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互联网的普及,让她得以看到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苦难与挣扎。
一个平常的夜晚,南珂如往常一样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后,打开新闻浏览。
一则报道映入眼帘,那是一个处于战火中的小国,一对年轻情侣的故事。
照片中,男子单膝跪地,在一片废墟前,手捧用野花编织成的简易 “花束”,向他的女朋友求婚。
尽管西周弥漫着硝烟,身后是被战火摧毁的房屋,但男子眼中满是深情与坚定,而女子则泪流满面,幸福地微笑着点头应允。
南珂的内心被这一幕深深触动,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爱情依然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然而,三天后的后续报道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南珂的心上。
原本应该是幸福洋溢的婚礼现场,却遭到了战火的无情波及。
那对新人在混乱中试图躲避,可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厄运,双双殒命。
新闻中的图片里,婚礼的布置己被炸得七零八落,鲜花散落一地,旁边是那对新人冰冷的遗体,他们的手还紧紧握在一起。
南珂久久地盯着屏幕,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无法想象,那对新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经历了怎样的恐惧与绝望,他们本应有着美好的未来,却被战争无情地夺走了一切。
这件事还未从南珂的心头散去,不久后,另一则新闻再次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画面中,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孩,怀里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妹妹,两人都伤痕累累。
小男孩的脸上满是惊恐与无助,他的衣服破烂不堪,身上有着明显的擦伤和血迹。
而他怀中的妹妹,更是面色苍白,虚弱地哭泣着。
他们身处一片废墟之中,周围没有一个能给予帮助的人。
南珂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痛得无法呼吸。
这两个孩子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在温暖的家中撒娇玩耍,可如今却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关系愈发紧张,战火在更多的地区蔓延开来。
每天打开新闻,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残酷的画面:倒塌的房屋、受伤的民众、哭泣的孩子…… 南珂看着这些报道,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
她深知,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安稳环境,更应该用在那些最需要的地方。
在学校的课堂上,南珂时常会走神。
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着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可她的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那些战火中的伤者和无助的孩子。
她开始频繁地查阅关于国际医疗救援的资料,了解无国界医生的工作内容和面临的挑战。
每一次阅读,都让她更加坚定自己要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的决心。
她也经常跟自己的导师林教授说起自己的想法。
林教授静静地听着,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
“南珂,我知道你有一颗善良且勇敢的心。
医学无国界,如果你真的决定好了,我会支持你的。
但你要知道,这条路会充满艰辛和危险。”
南珂坚定地点点头,“教授,我知道。
可每当我想到那些在战火中受苦的人们,我就无法坐视不管。
我想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带去一丝希望。
不过……”,南珂犹豫了一瞬有些为难的继续说道“不过,目前这都是我自己个人的意愿,我家那边……”。
林教授看出南珂的为难,他想到南珂的爷爷,那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拿,有些无奈的想到,南珂想去当无国界医生的路,怕是不太好走。
不管怎么样,在实验室里,南珂更加刻苦地钻研。
她知道,要想在国际医疗救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她主动参与各种高难度的实验项目,向导师请教各种复杂的病例。
有一次,实验室接到了一个模拟国际救援场景的任务,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救治重伤患者。
南珂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在模拟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如药品短缺、设备故障等,但南珂凭借着自己的冷静和专业知识,带领团队一一克服。
这次经历让她更加坚信,自己有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无国界医生。
随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南珂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她报名参加了各种国际医疗救援培训课程,学习如何在极端环境下进行医疗救治,如何应对传染病的爆发,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
每一次培训,她都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
在一次培训课程的模拟演练中,南珂所在的小组模拟在一个战火刚刚平息的地区进行医疗救援。
现场一片混乱,受伤的民众不断被送来,医疗物资也十分有限。
南珂迅速组织小组成员,对伤者进行分类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位伤势严重的孕妇,孕妇出现了大出血的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南珂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妇产科知识和冷静的判断,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血和保胎。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挽救了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这次演练让南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她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毕业典礼结束后,南珂并没有选择休息,而是立即投入到申请成为无国界医生的准备工作中。
她整理自己的简历和学习成果,撰写申请信,详细阐述自己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以及自己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优势。
她还联系了自己的导师和曾经参与过国际医疗救援的医生,请求他们为自己写推荐信。
等待审核的日子里,南珂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她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准备是否充分,担心自己无法通过审核。
然而,那些在战火中受苦的人们的画面始终在她脑海中浮现,激励着她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