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 1987 年的我,在回忆的长河中徘徊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把故事的起点设定在 2002 年。至于确切的月份,早已在岁月的消磨下没了清晰的印记。只记得那段日子,家里被沉重的债务阴霾所笼罩。父亲年轻时交友广泛,那些无度的应酬吃喝,让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虽然债主上门时并未恶语相向,但频繁的敲门声,却如声声闷雷,让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不安与压抑。
那是 6 月里平常的一天,阳光依旧炽热,却照不进我们家中的愁绪。像往常一样,一家人各自忙着手中的事情,并未察觉父亲的异样。直到晚上 7 点左右,父亲把我们叫到炕边,他的眼神有些迷离,气息中弥漫着淡淡的酒气,整个人显得疲惫而憔悴。他声音低沉且虚弱地向我们交代着后事,具体的话语如今已在记忆中模糊不清,大意是让我们照顾好母亲之类的嘱托。母亲看着父亲这副反常的模样,心头一紧,脑海中瞬间闪过父亲近日来的种种愁容和沉默,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急忙跑去求助亲戚,带着哭腔喊道:“快来人啊,他可能出事了,得赶紧送医院!”
那时的家境可谓一贫如洗,四面陡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艰难。就连我上学所需的费用,都是母亲赔着笑脸、好话说尽,才从邻里借来的。然而,即便生活如此窘迫,母亲在慌乱之中,仍从那个陈旧斑驳、满是岁月痕迹的东北铁饭盒里,翻出了 600 元。那皱巴巴的 600 元,被母亲紧紧攥在手中,宛如握住了全家人的希望。随后,母亲一路跌跌撞撞地带着父亲奔向医院,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坚定,仿佛是一位无畏的战士,在黑暗中拼尽全力守护着家人最后的温暖与安宁。到了医院,亲戚们匆忙赶来,人还未站稳,一句句“怎么了?人没事吧?”便急切地脱口而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与关切。医生们匆忙而有序地对父亲展开洗胃抢救,我呆呆地站在病房外,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那时的我,也就十四五岁,弟弟比我小两岁,我们稚嫩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