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夏王朝·元和十六年隆冬时节,晨雾笼罩着这座沉睡的皇城,宛如一头庞大的巨兽。

宫门前,言初与十余名选进宫的少女站成一排,等待着最终的检验。

她的手指攥紧了粗布外衣的衣角,努力掩饰内心的忐忑。

她不过是江南一带的孤女,自小便颠沛流离,为了一口饭活得像蝼蚁一样卑微。

然而三日前,一名手持圣旨的内侍突然出现在村口,将她从乡间带至这高墙深宫之中。

她原以为入宫是飞上枝头的机会,却从同行的宫女口中得知,这里从不缺流血与争斗。

“进了宫门,这命就不属于你们了。”

带队的内务总管一身蓝衣,话语间带着不容置喙的冷漠,“皇权至高无上,而你们——不过是尘埃。”

一阵寒风吹过,带着未消的雪意。

言初低着头应声,不敢多言。

宫门缓缓打开时,那厚重的铜门发出“吱呀”的声响。

阳光透过浓雾洒在雕刻的龙虎之上,淡淡的金辉勾勒出无数繁复的符文,仿佛栩栩如生的灵兽正注视着入门的每一个人。

言初的目光停在门框上的一幅雕刻上:龙虎对峙,周围缠绕着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

她凝神看了片刻,心头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寒意。

耳边似乎有幽幽的低语响起,像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又像是她从未听过的声音:“命运的齿轮,己经开始转动。”

她猛地回过神,却发现周围的人都毫无异样,似乎那声音只存在于她的幻觉中。

内务总管的呵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发什么愣!

快走!”

言初低头,默默跟着人群走进宫门,心中却生出一种说不清的预感。

初入后宫被分配到养心殿后,言初的生活变得忙碌而机械。

每日黎明,她便要起身洒扫庭院,首至掌灯时分才得以稍作休息。

夜晚守夜时,寒风吹得她双手发僵,却不敢稍有懈怠。

其他宫女也大多冷漠,没人愿意与她多说一句话。

言初隐隐明白,这是后宫中自保的方式。

她的身世卑微,又没有靠山,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日,养心殿的总管姑姑让她去御书房送暖炉。

言初小心翼翼地捧着暖炉,走过层层宫墙。

途中,她留意到这里的宫殿布局繁复而深奥,仿佛每一处转角都隐藏着无数秘密。

天色昏暗,御书房外传来隐约的争吵声。

言初听到一个苍老却铿锵的声音说道:“陛下尚年幼,国事怎能由您一人专断?”

另一个声音冷冷回击:“太后既然不管事,国不可一日无主,本王代为摄政,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这是摄政王冯瑾的声音。

虽然言初初入宫廷,但她己听说,这位摄政王握有实权,朝中大臣无人敢与之对抗。

她屏息凝神,不敢再听,正想转身离开,却突然感到身后传来一股莫名的寒意。

那种感觉陌生而熟悉,正如她在宫门外听到的低语般诡异。

她转过身,发现不远处的回廊中有一名太监倒在地上,脸色惨白,双目无神,像是一具被掏空了灵魂的尸体。

而她,却清楚地感受到脑海中多出了一股陌生的记忆——那是那名太监从小到大的过往,从入宫为奴到今日的点滴,一切清晰得仿佛亲身经历。

言初吓得双手发抖,险些将暖炉摔落在地。

她慌乱地后退几步,试图平复胸口急促的呼吸,却发现那记忆依旧在脑海中盘旋。

她捂住头,眼前一片昏暗,耳边似乎再次响起了那诡异的低语:“吸魂者,命运由此改写。”

她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暖炉送到御书房后,仓皇离去。

暗藏的秘密回到养心殿后,言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感知到那名太监的记忆,也无法忘记他那仿佛被吸干的神情。

“那低语……到底是什么?”

她喃喃道。

就在她思索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她打开门,看见总管姑姑匆匆赶来,神情严肃:“御书房外的陈福海暴毙,陛下命令彻查此事。

言初,你是不是去了那边?”

言初心头一紧,但还是点了点头:“是……我送暖炉时,路过那里。”

总管姑姑盯着她,眼中多了一丝怀疑:“没听到什么奇怪的动静吗?”

“没有……”言初低头,掩饰住心中的惶恐。

姑姑没有多言,只是警告她小心行事。

等她走后,言初靠在门后,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才发现冷汗早己浸透后背。

她隐隐意识到,自己可能己经被卷入了一场比她想象中更危险的漩涡中,而那股诡异的力量,恐怕将成为她改变命运的唯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