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军却盯着车后尾灯下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眉头微皱。
"这是事故车,"他对旁边的钱明说,"后尾箱肯定动过。
"钱明蹲下身,用手电仔细照着父亲指出的位置。
二十年来,这是他们父子间最常见的一幕。
从南五马路的破旧修车铺,到如今的豪华展厅,钱建军教会了儿子验车的所有秘诀。
"当年要是有这眼力,也不会在第一台君威上栽那么大的跟头。
"钱建军苦笑着说。
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
刚开始做二手车生意,一辆改装过的别克君威把他们的全部积蓄吞噬殆尽。
当时的钱明才十三岁,每天放学后就在修车铺帮忙,一边学习一边还债。
"那次是交学费。
"钱明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要不是那次,我也不会这么快就学会验车。
"父子俩相视一笑。
那些艰苦的日子像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夜里偷偷去郊区收车、被债主追着满街跑、在修车铺的地板上过夜、为了省钱两个人吃一碗面。
"记得那次去收保时捷卡宴吗?
"钱明问。
钱建军点点头。
那是他们最惊险的一次。
午夜的仓库里,西个持刀歹徒突然出现。
当时的钱明才十六岁,却挥着扳手护在父亲身前。
那一刻,钱建军既感动又心疼。
"那次之后,我就发誓要做大做强。
"钱明说,"再也不让我们冒这种险。
"从那以后,他们改变了经营策略,专做高端车,主攻4S店渠道。
钱明更是开发了线上业务,把生意做到了全国。
父子俩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收车,一个负责渠道,很快就在圈子里打出了名声。
办公室里,钱建军望着墙上的照片。
那是他们的第一辆车——破旧的桑塔纳,照片里的钱明还是个瘦弱的孩子,满手油污地站在车前。
"老爸,那时候要是首接让我上学,现在说不定是个大学教授。
"钱明开着玩笑。
"你啊,生来就是做这行的。
"钱建军欣慰地说。
他还记得儿子第一次独立收车时的样子,才十六岁就能准确判断车况,砍价时的手段比他这个老江湖还要狠辣。
"跟你学的。
"钱明给父亲倒了杯茶,"说实话,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被这行给淘汰了。
"钱建军摆摆手:"现在是你在带着我走了。
这浑南的展厅,线上业务,都是你的主意。
"父子俩相对而坐,茶香袅袅。
这是他们难得的安静时刻。
外面车水马龙,展厅里客人进进出出,但在这间办公室里,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破旧的修车铺。
然而,命运就像一个爱开玩笑的魔术师。
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就这样稳步向前时,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一场足以摧毁这一切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在金钱的漩涡中,这份得来不易的父子情即将面临最严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