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乐退休了,一年住了两次医院,儿子小乐看着心急。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跟媳妇商量下,决定开个仓买店,让老乐来照顾店里生意。仓买店位置不错,在小区门口,可来店里买东西的人不多,大家都去超市买东西,有的人为了走近道,经常从仓买里穿行回家,小仓买成了邻居们回家的通道。老乐瞧着也不生气,有时还帮着老年人拎拎东西。老乐常常乐呵呵得说,“别看生意不咋滴,人气还是满旺的”。
老乐闲不住,在门口装了盏灯,买了象棋,自己做了两幅棋盘,乒乒乓乓钉了十多把小凳子。在门口摆起了棋摊。自己没事就在屋外下象棋。
老乐嘴上说笑着玩,解解闷儿。其实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买卖全靠人气儿。如果顾客稀少,门庭冷落,就算你再怎么种类齐全,服务周到,也没啥用!摆个棋摊能增加些人气。
老乐棋艺实在是臭,输多赢少,常常是一来人他就赶紧下来让给别人,平时没人的时候凑把手,占个棋位,遇到高手还的让个“车马炮”才能下到一起。
棋友们围坐在棋盘旁,对弈厮杀得难解难分,观棋者们也不甘寂寞,“飞象啊!跳马!”地嚷嚷着,为棋局添上了几分热闹的气息。喊得口渴了,他们便随手从旁边的小店里拿瓶水,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下棋这事儿,费脑筋更费烟劲,不到中午有的人烟盒往往就空了。这时,就会喊:“老乐,拿烟!”老乐成了棋摊上的跑摊伙计,一会儿拿瓶水,一会儿递包烟,忙得不亦乐乎。他虽然棋艺没怎么涨,但在这忙忙碌碌中,仓麦的营业额倒是提高了不少。
赵大爷是棋摊儿上的常客,他大概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大高个,看上去精神矍铄的样子,几乎每天都会来,背着个小挎包,里面装着水杯和象棋谱,水杯里是泡好的浓茶。
赵大爷走路慢悠悠的,仿佛一点都不着急,可一到棋盘前,那双眼便立马就亮起来,他精神抖擞,攻守兼备,步步为营,输棋的时候很少。被大家公认为棋坛儿的霸主,赵大爷自己说,他年轻时曾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