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学改良
工坊里弥漫着奇怪的气味,像是薄荷混着焦糊味,墙上贴满写满公式的纸张,被风吹得哗哗响。”
周博士平时都在做什么?
“顾砚之踢开脚边的米袋,里面掉出个奇形怪状的肥皂。”
做实验啊!
“周明远兴奋地翻找着试剂瓶,”你看这个,我用猪油和烧碱做的肥皂,能去污!
不过上次加多了烧碱,把李婶的衣服烧了个洞...“苏郁禾捡起肥皂,闻了闻:”这味道...像辣椒?
“”哦,那是误加了芥末。
“周明远挠头,”不过洗衣效果很好,李婶现在用它当防狼武器。
“顾砚之冷笑:”科学博士竟成了防狼武器发明家。
“周明远瞪了他一眼,忽然举起个玻璃瓶:”看这个!
我用氧化钙——“”打住!
“苏郁禾连忙阻止,”周博士,咱们换个思路。
陈米口感差,能否用其他东西改善?
比如...米糕?
“”米糕?
“周明远愣住,”那是食物,和科学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苏郁禾来了兴致,”把陈米磨成粉,加蜂蜜、核桃碎,做成”开运米糕“,既能掩盖陈米的霉味,又能卖高价——这不是科学改良是什么?
“顾砚之挑眉:”苏姑娘这招”化腐朽为神奇“,倒与《齐民要术》里的”粢糕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明远皱眉:”可这是化学实验,不是做点心!
“”科学是为了让人过得更好,做点心也是造福百姓。
“苏郁禾抓起一把陈米,”周博士若是怕丢了科学博士的面子,我找别人便是。
“周明远涨红了脸:”谁说我怕!
做就做!
“接下来的三日,工坊里热闹得像戏台。
周明远穿着白大褂称米粉,春桃蹲在灶台前烧火,顾砚之靠在门框上翻《齐民要术》,苏郁禾则在一旁指挥:”蜂蜜多加点,核桃碎要碾碎,蒸糕时放片桃花瓣...“”苏姑娘,“顾砚之忽然开口,”为何非要用陈米?
首接买新米岂不省事?
“苏郁禾擦了擦手上的米粉:”叔伯们断了我的银钱,能买陈米己是极限。
再说...“她看了眼周明远手忙脚乱的模样,”用陈米做出好米糕,才更显本事。
“第三日午后,第一笼”开运米糕“出炉。
春桃掀开笼屉,甜香混着桃花味扑面而来,米糕上点缀的核桃碎像星星般发亮。
周明远凑过去闻了闻,忽然皱眉:”好像有点糊味...“”胡说!
“苏郁禾咬了一口,外酥里嫩,蜂蜜的甜与核桃的香在舌尖散开,”这是”焦香“,老百姓就爱吃这个!
“春桃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小姐说得对!
比城西糕点铺的还好吃!
“顾砚之尝了小块,挑眉:”确实不错,不过...“他看向周明远,”周博士,下次做糕时,能否少放些碳酸氢钠?
这口感,倒像在吃气泡水。
“周明远哼了声,转身去记实验数据。
苏郁禾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做生意要学会用人,哪怕是刺头,也有可用之处。
“傍晚时分,苏郁禾带着春桃去城隍庙试卖米糕。
顾砚之要留在工坊整理数据,周明远却非要跟着,说”要观察市场反应“。”
开运米糕,好吃不贵!
“春桃的快板声响彻城隍庙,”桃花糕,核桃糕,吃了一年运势高!
“很快,摊位前围满了人。
苏郁禾留意到,不仅有妇人小孩,连穿长衫的书生都来买糕。
一个秀才咬了口,眼睛一亮:”这糕松软香甜,比我家娘子做得还好!
“”那是自然,“苏郁禾笑着递上纸包,”里面有桃花瓣,寓意”桃李满天下“,秀才吃了,保准中状元!
“秀才大喜,又买了三块。
周明远看着这场景,忽然低声说:”原来做生意这么有趣,比在实验室有意思多了。
“苏郁禾挑眉:”周博士想转行卖糕?
“”那倒不必,“周明远推了推眼镜,”不过...科学与生意,确实有共通之处。
“夜深人静时,苏郁禾坐在账房里,看着春桃数着卖糕赚的铜板,忽然听见窗外有人说话。
她凑近一听,是三叔和王富贵的声音。”
苏郁禾那丫头不知从哪找的书生和博士,现在米糕卖得火热,再不想办法,咱们的米行都得喝西北风!
“三叔的声音里带着焦虑。”
怕什么?
“王富贵冷笑,”明日我去城隍庙摆擂台,就说她的米糕掺了***,看她如何应对!
“苏郁禾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春桃听见动静,紧张地问:”小姐,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苏郁禾摸出《商海奇策》,翻到”应变篇“,”明日你去请林秋菊,就说...就说有人要砸咱们的招牌。
“春桃走后,苏郁禾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顾砚之白天说的话:”善商者,需备三策:上策攻心,中策应变,下策力敌。
“她摸了摸腰间的银簪,轻声道:”这次,我用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