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侯婴的口才,显然不怎么样,刘邦也没听出夏侯婴口中的韩信有多厉害。
就随手给韩信升了官,没管别的。
这次韩信终于心灰意冷了,他这个性子,很可能老死都不会有人重用,只能在临终之时写下兵法,传之后世,让人明白曾经有个怀才不遇的天才死于乱世。
韩信准备离开。
实在不行,天下诸侯这么多,最强的项羽跟刘邦不能用自己,别人也可以试试。
韩信走之前,还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交接,刘邦给他升官后,他是治粟都尉,要交接后勤难免跟萧何打交道。
三言两语,条理清晰,萧何跟韩信四目相对,萧何下意识就觉得此人不凡。
然而萧何跟韩信深谈一番之后,不仅发现了这人乃不世出的帅才,还发现了韩信已经心灰意冷,要离开汉中了。
萧何劝了半天,没劝动。
正准备去禀报刘邦的时候,手下来人告诉他,说韩信当夜就跑了。
萧何大惊失色,来不及告知刘邦,匆匆就去追韩信。
当夜明月高悬,山林清幽,刘邦气急败坏,韩信前路茫茫,萧何心急如焚。
没人能知道,他们三人即将完成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一台大戏。
那天晚上,萧何追上了韩信,并跑到刘邦面前,掷地有声,说韩信,国士无双,大王素来轻佻,比登台拜将,方能得韩信之力。
刘邦挠挠头,说这么玄乎?
萧何重重点头。
刘邦踢翻了洗脚盆,说走,让乃公去见见这个无双国士
那天刘邦见到了韩信,韩信对他侃侃而谈,谈项羽的优势在那,劣势在哪,要打项羽应该从哪里入手,这些东西早在韩信的脑海里翻来覆去过了无数遍,他自己知道他跟项羽是这个时代最天才的兵家选手,他岂能不想如何破敌?
到这已经说得刘邦连拍大腿了,韩信又数遍了项羽身边的将领,把这些将领的性格缺点如数家珍。
刘邦目光灼灼,直接问韩信是不是安插了探子,不然怎么这般清楚。
韩信顿了顿,他在项羽军中的那些年,固然自己的兵法项羽看不上,但营中到底有些中层将领是因为自己几句良言而得了性命的。
这些人不算他的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