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鸾断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永昌三年冬月初七,子时三刻。

乾元宫寝殿内,十二盏鎏金蟠龙烛台上的红烛己经燃到尽头,烛泪在青铜底座凝结成狰狞的爪形。

老皇帝枯槁的手指突然暴起青筋,死死扣住朱竹柱的手腕,指甲几乎要嵌进皮肉里。

"柱儿..."老皇帝的声音如同破旧的风箱,带着浓重的血腥气,"这江山...要守..."朱竹柱跪在龙榻前的金砖上,寒意透过锦袍首刺膝盖。

他感觉掌心一沉,传国玉玺冰冷的棱角硌得掌纹生疼。

抬头时,正看见跪在另一侧的妹妹朱竹瑶发间的九鸾金钗在烛光下流转着诡异的光泽。

突然——"咔!

"金钗毫无征兆地断裂,鸾首坠地,在青砖上弹跳两下,最终滚到了秦太监脚边。

纱帐后,秦太监低垂的睫毛在烛光中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他不动声色地弯腰,指尖触到钗尖的刹那,指腹被划出一道细小的血痕。

"不祥之兆啊..."老皇帝突然瞪大眼睛,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瑶儿...你..."话未说完,最中央的蟠龙烛台轰然倒地。

殿内瞬间陷入黑暗的刹那,朱竹柱感觉父皇的手突然松开,玉玺的重量沉沉地压在掌心。

寅时的更鼓声穿透宫墙。

朱竹柱缓缓起身,指尖冰凉。

"阿瑶。

"他低声唤道。

朱竹瑶抬头时眼眶微红,手指紧紧攥着袖口,指节泛白。

殿外,冷风按着绣春刀的手突然收紧。

他看见秦太监袖中寒光一闪,当即箭步上前。

"陛下小心!

"三支弩箭破空而来,最前端的箭簇刻着变形莲花纹——与国舅腰间玉带钩的纹样如出一辙。

第一箭被冷风刀鞘横击,深深钉入廊柱;第二箭擦着朱竹柱耳际飞过,削断一缕发丝;第三箭被朱竹瑶下意识抬起的金步摇格挡,珠串迸散如雨。

"刺客!

护驾!

"冷风的厉喝在宫墙间回荡。

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火把的光亮渐次逼近。

朱竹柱将妹妹护在身后,目光扫过黑暗中的每一个角落。

秦太监不知何时己退到阴影处,正用帕子擦拭指尖的血迹。

那截断钗被他藏进了《金刚经》的封皮里,经书夹层中还藏着一个小瓷瓶,瓶身上用朱砂写着"醉仙散"三字。

慈宁宫里,太后正在梳妆。

金簪挑开秦太监送来的鎏金纽扣,蜡油滴在案上朱竹柱的画像眼睛上。

鹦鹉在鎏金笼中突然尖啸:"弟弟真像太祖!

""未济卦..."太后染着丹蔻的指甲划过纽扣内侧的划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转身从暗格中取出一卷密旨,上面盖着先帝的私印。

"是时候让哀家的弟弟,坐坐那个位置了。

"黎明前的值房里,秦太监就着灯焰灼烧钗尖。

铜镜映出他扭曲的倒影,九鸾生辰八字在火中显形:"木命过旺,需金器镇压"。

窗外突然传来珠帘响动,他慌忙将断钗塞进佛经,却没注意到一缕青丝从书页间飘落。

晨光微熹时,朱竹柱站在乾元宫外的汉白玉台阶上。

冷风单膝跪地:"陛下,刺客的箭..."他呈上那支刻着莲纹的箭矢,"是军器监特制的。

"朱竹柱望向远处宫墙上盘旋的乌鸦,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帕子上赫然一抹猩红。

"去查查,国舅昨日都见了什么人。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冷风后背一凉。

与此同时,朱竹瑶正在寝宫中对着铜镜发呆。

她轻轻抚摸发间新换的白玉簪,突然发现镜中自己的倒影竟在诡异地微笑。

转身时,只看见窗外一抹迅速消失的衣角——那是秦太监惯穿的靛蓝色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