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存 作者三颗草 2025-05-19 16:05:1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土地之殇1990年代至201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剧烈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与传统农耕文明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无数农民面临着土地与现代化的艰难抉择。

长江支流畔的桃源村,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

本报告通过讲述桃源村农民陈满仓的故事,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坚守,探讨了农民与土地的血脉联系如何被现代文明割裂,以及他们在这种割裂中的挣扎与坚守。

我第一次见到陈满仓时,他正蹲在田埂上抽烟。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五月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田间的青苗。

烟锅子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得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像块老树皮,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藏着岁月的故事。

田里的秧苗刚插下去半个月,青油油的苗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五月的风里轻轻摇晃,仿佛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嬉戏。

"这地要养人的。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烟灰簌簌落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那裤子已经洗得发白,却依然整洁。

我握笔的手顿了顿,采访本上歪歪扭扭记下这句话。

作为县文化馆的采风员,我原本是带着任务来的,本该问他关于村口古槐树的传说,那些古老的传说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能给文章增添不少亮点。

可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水田里游来游去的蝌蚪,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注和深情,仿佛那小小的蝌蚪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老陈的屋在村西头,三间瓦房被岁月熏成了青灰色。

那青灰色的瓦片上爬满了青苔,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堂屋里摆着张掉漆的八仙桌,桌角刻着"1983年春分"——那是土地承包到户的日子。

他摸着桌沿说:"那年我三十岁,队里分给我三亩六分田,从东头老井到西边歪脖子柳树,丈量了十八遍。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划出虚影,仿佛还能触到湿润的泥土。

那三亩六分田,不仅仅是一块土地,更是他生活的希望,是他生命的寄托。

我仔细观察着这间屋子,屋里的陈设十分简单,除了那张八仙桌,就是几把破旧的椅子和一个柜子。

墙上挂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