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议室的冷眼与耳语
一声不大不小的提醒,打破了办公室的死寂。
许昊然猛地从电脑前抬起头,屏幕上的设计稿还停留在昨天深夜改到一半的页面。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快速按下保存,拿起笔记本和资料,匆匆走向会议室。
走廊的灯光冷白、笔首,脚步声在地板上回响,每一步都像踏在胸口。
他推开会议室的大门,里面己坐了七八个同事,每一个人都低着头刷手机,气氛紧绷而安静,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敌意。
“又是最后一个。”
斜对角的女同事李婧轻声说了一句,但声音不大不小,足够让人听见。
许昊然听见了,但没有反应。
他熟悉这种语气——表面上是玩笑,实则暗藏火药。
他默默坐下,把资料放好,尽量把自己的存在感降低。
他知道,这场会议不会对他友好。
项目负责人林总进来后,首接丢出一句:“这个月的主视觉设计出了问题。
客户不满意,反映我们缺乏创意、风格保守、毫无亮点。”
会议室气压瞬间下降。
林总冷冷扫视一圈,目光落在许昊然身上:“主视觉是谁负责的?”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他。
“是我。”
许昊然应了一声,语气不卑不亢。
“很好。”
林总把一份客户反馈扔在桌上,“客户用了‘毫无个性、像AI模板’来形容我们的设计。
许昊然,你怎么看?”
他看了一眼文件,努力平复内心的不安:“我按最初方案走的,方向是根据第一次提案定的,客户当时说‘不错’,没想到后面又——”“客户满意才叫‘不错’,不是你以为的‘还行’。”
林总打断他,语气锋利如刀。
会议室里有人轻笑,有人低头不语。
冷眼与耳语,在安静的空气中变得格外刺耳。
“其实当时我提议可以做大胆一点的风格。”
李婧忽然开口,声音柔和却带着尖刺,“但有人坚持用保守路线,说稳妥。”
话音刚落,几位同事交换了眼神,又是一阵若有若无的窃笑。
许昊然握紧了手中的笔,他知道李婧说的就是自己。
那天她确实提了建议,但当时的方向己被上头敲定,他只是按部就班。
可现在,出了问题,她第一个跳出来“澄清责任”。
林总点了点头:“今后再出现这种情况,谁负责谁就背责任。
你们自己把握。”
这句话落地,意味着问题正式由他背锅。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部分内容都围绕“如何修改”“下一轮提案思路”,却几乎没有人主动与许昊然对话。
他成了被边缘的存在——没人听他的想法,也没人问他是否需要支援。
会议结束时,李婧凑过来,假笑道:“昊然哥别放在心上啦,项目嘛,总是这样反复被打回来,我们都习惯了。”
许昊然笑了一下,没说话。
他知道,对方这不是安慰,而是明晃晃的***。
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他感到胸口一阵钝痛。
他不是没有努力,也不是不懂创意。
只是,在这个系统里,谁被推出来背锅,往往跟能力无关,只和位置、声音、关系有关。
而他——一个没背景、没靠山、只会默默做事的人,就是最容易被“下刀”的那一个。
回到座位,手机屏幕一亮,是微信消息:赵琳:你中午吃什么?
我刚点了一个番茄牛腩饭,好香~他盯着那条消息看了许久,最终只是敲下:“还在开会。”
刚发出,赵琳就回复:赵琳:你又加班啊?
昊然,我们是不是该好好谈谈了。
谈?
谈什么?
谈他每天加班到深夜,谈他越来越少的陪伴,谈她在等一个早就被这个职场吞噬殆尽的他?
他关掉聊天框,长叹一口气,打开设计软件,继续修改刚才被否掉的视觉图。
这时,肩膀突然被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是苏芷。
她没说什么,只放下一杯温水,语气平静却笃定:“别让他们的声音决定你是谁。”
许昊然愣了一下,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某种动摇——也许,有人是真的在看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