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典客(0218号诡境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只看一眼老汉穿搭,李安闲便确定了典客村所处的朝代。

“老汉上身着麻布所制的短褐,下身则是无裆袴的胫衣。

嗯,裹腿筒形下装,用于农耕或军事活动,保护腿部。”

李安闲历史知识储备丰富,看到这些元素心中竟倍感亲切。

“华国古代蓝本的副本的话,那朝代基本确定了,秦朝。”

没白学历史啊!

李安闲不是历史专业,但得益于他的家教,他历史学的格外好——父亲是个古董商人,母亲则是个中学历史教师。

耳濡目染下打小就对这方面格外感兴趣。

秦朝老汉走到了李安闲身前仔细打量着他。

李安闲也看了下自己,发现自己衣着也是短褐胫衣——“这挺好的,入乡随俗。

不是异端就好,容易融入进去……”李安闲心里想着,然后朝老汉笑了笑,还挠了挠头,表现出憨厚老实的样子。

然后用手指了指背后桃花林,再用食指跟中指表现出走路的姿态,又指了指自己脑袋,摆了摆手。

李安闲想用手语表示,他从桃花林里走出来,迷路了。

而老汉眼里的少年则是,他转身指了下身后桃花林,食指跟中指两根指头还狗刨土一样。

“哑巴吗?

脑子也不太正常?”

老汉瞪大眼睛开口说道。

“嗯?

这算什么打招呼的方式?

开口问人是不是哑巴……”李安闲腹诽了一句,忽然猛地发现,老汉的话自动在他脑海里翻译成了普通话。

“***,这诡境还挺好,自带翻译,这下难度骤减啊!”

李安闲开口道:“不好意思,遇见活人太激动了,一时间忘了怎么说话了。

我迷路了,出了桃花林,就到了这里。”

李安闲的话果然变成了跟老汉一个口音。

“真是稀罕了,前六十多年,都没见过一个村子外的人。

今年倒碰上了两个……”老汉说着转过了身,“小伙子,跟上我,我带你去见村长去。

村长说你能留下,你才能留下。

不然,从哪儿来的到哪儿去吧。”

“多谢大爷了。”

李安闲跟在老汉身后,随口问道:“我之前还有误入村里的人?”

“嗯,两个多月前吧,一个女人。”

老汉露出了色眯眯的表情,吸溜着口水说道:“可白了,细皮嫩肉的,我怀疑她是仙女下凡。

诶,不对……”老汉转过了头,再次仔细打量着李安闲。

“你这小伙也生的细皮嫩肉的……”“额……”李安闲心想,“你天天不用下地干活,再年轻个西五十岁,那皮肤状态也差不了……”步入村落。

李安闲将周围一切都记入脑海,同时用己有知识分析着。

“整齐排列的房屋,屋舍俨然嘛。

但土地却算不上平旷……上坡下坡的,还能望见山。”

“大多数房屋都是红色的大门,建筑风格……很像我在西京旅游时候看到的古代建筑啊!

三秦大地的人迁到这里的嘛?”

“秦朝中央管制为三公九卿,典客为九卿之一。

结合诡境简介以及典客负责少数民族的朝见、接待等事务职责……”“典客村可能是秦末时,某个典客躲避战乱,携带家眷躲到这里的。

嗯……参考《桃花源记》惯性思维的话,是这样的。”

“而且,观察村子里村民,长得奇怪的人不少啊!

什么鞋拔子下巴,甚至没有双眼的人,长得像猴子的人……”“近亲结婚产物?!”

李安闲猛然间胳膊上起了鸡皮疙瘩,“很可能这一个村子的人,是由一家人繁衍而来的!”

“至于这里是中华大地的哪里……”李安闲仔细看了看除了三秦大地那边古时候的建筑之外的建筑。

“部分建筑以木柱或竹柱支撑楼板,形成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结构。”

“下层还养着牲畜……标准干栏式建筑,气候的话,西月份这个体感温度……有些村民衣着……民族特色很鲜明啊,纳西族?

有点像。

滇南嘛?”

“也就是说,典客村是秦末时,某典客带着家人迁移到滇南形成的?”

当李安闲结论一出,脑海中响起一句没有感情的话:典客村探索程度增加百分之十,当前探索度:百分之十!

此声音响起,李安闲勾起了嘴角。

“这样也能加探索度?

很好!”

典客村还挺大,走了好一会,老汉才领着李安闲走到了村长家。

村长家在这个村的中心位置。

在村长家门口,长着一棵一个成年男子合抱才堪堪抱住的槐树。

树高至少20米,树冠茂密如巨伞。

李安闲站在树下,总觉得有些阴冷。

村长家房子是整个村子最豪华的建筑了,跟个小型宫殿一样。

大门颜色丹色为主,黑色为辅,门前左右各站一个手持青铜戟的卫士。

“不愧是有传承的村子,逼格就是比普通村长高很多。”

李安闲吐槽了一句,看着小宫殿的大门隐约觉得哪儿不对劲,但一下没想起来。

老汉跟门口卫士说:“又有村外人来了,请禀告村长。”

左侧卫士推开门跑了进去。

老汉退了回来,跟李安闲一起站在原地等着,闲着也是闲着,李安闲问他:“大爷,咱村子多少年历史了啊?”

老汉摇了摇头:“具体多少年不知道,反正我奶奶的奶奶在的时候,村子就在了。”

老汉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从哪儿来的?”

“我叫李安闲,我是李家庄的,在西山上住着呢。

有天我下河摸鱼,让河水冲走了,醒来时在河边,然后乱走的走到了这儿。”

李安闲瞎编道。

“那你命还挺大,没让淹死。

来这儿的时候,蛇神也没为难你。”

“蛇神?

村里蛇很多嘛?”

谈到蛇可谓是触发关键词了,李安闲赶紧问道。

“挺多的,出了村更多。

不过,我们不怕蛇,蛇也不会咬我们,反而会保护我们。

当然,祂对村外人可不像对我们一样了。”

老汉说着,抬头看了眼村长家宫殿的屋檐。

李安闲顺着他目光看去,瓦当(屋檐装饰)上,刻画有红蛇。

“我其实……也不怕蛇。”

李安闲硬着头皮违心道:“因为我们村的图腾是蛇,每年过年还会祭祀。

所以,蛇也会保护我。”

听到李安闲村的图腾是蛇,老汉眼眸明显一亮,惊喜道:“你也信仰蛇神?

那太好了!”

李安闲正要接话时,村长家门再次打开了。

里头率先跑出来个特别漂亮的小女孩,然后是两个年轻女人搀扶的老媪。

(老媪:老年妇女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