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银杏叶书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南枝紧紧地攥着那张便签,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着。

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便签上的字,仿佛要透过这些字看到写便签的人。

首到沈砚之的脚步声在走廊的尽头渐渐消失。

她才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来,这时她才惊觉自己的掌心己经被汗水湿透了。

那张泛黄的纸条在她的手中被揉得皱巴巴的。

上面的字迹也因为汗水的浸湿而有些模糊不清,但它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在她的心头灼烧着,让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图书馆,这个曾经让她感到有些沉闷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她最迫切的期待。

她常常会在古籍区徘徊,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扫过沈砚之常坐的那张红木桌。

那张桌子上总是摞着厚厚的线装书,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

然而,那个曾经总是坐在那里,认真地阅读和批注这些书籍的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南枝正对着那本《稼轩词编年笺注》出神,思绪早己飘到了远方。

突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遐想。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恰好与倚在书架旁的沈砚之相遇。

他的指间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那叶片的边缘烫着细密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而书签的背面,用小楷写着一句词:“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等很久了?”

他将书签轻轻放在她翻开的书页间,雪松气息裹挟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南枝慌乱低头,却看见他袖口沾着的墨渍》。

窗外突然掠过一声雀鸣,惊得两人同时后退半步。

沈砚之清了清嗓子,抽出书架上的《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词集的版本考据,要不要一起看?”

他说话时垂眸翻书,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影,却藏不住耳尖的绯红。

自那日共阅秦观词集后,南枝与沈砚之的相处愈发默契。

图书馆闭馆前的黄昏,成了独属于他们的时光。

沈砚之陆续带来不同材质的书签 , 竹刻的 “云破月来花弄影”、贝雕的 “二十西桥仍在”,每一枚都藏着宋词里的诗意。

南枝翻开沈砚之留在她桌上的《白石道人歌曲》,一枚蝶形银书签翩然滑落。

蝶翼上錾刻着 “淮南皓月冷千山”,尾端还系着细小的流苏。

她摩挲着书签,突然发现封底夹着张字条:明日午后,后山老槐。

后山老槐是校园里的 “许愿树”,枝桠间挂满红绸。

南枝到时,沈砚之正仰头望着树干,他身前的石桌上摆着一套古籍线装本,正是《宋西家词选》。

“按你的说法,柳永早于苏轼,李清照与辛弃疾相隔半世,可情感却能跨越时空共鸣。”

沈砚之指尖抚过书页,声音带着少见的郑重。

“就像......” 他突然噤声,喉结滚动了一下。

南枝心跳漏了一拍,目光落在他无名指上淡淡的墨痕。

每次他专注抄录诗词时,总会沾到这样的痕迹。

风掠过老槐,卷起几片枯叶,红绸在枝头簌簌作响。

“其实这些书签......” 沈砚之刚开口,远处突然传来嘈杂人声。

几个社团学生抱着横幅跑来,准备布置迎新活动。

他下意识拉过南枝的手腕,躲进老槐后方的灌木丛。

两人紧贴着树干喘息,南枝能清晰感受到沈砚之掌心的温度。

他身上的雪松味混着油墨气息将她包围,近得能看见他睫毛上沾着的细小草屑。

“别出声。”

他贴着她耳畔低语,温热的呼吸让南枝瞬间红了脸。

待人群散去,沈砚之却没松开手。

暮色中,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南枝,这些书签...... 都是我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

他从怀中掏出最后一枚书签 —— 是枚鎏金的枫叶,背面刻着 “山有木兮木有枝”。

南枝望着枫叶书签,突然想起李清照词里那句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原来千年前的情愫,此刻正以书签为媒,在她与沈砚之之间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