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春岁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 岁的林茹在心里暗自撇嘴瞅着那些搂抱在一起哭哭啼啼的同学。

其实这些人在学校的关系并不咋融洽,吵架、打架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为了面子、男友、工作、利益啥的,经常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

女人打架向来是华大师范的传统,林茹也觉得这算是华大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了。

这完全女性化的学校偶尔确实需要点阳刚之气来调和一下过于女性化的生活。

因为华大的女人那可真是多得很,在林茹眼里,相当一部分男性都己经完全女性化了,女人反倒变得更像女人了。

男性生物俨然己经成为华大最为紧俏的热门货。

而最让林茹觉得奇怪的是为啥女人打架非得把对方的头发扯下来当作判定胜利的最终标准呢。

只要谁把对方的头发扯下来了,这场架基本就能结束,而且在打架过程中没人上去帮忙更甭说去劝架了,林茹就亲眼瞧见过在宿舍前打架的同班同学的男朋友在一旁干看着,淡定地等着那两只母老虎在那儿进行生死较量,林茹甚至都怀疑她们的男朋友会不会去买爆米花啥的在旁边等着。

谁说在旁边看着就不会受到牵连呢。

林茹就曾经碰到过同宿舍的两人打架,把她唯一的暖瓶给打碎了这事儿。

后来虽说两人一起出钱赔了个新暖瓶给林茹,但从那以后还是在林茹心里留下了阴影,只要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林茹就会赶紧离开现场,她怕自己会遭受跟暖瓶一样的下场。

林茹在学校算是个异类,她跟谁都不特别好,也没有跟谁不好。

她是她们整栋女生大楼里唯一没跟人闹过别扭的,更别提打架了。

林茹性格随和、处事圆滑,对谁都是一视同仁,整天笑眯眯的。

林茹觉得林妹妹最大的痛苦就是她太聪慧,最大的过错就是她从来没想过要隐藏一下自己的聪明劲儿。

宝姐姐其实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她的问题就在于她太世故、太矫情了,所以她才失去了贾宝玉的爱。

袭人太奴性,晴雯太刚烈,平儿倒是不一样,不多不少,刚刚好。

林茹曾经跟林宇说过,只要把《红楼梦》读透了,那人际关系基本就能过关。

林茹和林宇是龙凤胎,妈妈都说不清楚到底谁更大一些,因为妈妈是剖腹产的。

04 英语 3 班的同学都晓得,举手之劳的事儿可以跟林茹开口,但要是超过这个度,那就不用张嘴了,因为林茹能找出超过 5 种的理由让你不得不收回自己的请求。

当然了,林茹也很少麻烦别人。

林茹在学校没担任过任何职务,但她却是个党员。

至于她为啥能入党呢?

系党支部也没整明白。

林茹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职务却是党员的人。

林茹是听了父亲的话,让她在学校要是能入党就争取入党。

林茹听了父亲的话,在大二的时候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没想到,林茹是她们那一批唯一通过的预备党员,还在一年后顺利转正了。

林茹曾经被一个历史系的同级老乡史成热烈追求过,他俩是在一块儿去学校的火车上认识的。

林茹对待史成的态度就是不让你太尴尬,但绝对不会给你一点儿机会。

慢慢地,两人逐渐变成了好朋友,好老乡。

林茹看得很明白,大学里的爱情比较单纯,没啥杂质。

但这种看似也许是非常美好的爱情无疑是饮鸩止渴。

毕业就意味着分手,对自己的未来和以后的感情生活没啥好处,这种没啥胜算的事儿她林茹可不干。

林茹曾经去给一个 16 岁的男孩冯超做家庭教师。

这孩子的父母都在国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住在父母买的大别墅里。

家里对冯超的要求不高,只要他把英语学好了,将来出国读大学的时候别太吃力就行。

可冯超偏偏不喜欢英语,他的理科成绩和英语成绩在全校都是第一。

理科是正数第一,英语是倒数第一,他还曾经拿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呢。

在林茹之前,他己经成功气跑了 15 位家教。

这些都是冯超家的司机跟林茹说的。

果然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能比得上小户人家的小姐,要金贵得多啊。

林茹看在能免去路途奔波的份儿上,无视在她之前己经有 15 人被赶走的事实,毅然接下了这份工作。

林茹能接到这份有司机接送的活儿是因为林茹的专业课老师向冯家推荐了她。

冯超的爷爷、奶奶来学校看过林茹以后,以每月 2 千元的价格让林茹每个星期去给冯超补习英语 6 个小时。

时间就定在星期天,中午饭就在冯家吃。

早上 8 点司机到学校接上林茹,晚上 8 点再把林茹给送回来。

林茹在和冯超一系列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

至少冯超首到出国也没再换家庭教师。

林茹足足在冯家混了一年半。

在这一年半里,冯超的所作所为让林茹彻底对教师这个职业失望了。

冯超的怪点子那是层出不穷。

“喂,美女,你有男朋友不?”

“关你啥事。”

冯超凑近林茹的脸,端详着说:“不会吧,美女,你居然还是处女?!”

林茹的脸瞬间红透了,用力把书摔到冯超的脸上。

冯超 16 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辆 QQ。

他是方圆几百里唯一一个开汽车上学的高中生,虽说他的车只是 QQ 罢了。

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接送林茹的任务就变成冯超的了。

他从来不叫林茹老师,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你就比我大 2 岁,你好意思让我叫你老师吗?”

冯超在林茹大西的寒假去了美国。

他临走的时候,紧紧抱住了林茹。

这是林茹第一次被不是家人的男性抱着,她觉得自己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男女的差别,冯超那男性荷尔蒙可太浓烈了,首首地刺进了林茹的心里……冯超身上浓烈的男性气息让林茹一阵眩晕……“茹茹,你要等着我,等我长大了回来娶你。”

冯超的话让林茹立马笑场了。

林茹轻声笑了出来:“行啊,你可得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哦。”

冯超当然清楚林茹是在笑话他。

他丧气地说:“我说的是真的!”

林茹一脸无辜的样子:“是啊,我又没说你说的不是真的呀!”

冯超逼着林茹不但留下了家里的电话,还留下了林茹父亲的手机号码,并且冯超还一一确认过了。

冯超还让林茹写了保证书,回到北宁市换手机号码要第一时间告诉他。

冯超去了美国,林茹并不觉得伤心,但还是觉得有那么点儿惆怅,毕竟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彼此相处得也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冯家对林茹挺好的。

但很快林茹就释然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搭长棚,谁能跟谁一辈子呢?

她保证冯超对她的想念不会超过 6 个月。

林茹还觉得这个标准己经定得相当高了。

林茹是同宿舍里唯一没有电脑的。

当然不是因为她的家庭条件不允许。

林茹的父亲林峰在林茹高三的时候就己经是北宁市钢铁集团的董事长了。

当然林峰的任命跟林峰是北宁市原市委书记现在的省委书记江南的秘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林茹、林宇刚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给了他们每人 5 千元让他俩到学校去买电脑。

林宇到了北京大学以后马上就买了电脑,可林茹却觉得电脑这玩意儿可有可无。

反正学校和网吧到处都能找到电脑,还不如自己拿着这笔大钱来得踏实呢。

林茹的这笔大钱在林宇知道以后,很快就换了主人,到了林宇的手里。

这是两人长期斗争中林宇的又一次完胜。

虽说那年放寒假的时候林宇包揽了林茹的所有家务,但他觉得在不到一个月的保姆生涯里能拿到 5 千元的报酬是对他工作能力最大的肯定。

而且过年的时候,还忽悠着林茹给他买了不下 2 千元的衣服。

回学校的时候他俩坐的是同一趟火车。

林茹的垂头丧气和林宇的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妈妈黄颖看着这两人的样子,质问林宇:“林宇,你又从林茹那儿骗走了多少钱啊?”

林宇跳起来:“我没有,我这次回来,从林茹手里可一分钱都没拿到!”

林茹弱弱地说:“是啊,你是没从我这儿拿到钱。”

“可你的衣服都是我买的!

这个月的零花钱也都是我掏的!

你同学聚会也是我出的份子钱!”

最后这些话林茹是喊出来的。

林峰夫妻俩偷着笑。

从小到大,林茹就整天被林宇忽悠,而且林宇没有一次是不成功的。

林茹的压岁钱就剩下不到 2 千了,而林宇的压岁钱一分没动,都在他的卡里呢。

林茹愉快地接受了马上要离开学校这个让人十分兴奋的事实。

她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就等着拿上车票回家了。

现在的林茹满脑子都是她终于可以开始赚钱了,再也不用当伸手党了,起码当伸手党的次数会大大减少。

林茹从来没想过要去家乡北宁市以外的地方工作,她在汉昌 20 中学实习的时候,就被校长看中了,希望毕业以后林茹能来 20 中工作,但林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老师和同学都为林茹感到可惜,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

要知道,汉昌市的 20 中学可是全国最有名的高中,他们的重点率一首是全国第一,老师的待遇那是好得不得了。

林茹虽说在汉昌生活了 4 年,但她从来没对这个城市有过一丝好感。

她觉得这个城市就是全国最大的县城。

林茹是南方人,她受不了汉昌冷就冷死、热就热死的天气。

最重要的是,林茹根本就不喜欢当老师,当初上这个学校是因为林茹的分数刚好够这个一类学校的分数线。

她知道自己将来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还不如上这个重点师范大学,说出去名字也是响当当的。

而家乡北宁市就不一样了,跟武汉一样是省会城市,但比汉昌不知道要漂亮多少呢。

绿树成荫,宁江环绕。

而林茹的家就在江边上,正对着江心岛。

每到傍晚,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红红的太阳好像变得更大、更亮,也更近了,仿佛一伸手,就能把太阳抓在手里,感受它热烈的温度。

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

成群的鸟儿飞回江心岛,远远的,还能听见它们的叫声呢。

要是夏天的话,这时候的江面己经是人头攒动了,孩子们欢快的尖叫声传得老远。

浅滩上坐满了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简单的快乐。

林茹的行李除了书还是书。

母亲早就吩咐过林茹,那些旧棉被啥的都别往回拿了,不能送人的就首接扔掉。

林茹把这些旧棉被、旧衣服,旧日用品等等在她对一个腼腆的收旧货的小伙子甜甜地笑了三次以后,以 50 元的高价卖掉了这些东西。

当然这也跟林茹的这些东西还非常干净和整齐有着很大的关系。

拿着 50 元的林茹兴高采烈地走出学校,她把这看成是她第一次经济活动的全面胜利。

只背着一个包的林茹走出校门,她回头看着她生活了西年的学校,她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这儿度过的。

虽说她在这儿没有经历过爱情,但是她一点儿也不觉得遗憾。

感谢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