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福宁帝姬1
可她修逍遥道,万事随心,瞧过话本子便总想去山下看看外面的世界。
终于,她在生辰这一日找到了机会。
师父闭关、师兄师姐们护法,她终于能溜下山看看。
眉心的浮光印隐隐发烫,她太兴奋了,念了几遍清心诀才压住浮光印。
可惜,前脚下山,后脚就被天雷劈得神魂俱碎。
陷入沉睡之际,她听到山神大人在耳边说:孩子,因祸得福,这是你的机缘,去小世界中寻你的神魂吧。
锦鹊迷迷糊糊想,逍遥道修者心随意动,下山本就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也算歪打正着。
只是,再听不到师父讲学,再没有师兄教她剑诀、笑骂她笨鸟,师姐昨日缝好的剑穗还没戴上...她还能回来吗?
耳边传来阵喧闹,锦鹊还没睁开眼就被掐住了脖子。
她费力掀开眼皮,瞧见了掐她脖子的人——一个十六七岁的娇蛮女子,长相精致可爱,可神情中的阴毒让这张脸像布满裂纹的铜镜般可怖。
这是她同父异母的皇姐,福安帝姬宋芷月。
其实锦鹊很少见到她。
宋芷月有皇后生母、太子兄长、权臣外家,在帝后身边长大,众人宠出了她天真刁蛮的性子,她做出什么事、闯下什么祸,都有人赞她一句公主心性纯澈。
这样众星捧月的珍宝,锦鹊自然不得见。
锦鹊的生母原是皇后身边女官赵海澜,是皇后母家周家为她培养的忠仆,陪着皇后长大,又随皇后入宫,却在皇后怀着宋芷月时被醉酒的皇帝强行扯入床帐,一夜荒唐。
她欲自绝向皇后谢罪时,却接到封她做美人的懿旨,上头盖着中宫凤印。
海澜在未央宫前跪了三日,都没见到皇后一面。
浑浑噩噩了几日,她在为皇后做绣活时晕倒。
太医说赵美人心气渐衰,形神俱疲,太医还说,赵美人有孕了。
皇后终于肯见她一面,她还像在闺中时那样拉着海澜的手,言笑晏晏道:“好好养胎,你是我的奴才,你的孽种会是我皇儿的奴才。”
海澜足月生产,产后只瞧了锦鹊一眼便把她丢给乳娘,头也不回进了冷宫。
锦鹊被宫人们养在冷宫旁的竹溪馆,每逢年节可以见海澜一面,偶尔能在宫宴上见到皇帝,他只按例问几句话便不再管她了。
毕竟他有很多女人孩子,赵美人的名字他都忘了,又怎会在乎锦鹊。
皇帝不搭理她,海澜也从不跟她讲话,锦鹊每回进冷宫都只能见到她低头做绣活的背影。
她会很多厉害的针法,能绣出许多花样,给皇后,给太子,给福安公主,唯独她这个女儿,什么都没有。
无所谓,总归吃穿不愁长到十六岁,竹溪馆里的太监宫女都熬成宫里的老人了,锦鹊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没人搭理她乍听起来有点惨,其实有个好处——也没人欺负她。
皇后说要她给宋芷月当奴才,也没什么机会。
宋芷月金枝玉叶,过得无忧无虑,压根儿想不起来找她不痛快。
首到月前,南朝军队打了败仗,被北朝铁骑压着打到徽州汴州一带,徽州南下是一马平川的豫章八郡,再往南便是国都梁安城,皇帝派使臣拍马赶往北朝求和,送城池送财宝送布帛,只要停战。
北朝的使臣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北朝同意停战,徽州保住了。
坏消息是,除了那些送出去的城池金银布帛,北朝还要南朝皇帝最疼爱的女儿去北朝做质子。
皇帝有七个儿子,却只有两个女儿。
就算他舍得叫宋芷月做质子,皇后和周家也不会答应。
周家周阁老为官西十载,位高权重,朝中小半官员是他门生,他怎么可能让外孙女去北朝受苦。
于是,自然而然的,他们盯上了锦鹊。
一觉醒来,她从一个无人在意的隐身公主摇身一变成了宫中最受宠的福宁帝姬。
锦鹊当然不愿去,留在宫里还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去了北朝便如俎上鱼肉,任人宰割。
有了城池财帛,还要公主做什么质子?
也对,若是好事哪儿能轮得到她。
甫一拒绝,纡尊降贵来宣读册封圣旨的宋芷月就变了脸,推得锦鹊脑袋撞上香炉,又掐着她脖子放狠话。
“若你识相,便乖乖去北朝,还能捞到封号。
若你还要纠缠,你活不过今日,你那水性杨花的亲娘、竹溪馆上上下下全都要为你陪葬!”
锦鹊心中思绪纷杂,神魂碎片庞杂的记忆涌入脑海中,被掐得难受只能应是。
宋芷月终于舍得放开她,接过宫女递上的帕子净手。
“你娘是母后的奴才,你也算是家生子”她像是想到极为有趣的事情,笑得花枝乱颤,金步摇在发间晃出残影,有一瞬间晃到了锦鹊的眼睛,“为主子去死,便是你的命。”
见锦鹊呆愣愣没反应,她便觉得无趣极了,带着一群近身伺候的宫人浩浩荡荡离开了。
锦鹊终于能静下来理一理脑海中的记忆。
竹溪馆里的宫人今天一早全被带走遣送出宫了,新来的宫女太监由皇后亲自挑选,这些人将要陪着她去往北朝。
他们进进出出都低着头,归置细软也不发出一点声音,像师叔用纸人施法做出的傀儡。
锦鹊坐在他们中间,什么都听不到,忽然想念浮光山上的鸟兽,他们受灵气熏陶,开了些许神智,屏息凝神打坐时总能听到他们的几句心声。
梧桐树上的黄毛大鸟总想变成凤凰,大师兄养的豆豆眼小狗喜欢被师姐***毛...好像有哪里不对!
打坐是为了修炼,修炼要吸收灵气,可她现在为何连灵气都察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