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 星环计划获批章
但轨道指挥中心的灯,亮了一夜。
22:00整,“曙光七号”补给舰脱离主航道的那一刻,全息图像在军控室中震荡得如同一声炸雷。
不到半小时,事故确认,二十七人失联,五百余吨高能燃料在大气层灼尽。
会议桌上,一片寂静。
方恒没有说话。
他的右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茶水轻晃,带着他的心绪一起沸腾。
那是军人最熟悉的一种不安——不是错判敌情的后悔,而是晚了的悔意。
他调出当日早上那段录音。
“今晚19:30:45,土卫六将发生强磁暴,侦察站通讯中断。
22:00,一艘补给舰将偏离轨道坠毁。”
陈锋说得平静,甚至语调都不高。
但现在,他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进了现实里。
“方中将。”
一名作战参谋低声提醒他,“这己经是他命中的第二个预言。”
方恒没应声,只挥了挥手。
三分钟后,他亲自走向中央特级拘留观察区。
那是一个普通的单人军事观察间,隔音玻璃后,一名身穿深蓝训练服的年轻军官正坐在房间中央,背脊挺得笔首,双手搭在膝上,像一根沉默的标枪。
门“啪”地打开,方恒跨步而入。
“立正。”
陈锋起身,动作一气呵成,声音清晰有力,“陈锋上尉,报告值勤。”
方恒看了他三秒,没有开口。
三秒后,他开口道,“你预测的,第二起事件,验证了。”
陈锋只是点头,没有多言。
他知道,如果将军愿意亲自来见你——那说明你的价值,己经超出常规程序。
“我们查过了你的成长轨迹、受训记录、心理稳定性、背景交叉验证。”
方恒慢条斯理地说着,像在审视,也像在剖析,“一切正常,过于正常。”
“但你知道太多了,太详细了。
那不是猜测,是记忆。”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你说你来自十五年后。
按照现在的物理学理论,我没办法全盘接受。”
“但我信你看到过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陈锋轻声道,“谢谢您肯来见我,长官。”
方恒没有回这句感谢。
他只是坐下,盯着眼前这名年轻军官。
“告诉我,如果我只给你一次机会——一次资源调配权限有限、位置边缘、尚未确立战略目标的机会——你能为我拿出什么?”
陈锋早有准备。
他从身侧的随身终端中调出一段蓝图,全息投影在两人中间升起。
“计划名称,星环防御设想。
用途,模拟未来太空冲突环境下的轨道自持型作战体系。”
“表面定义,高轨道防御演练计划,用于应对未来十年内可能爆发的各国间轨道资源冲突。”
“核心目标,以和平演练名义,提前构建空天防线关键节点,为未来无法言明之敌,做好最低程度的防护条件。”
他抬起头,语气不疾不徐,“我希望,这项计划能挂在您的权限名下。
C级资源调度权限足矣,训练模拟权限,人员5人以内即可。”
“我不要立项,不要预算,不要评估审核——我只求能先动手。”
方恒一动不动地听完。
三十秒后,他忽然站起,目光落在陈锋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不要虚名,也不求权力,却提出一个规模堪比战略级的项目?”
“我以为你是个疯子。
现在我看——你不是疯子,你是个清醒得让人害怕的家伙。”
他盯着陈锋的眼睛,“给这个项目取个名字吧。”
陈锋轻声笑了笑,方恒嘴上说着无法全盘接受,却还是给了他这个机会。
“长官。
我管它叫星环。”
方恒没再说话,掏出终端,当场调入一套审批流程,亲手盖下了印鉴。
星环防御设想·特批级C类验证项目·批准负责人,陈锋上尉(观察期)挂靠,天穹战略演练支部审批通过的提示音落下那一刻,空气像是突然被抽走了一层。
陈锋低头敬礼,声音稳若磐石,“保证完成任务。”
方恒收起终端,站起身,绕过会议桌,走到他面前。
他比陈锋高半头,身形带着年久战场打磨的压迫感。
他没有再多说鼓励或赞许,只是拍了拍陈锋肩膀,低声道,“你这一步,走对了,就是真正的军人。
走错了……”他顿了顿,眼神深深落在他脸上,“也得死得像个军人。”
陈锋神情如铁。
方恒转身离去,脚步稳重,背影在房门关闭的刹那消失。
-三天后,天穹基地东区·B-17号封闭演训舱。
金属大门开启的瞬间,刺目的白炽灯亮起,照亮一间比普通作战舱略大的测试空间。
墙壁贴满复杂光纤导轨,天花板上嵌着十二个独立运算投影节点,是整个军方训练模拟系统的中级核心。
陈锋站在操作台前,身后是一组专门从“战术辅助梯队”中临时抽调的西名测试队员。
他们年纪都不大,却履历扎实,各自是导航、火控、无人系统与数据接口方面的专家。
但他们同时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现在站在的这间舱里,开启的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演练。
“上尉。”
一名队员忍不住开口了,是无人战技师叶惟,“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套部署体系……真的有必要这么复杂吗?
三十秒防区响应延迟,不是我们现阶段演习的常规标准。”
陈锋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中央操作台前,将一张图层缓缓拉开。
那是一套经由多重误差拟合后的高轨轨道重构模拟图,轨道之间的空隙、角度、延迟曲线都不符现有战术逻辑,但在陈锋眼里,这恰恰是“真实战场”会出现的那种混乱状态。
他语气平静,“你们现在看到的,不是敌方国家的布防图,也不是联合军演的预案。
这是一个假想敌的轨道部署模拟。”
“假想敌?”
另一人皱眉,“哪国?”
“不是哪国。”
陈锋看着他们,“是一个你们没听说过的单位,一种不会向你宣战,也不会留余地的敌人。”
训练舱陷入短暂的沉默。
他继续道,“今天我们演练的内容是‘超临界交火态势下的同步反应模拟’。
你们的任务不是赢,而是撑住——在知道撑不住的前提下,尽可能久地撑住。”
“就像是真打了一场,打到只剩最后一组人那样?”
“对。”
陈锋望着他们,眼神平静如夜,“假设你们是最后的五个人,任务是:别让地球就这么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