在那里,仿佛自带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身姿矫健又透着军人特有的硬朗,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穿在他身上,不仅没有丝毫的破旧感,反而更彰显出一种历经岁月磨砺后的坚毅。
肩膀上的肩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他多年来在军旅生涯中用汗水与热血换来的荣耀象征,每一道光芒似乎都在诉说着他过往执行任务时的英勇事迹。
沈锦年还记得,当时在后台与他握手交谈,他的手掌宽厚而有力,手上有着厚厚的茧子,那是长期摸爬滚打、刻苦训练留下的痕迹。
当握住的那一刻,她能真切地感受到从那双手传递过来的力量,一种属于军人的、能让人安心的力量。
顾景年的面容也是冷峻中带着几分英气,浓眉下那双深邃的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深邃且锐利,仿佛一眼就能看穿人心。
但当他与人交谈时,眼中又会流露出真诚的光芒,让人觉得他虽然外表严肃,内心却是个真诚坦率的人。
他的鼻梁高挺,线条硬朗,嘴唇总是微微抿着,似乎时刻都在保持着一种严肃认真的状态,彰显出他对待任何事都一丝不苟的态度。
随着队伍的行进,偶尔会遇到一些小状况,比如道路狭窄需要调整车辆顺序,或是前方有石块阻碍通行,每到这时,顾景年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
他骑在马上,声音沉稳而洪亮,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战士们行动,那指挥若定的模样,让沈锦年不禁心生敬佩。
有一次,一辆文工团的卡车陷在了一个泥坑里,车轮在原地打转,溅起不少泥浆,司机师傅急得满头大汗,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把车开出来。
沈锦年和队员们也都下了车,围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却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顾景年骑着马快速赶了过来,他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丝毫没有犹豫就走到了卡车前。
先是仔细查看了一下车轮陷进去的情况,然后回头对着身后的战士们喊道:“来几个人,拿上工具,到这边来帮忙。”
战士们迅速响应,纷纷拿着撬棍、木板等工具围了过来。
顾景年一边指挥着大家把木板垫在车轮下,一边亲自拿着撬棍,找准着力点,用力地撬动着车轮,嘴里还喊着口号:“一、二、三,推!”
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齐心协力,卡车的车轮终于慢慢从泥坑里出来了。
整个过程中,顾景年身上沾满了泥浆,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丝毫不在意,只是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走到司机师傅面前说道:“师傅,再试试,应该没问题了。”
那镇定自若又亲和的样子,让沈锦年对他的印象又多了几分好感。
在行军途中休息的时候,战士们会围坐在一起,有的喝水吃干粮补充体力,有的则互相开着玩笑,缓解旅途的疲惫。
顾景年也会和战士们坐在一起,不过他更多的是关心大家的身体状况,叮嘱着一些注意事项。
沈锦年注意到,有个年轻的战士因为长时间行军,脚上磨出了水泡,走路一瘸一拐的。
顾景年看到后,立刻走过去,让战士坐下,然后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他的脚伤。
他的动作很轻柔,眼中满是关切,一边查看一边轻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下次记得穿厚一点的袜子,磨破了脚可影响任务。”
说着,他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医药包,熟练地为战士处理起水泡来,那细致的模样,和平时训练场上严肃的他判若两人。
这一幕让沈锦年看在眼里,心中对顾景年又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这个外表冷峻、在训练时雷厉风行的特种团团长,还有如此细心体贴的一面。
她不禁联想到,在特种团里,顾景年肯定也是像这样关心爱护着每一位战士,所以战士们才会对他如此信服,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执行各种艰难的任务。
到了晚上,队伍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安全的地方扎营休息。
顾景年忙着安排战士们站岗放哨、布置营地,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沈锦年带领文工团的队员们也开始准备简单的晚餐,大家支起锅灶,烧水煮面,一时间,营地中炊烟袅袅,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
晚餐过后,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有人提议让文工团的同志们表演几个节目,活跃一下气氛。
沈锦年自然不会拒绝,她站起身来,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唱起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
她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婉转悠扬,仿佛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战士们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顾景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沈锦年唱歌,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却也在他的眼中添了几分柔和。
他看着沈锦年,心中满是赞赏,觉得她不仅才艺出众,而且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能在这样艰苦的行军途中,还如此用心地为大家带来欢乐,着实难得。
沈锦年唱完歌后,目光不经意间与顾景年交汇,看到他眼中的赞赏,她的心微微一动,脸也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
她赶忙坐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心里却像揣了只小鹿一样,怦怦首跳。
夜渐深了,大家陆续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
沈锦年躺在帐篷里,却久久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一天顾景年的点点滴滴,从他指挥若定的样子,到关心战士的细节,再到篝火旁看向自己的眼神,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她知道,这个名叫顾景年的男人,己经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且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这个印记似乎还在不断地加深。
第二天,队伍继续赶路,依旧是顾景年在前方带队,沈锦年坐在车里,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他的身影。
看着他那挺拔的背影,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全感,仿佛只要有他在,再艰难的路途、再危险的任务,都不用担心害怕。
就这样,在这充满艰辛却又不乏温暖的行军途中,沈锦年对顾景年的最初印象愈发丰富立体起来。
她看到了他作为军人的英勇无畏、指挥有方,也看到了他作为领导者的细心关怀、亲和待人,更感受到了他身上那种独特的、能吸引人靠近的魅力。
而这份印象,也如同种子一般,在她心底悄然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生根发芽,等待着绽放出别样的花朵。
边境地区越来越近了,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未知的挑战,沈锦年不知道接下来与顾景年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但此刻,她心中却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能与他一起,为战士们带去更多的温暖,也期待着这份在军旅中萌生的情感,能在岁月的磨砺下,绽放出属于它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