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她顾不上太多,得先让几个孩子活下去。
她缓缓开了半扇门,身子有些颤抖地将那些食物拿进去,然后脚步沉重地去厨房里面做饭。
厨房里,那陈旧的灶台仿佛也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冰冷的铁锅和缺了角的铲子此时显得格外凄凉。
风从破旧的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灶膛里的火苗忽明忽暗。
邻居们看见玉花家里面燃烧起来的炊烟,有人欣慰地说道:“哟,玉花开始做饭咯,孩子们能填填肚子啦。”
一位大爷抽了口旱烟,感慨着:“这日子难啊,但愿往后能好起来。”
那旱烟的烟雾在他面前缭绕,仿佛是他心中无尽的忧愁。
另一个婶子双手合十,像是在祈祷:“老天保佑,让这一家子能顺顺当当的。”
她脸上的皱纹里写满了生活的沧桑和对玉花一家的同情。
大家望着那袅袅升起的炊烟,眼神中既有怜悯,也有对这家人未来的一丝期待。
那炊烟在寒风中摇摆不定,仿佛也在诉说着这家人命运的坎坷。
玉花在厨房里忙碌着,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一滴滴地滴落在锅里。
她一边抹泪,一边强打精神,努力为孩子们准备着这顿来之不易的饭食。
她的手因为悲伤而有些颤抖,切菜的动作也显得十分笨拙。
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了,玉花把孩子们叫起来。
孩子们睡眼惺忪,看到桌上的食物,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孩子们,吃吧,慢点吃。”
玉花声音沙哑地说道,那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母爱和辛酸。
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玉花看着他们,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孩子们明显是饿坏了,但是懂事的大方和大娥还是尽量克制着自己的食欲,把多一点的食物留给弟弟妹妹。
大方看着狼吞虎咽的弟弟妹妹,轻声说道:“你们多吃点,我吃这点就够了。”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一瞬间长大了许多。
大娥也夹起自己碗里的食物,放到妹妹碗里,说道:“姐姐不饿,你正长身体,要多吃。”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姐姐的关怀。
玉花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心里既欣慰又难受,忍不住说道:“孩子们,咱们一起吃,都会有的。”
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疼惜。
吃完饭,大方主动收拾碗筷,大娥则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
虽然生活艰辛,但孩子们的懂事让这个家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玉花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丈夫,虽然己经去世多时,但是还是感觉睡着了一样。
她缓缓地走到床边,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丈夫的脸上,嘴里轻声呢喃着:“当家的,你这样子真像是累极了睡熟了,可我知道,你再也醒不过来了。”
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丈夫的脸庞,那熟悉的轮廓和温度仿佛还在。
“你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着,不管我们娘几个了。”
玉花的声音带着一丝埋怨,可更多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悲痛,“孩子们都还小,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说着,泪水又模糊了她的双眼。
窗外的寒风呼啸着,吹得窗户纸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悲惨的命运哀叹。
玉花就这样呆呆地站了一会儿,仿佛时间都停滞了。
她知道,自己不能一首沉浸在悲伤中,还有孩子们需要她照顾。
她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泪,转身又去为孩子们忙碌起来。
她把大儿子大方和大女儿大娥叫到了身边,问她们两怕不怕。
大方咬了咬嘴唇,眼神坚定地看着玉花,说道:“妈,我不怕,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能保护您和弟弟妹妹。”
他的声音虽然还带着几分稚嫩,但却充满了勇气。
大娥紧紧拉住玉花的衣角,声音微微颤抖但仍带着倔强:“妈,我也不怕,有您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玉花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心中既欣慰又酸楚,她把大方和大娥紧紧地搂在怀里,说道:“好孩子,妈知道你们勇敢,以后咱们一家人一起面对,再难也能挺过去。”
她的怀抱温暖而有力,仿佛要给孩子们传递无尽的力量。
大娥靠在玉花怀里,小声说道:“妈,我会学着做更多的活儿,帮您分担。”
大方也挺起胸膛:“妈,我会更努力干活,让咱们家早点好起来。”
玉花含着泪点点头,这一刻,她从孩子们身上汲取到了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要带着孩子们好好活下去的决心。
玉花嘱咐大娥去打点热水来,给爸爸擦擦,让他走也走的体面一点。
大娥听了,懂事地点点头,抹了一把眼泪,便拿起水盆去打水。
她小小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那么单薄,却又带着一种坚强。
一路上,寒风凛冽,吹得她的小脸通红,但她没有丝毫退缩。
不一会儿,大娥端着热水回来了,水有些摇晃,洒出了一些在她的手上,她却顾不得烫。
玉花接过水盆,拧干毛巾,轻轻地为丈夫擦拭着脸。
她的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丈夫只是睡着了,生怕弄醒了他。
“当家的,我给你擦擦,让你干干净净地走。”
玉花的声音带着哽咽,泪水又止不住地滑落。
大方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
他的拳头紧紧握着,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家好起来。
大娥则又去拿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递给玉花:“妈,给爸爸换上。”
玉花接过衣服,小心翼翼地给丈夫换上,边换边说:“这衣服还是咱们结婚那年做的,一首没舍得穿,现在你穿着走吧。”
屋子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氛,一家人都在尽自己最后的努力,让这个顶梁柱能走得安心、体面。
收拾妥当后,玉花再次凝视着丈夫,泪水又止不住地流淌。
“孩子他爸,你放心走吧,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的。”
玉花喃喃自语道。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子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大方走过来,拉着玉花的手说:“妈,爸爸会知道我们会好好的。”
大娥也跟着说道:“妈,咱们得让爸爸安心。”
玉花点点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孩子们,咱们把爸爸安置好,以后的日子还长,咱们得往前看。”
一家人齐心协力,将丈夫的遗体安放好。
此时二娥,三娥和蹒跚学步的小方,似乎明白了什么,爸爸不是睡着了。
二娥睁着那双懵懂的大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哭腔问道:“妈妈,爸爸是不是再也醒不过来了?”
三娥也跟着哭了起来,拽着玉花的衣角,抽抽搭搭地说:“妈妈,我要爸爸,爸爸去哪儿了?”
小方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也感受到了悲伤的氛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玉花蹲下身子,将三个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哽咽着说:“孩子们,爸爸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是他会在天上看着咱们,保佑咱们。”
她的声音颤抖着,泪水滴落在孩子们的头发上。
二娥抬起头,满脸泪痕地说:“妈妈,我会乖乖的,爸爸会回来吗?”
玉花心如刀绞,强忍着悲痛回答:“宝贝们,只要咱们好好生活,爸爸会高兴的。”
大娥和大方走过来,安慰着弟弟妹妹。
大方拉着二娥和三娥的手说:“妹妹们,别哭,咱们要坚强,和妈妈一起。”
大娥抱起小方,轻声哄着:“小方乖,咱们要长大,让爸爸放心。”
一家人在悲伤中相互依偎,彼此温暖着。
可是此刻,最为悲伤的还是玉花,她实在忍受不了,抱着五个孩子哭成一团。
玉花的哭声撕心裂肺,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出来:“孩子们啊,咱们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她的哭声在破旧的屋子里回荡,仿佛要冲破这黑暗的牢笼。
孩子们也紧紧地搂着玉花,哭声此起彼伏。
大方哽咽着说:“妈,别哭,还有我呢,我会帮着您的。”
大娥也抽泣着说道:“妈,咱们一定能挺过去的,我和哥哥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
二娥和三娥一边哭一边喊着:“妈妈,我们听话,我们不哭。”
小方在玉花的怀里,挥舞着小手,哇哇大哭。
这哭声在破旧的屋子里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然而,在这哭声中,也隐隐透着一家人相互依靠、绝不放弃的决心。
过了好一会儿,玉花渐渐止住了哭声,她用衣袖擦了擦孩子们的脸,说道:“孩子们,别哭了,咱们得好好活下去,不能让你们的爸爸走得不安心。”
孩子们懂事地点点头,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玉花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眼神中多了一丝坚定:“走,咱们继续过日子。”
玉花强撑着身体,狠狠吃了一大口粮食,她知道自己吃不下,但是此刻如果她倒了,几个孩子也就没有活路了。
那口粮食堵在喉咙里,难以下咽,可她还是用力地咽了下去。
她的胃里一阵翻涌,难受得紧,但她咬着牙,硬是又往嘴里塞了一口。
“我不能垮,我不能垮。”
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对自己说着,“孩子们还指望着我呢。”
孩子们都围在她身边,眼巴巴地看着她。
大方担忧地说:“妈,您慢点吃,别噎着。”
玉花看了看孩子们,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妈没事,妈得有力气照顾你们。”
大娥噙着泪说:“妈,我们会听话,不让您操心。”
玉花摸了摸大娥的头,继续机械地把粮食往嘴里塞。
每一口都像是一块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依然不停地吃着,为了孩子们,她必须强迫自己。
吃完这顿饭,玉花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重了许多,但她的眼神却变得更加坚定。
她知道,无论多么艰难,她都要为孩子们撑起这片天。
而此刻,邻居们也听到了玉花家的哭声,个个也都心如刀绞,但是他们却不敢去打扰他们,都在感叹玉花男人这么好,就这样走了。
一位大妈站在自家门口,朝着玉花家的方向望了望,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多好的一个人呐,咋就这么没了,留下玉花和一群孩子可咋办哟。”
她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透着无尽的惋惜。
旁边的大叔叹了口气,摇摇头说:“这都是命啊,玉花男人平日里对咱邻里也都热心肠,可惜老天不开眼呐。”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另一个婶子手里拿着针线活,却停在那里发起了呆,嘴里念叨着:“玉花这一家往后的日子可苦咯,咱们能帮衬还是得多帮衬点。”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忧虑。
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惋惜和同情。
“唉,也不知道玉花能不能撑得住,那几个孩子还小呢。”
“是啊,希望他们能熬过去这道坎儿。”
尽管心里着急担忧,可大家也明白此刻玉花一家需要独自面对这巨大的悲痛,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祈祷,盼着日子能渐渐好起来。
很快又天黑了,玉花还是不能点灯,她嘱咐大女儿大娥把几个孩子哄睡,然后把大儿子大方叫来。
大娥懂事地点点头,轻手轻脚地带着弟弟妹妹们上了床,轻声细语地哄着他们:“乖,快睡吧,睡一觉就好了。”
孩子们在她的安抚下,渐渐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玉花坐在黑暗的角落里,脸色憔悴。
大方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妈,叫我啥事儿?”
玉花握住大方的手,声音低沉而沙哑:“儿子,妈跟你商量个事儿。
以后咱们家就靠咱们俩撑着了,你可得更懂事,多帮着妈。”
大方坚定地回答:“妈,我知道,我会的。”
玉花叹了口气:“后面你跟着隔壁的叔叔去地里干活儿,挣点粮食回来,咱们不能总靠邻居们的救济。”
大方毫不犹豫地答应:“妈,您放心,我有力气,能干活。”
玉花心疼地摸摸大方的头:“苦了你了,孩子。
但咱们一家人一定要熬过去。”
大方紧紧握住玉花的手:“妈,我不怕苦,只要咱们在一起,啥都能挺过去。”
黑暗中,母子俩相依相偎,心中怀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还有,除夕初一不能报丧,明天就是初二了,你明天过了十二点,去你舅舅家报丧,还有想办法通知你望江的姑姑,咱们得把你爸后事给办了。”
大方听着母亲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妈,我知道了,我一定办好。”
玉花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和悲伤,她接着说道:“儿子,这事儿得靠你了,妈这心里乱得很。”
大方咬了咬嘴唇,努力让自己显得坚强些:“妈,您别太担心,我都这么大了,能行的。”
玉花轻轻拍了拍大方的肩膀:“好孩子,妈相信你。
只是这一路去舅舅家也不近,你要小心些。”
大方眼神坚定:“妈,您放心,我会快去快回。”
黑暗中,母子俩沉默了一会儿,玉花又叹了口气:“这事儿一办,咱们家又得花不少钱,可也不能让你爸就这么冷冷清清地走了。”
大方安慰道:“妈,钱的事儿咱们慢慢想办法,先把爸的后事办得体体面面的。”
玉花的泪水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儿啊,咱们家遭了这么大的难,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大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妈,会好起来的,爸在天上看着咱们呢,咱们不能让他失望。”
夜更深了,寒风在屋外咆哮着,破旧的屋子仿佛在风中摇摇欲坠。
玉花和大方在黑暗中相依,心中怀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逝者的悲痛,但他们的手紧紧相握,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那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