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唐元二百五十六年,朝廷年久衰败,北有匈夷伏击,西有巫蛊,皇帝好玩乐,尤其喜犬马美人。
朝廷税收年年增多,百姓本就不堪重负,恰巧年逢大旱,少者反之!
这故事的前文,要从那时讲起 …………一处湾流,岸有山,高约百丈之千,山上传闻当年有其神仙居住于此,后离开之时留下三件法宝,引得凤虎齐鸣,故称三宝峰!
山上从古便有一家道观,名为三法观,在山上发展了个十五六左右年后,又来了一个和尚开宗立派,立了一个寺,名为世妙寺!
这道士和和尚却没有什么打闹,反倒是相处的很和气,两家互帮互助,生活的倒也快乐。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升日落,春夏秋冬,西季更替,300年便匆匆过了!
到了这一代,那道观里面确实只剩下七个弟子,寺庙里也只剩了十五来名和尚。
这一天,道观里面却出了大事!
大殿中央,几名小道士开始争吵。
率先一个身材较为肥胖满脸雀斑的道士开口说道:“师兄,我看咱们三法观儿己经没什么未来了 ,要不咱把财产分一下 ,师兄,你也放咱们还俗吧 。”
“你若想回,那便回,钱我会给你,只是就走了,就别回来了……”一名身穿青色道袍,头上戴庄子巾的道士回答道。
很明显,他就是这位胖道士口中的师兄。
胖道士脸上带着些尴尬说道 :“那师兄……我过会儿把身上的道袍和师傅……给我的东西放在房舍里……可行 ?”
年轻道士面上没有其他表情只是开口:“去吧……”胖道士很快便溜走了,他溜走之后,年轻道士抬眼看了看剩下的五个弟子开口道:“你们还有谁要走吗?”
剩下的五个弟子都看了看对方,有三个人朝后面慢慢退去 ,鞠了个躬,也走了。
场面一时十分安静 ……年轻道士对着剩下的两个人开口道 :“你们两个为何不走呢 ?”
其中一个个子较高的瘦道士开口了:“师傅讲过,人既然己经下定了决心,就不要再轻易改变了 ”“我要走出属于我的道,我觉得陪着您将咱们三法观重新发扬就是我的道 ”瘦道士说的话,不似假的,像是真心真意。
另外一旁的一个矮小的白发道士说道:“我只是……不想离开道观……”青年道士看着二人,只是沉默不语。
良久青年倒是开口:“先下山云游十年……我们先去找隔壁世妙寺,跟他们说一声 ,记得看着我们的几只鸡 。”
……说罢三人沉默,缓缓站起,三人开始收拾起东西,各自背起了自己的背篓,装这些该用的东西和路上吃的粮食。
青年最后打扫了一遍整个三法观,收拾了一遍东西,随后向大门走去。
青年道士在走出门的最后一刻走向玉皇像前上了三炷香。
青年缓缓开口 :“大天尊莫怪 ,接下来的歇个时日,只怕是无法行祭…… ”青年对其行了个礼印,朝着门外走去 ,骑上自己的牛儿,带上剩余的两名师弟,向着不远处的寺庙慢慢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