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年味儿是越来越浓了。
县城汽车站,返乡的人流,使本来狭小的车站显得更加拥挤,到处是拖着行李,寻找客车的回家人,一副副喜悦的脸孔,让人看了心里就会腾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让人感觉回家真好。
发往各个方向的大小客车,一排排地停靠在发车点,卖票的卖力地招揽着乘客.在这样的车站,车都是私人的,票也是自己卖,车站只管收取各种费用,其余的一概不管,其实,也没什么不妥,各得其所罢了。
从省城回来的一辆客车进站了,几位卖票的赶紧围上来,问有没有坐自己车的。这几辆车都是跑得城乡线,发往各村的。
小柔从车上下来,拖着行李,东张西望地寻找着发往张家集的车。这时一个小伙子赶紧走上前:“你往哪里走啊?”“我想到贾村。”“那你得坐张家集的车,二妮,有人坐车。”“来啦,来啦。”一个十七八岁,挺秀气的小姑娘,赶紧跑过来问“谁啊?”小伙子指了指小柔:“她要到贾村。”“好,走,车在那边。”小姑娘接过小柔的行李,领着她朝站门口停着的一辆破旧的客车上走去,看样子是快要发车了。车上已经有了几个人,看着挺熟的,几个人说得挺热闹。
贾村,村西,一户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这户人家姓贾,贾老汉已经六十多岁了,正在往桶里舀水,准备往大锅里添,按照这里的习俗,过年前应该多蒸些干粮像馒头啦,包子啦,等等吧,变着法的蒸几锅,等到过年的时候是不许蒸的。电话铃响了。
“诚子他娘,你接下电话。”“我两手都是面,你接吧!”“哦,那我接吧!”“喂,谁啊?”“哦,有事吗?”“哦,哦,好,挂了啊。”“谁打的电话啊?”“你猜猜。”“快说吧,谁啊?”“你儿媳妇,她说她已经到县城了,已经上了回家的车,一会儿就到了。”“是吗,哎哟,她自己啊?”“她说诚子有事,过几天才能回来。”“哦,他爹,你把水添好后,赶紧去炒花生吧,前院不是正炒着嘛,现成的锅,赶紧炒去,炒好了,孩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