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神秘来客:每晚十一点,他只去那座废弃仓库
果然,一个男人拉开了后座车门。
“老地方。”
声音低沉,像是磨砂玻璃相互摩擦。
又是这三个字,简洁到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
他从不主动说更多,有时甚至只用一个指向前方的含糊手势,目的地永远是城西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废弃临港仓库,也就是醉汉口中的“老张渔港”。
林溪的目光从后视镜中掠过,乘客的眼神复杂,像是蒙着一层化不开的雾,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某种被压抑的情绪。
她注意到他的衣着,一件深色的夹克,款式有些旧了,但肩部的走线和袖口的暗扣却透着一股考究,与他周身那种不修边幅的疲态有些格格不入,更与他每次的目的地——那个破败荒凉的废弃仓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让她心里打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第西个夜晚,指针刚过十一点,林溪再次接上了这位神秘乘客。
车子驶出几个街区后,她手腕一转,方向盘划过一个不小的弧度,拐进了一条并非最优的路线。
她想看看,这个沉默的男人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然而,后座依旧安静。
男人只是透过后视镜,平静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没有意料中的质问或不满,反而像是在说“随你”,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奈。
林溪心里“咯噔”一下,这反应,比大吵大闹更让她觉得不对劲。
她甚至暗自腹诽,这位乘客是真大度,还是根本不在乎被“宰客”?
车内,她习惯性地播放着一首纯音乐电台的老歌。
乐曲舒缓,带着点点怀旧的感伤。
林溪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后视镜,发现神秘乘客原本僵首的肩部线条似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弛,他的手指在膝盖上几不可闻地敲着节拍。
这细微的动作,与他平日里那种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木讷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仿佛泄露了他紧绷外壳下的一丝真实。
林溪暗忖,看来也不是个完全没有感情的木头人。
又是一个岔路口,林溪刻意放慢了车速。
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前方不远处,一辆通体黝黑的轿车静静地停在路边,车窗玻璃颜色深得看不清里面。
那辆车没有打双闪,也没有熄火的迹象,就像一只蛰伏在暗处的野兽,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警惕。
林溪的心跳漏了一拍,首觉告诉她,这辆车与她的乘客,或者说,与那个废弃仓库脱不了干系。
车子颠簸了一下,是路面年久失修造成的坑洼。
乘客的身体随之晃动,下意识地用手撑了一下座椅。
就在他抬手整理略微有些凌乱的袖口时,林溪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手腕内侧一闪而过的痕迹。
那是一个很小的印记,颜色黯淡,像是某种精致的纹身,又像是一道陈年旧疤。
林溪将这个细节牢牢记下。
到达废弃仓库门口,男人付钱下车。
林溪注意到,他今天走路的姿势有些不对劲,左腿似乎不太敢用力,带着轻微的跛行。
前几晚,她可以肯定他并没有这个特征。
这意味着,他最近可能遇到了什么麻烦,甚至受了伤。
目送着男人的身影消失在仓库的阴影中,林溪没有立刻离开。
她关掉引擎,车厢内瞬间安静下来。
脑海中,关于这个神秘乘客的每一个细节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现:固定的时间地点,沉默寡言的性格,复杂的眼神,与环境不符的衣着,手腕的印记,对音乐的细微反应,今天新增的跛行,还有那辆可疑的黑色轿车……这些零散的信息碎片在她那被戏称为“记忆卡”的大脑中快速闪烁、连接、重组,试图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她拿出手机,再次点开电子地图,手指在屏幕上放大那片标记为“废弃临港仓库”的区域。
地图显示,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着一条早己废弃的货运铁路线,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城市监控和公共交通的盲区。
难怪,会成为某些秘密的最佳滋生地。
林溪的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轻轻敲击着,一个大胆的念头再次浮上心头,比上一次更加清晰,也更加危险。
这个乘客,这个仓库,绝对不简单。
她的好奇心,像被点燃的引线,开始滋滋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