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入荒庄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晚上李源起辗转反侧,一宿没睡着,想清楚了他跟陈秀春的一切,她认识自己是因为老爹做生意有钱,她上赶子巴结自己,结婚后在家里好吃懒做,儿子小涛不怎么管,要不把小家伙送到她父母哪,要不就是扔给自己,她动不动出去购物,买衣服、买包包、买化妆品,家里的衣柜塞满了她的东西,要不就约上她闰蜜开Parta,唱歌、跳舞、泡酒吧样样精通,不懂得过日子,花钱如流水;自从自己老爹走了,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她翻脸如翻书,不能跟你同甘共苦,还给你戴绿帽子,还处处算计自己,这个败家娘们,是要下决心跟她离婚了。

第二天,李源起跟陈秀春去了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强子跑来接走了陈秀春,这对狗男女,李源起心里愤愤的想,总有一天,我要让你陈秀春后悔,李源起握紧自己的拳头,心里发誓说。

望着走远的狗男女,李源起皱着眉,心里思索着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房子下月到期要还80万,肯定是保不住了,他拿合同问了律师,这种民间借贷不规范,没法打官司,只能吃这哑巴亏。

离婚的事不能给老妈说,怕老妈担心,小涛马上上高中了,也不能给他说,先让他安心读书,最难办的去哪里住,又怎么挣钱?”

李源起头脑里闪过一个个想法,但都被自己否定了,没钱、没关系、没资源,真正很难办,突然间李源起脑子里灵光一闪,老爹做生意好的时候,买了一大片地,说有100亩左右,是一个荒庄,原先有一个村庄在那里,后面因耕地狭小,交通不便,慢慢人都搬走了,位置在城乡接合部,买下来一首没时间打理,这些年一首荒着,自己也就去了几次,出于好奇,如果把那里收拾出来,自己就有住的地方了,囯家也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看有没有可能在这里掏上一捅金,李源起眼中又泛起了神采。

李源起想起来,自己在轴承厂学会了焊接技术,利用三班倒空余时间,给钢材店干点活,焊个防护栏、焊个烧烤炉、装个卷帘门等,计件给钱,这些年攒了大概2万块钱,准备给小涛上学用,就没交给陈秀春霍霍,这反而成了开垦荒庄的启动资金,虽然钱少了些,但聊胜于无,他嘴角上撇,天无绝人之路,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

李源起翻兜找出一张一百元,打了一辆车来到荒庄,现在是深秋时节,整个庄子长满荒草,有一人多高,半掩着十几个破败的房子,他挨个推开一个个房子,发现有2、3家还算完好,这些稍好的房子是砖混的,一半砖一半黄泥,年久失修后容易塌,显然砖混的这几户是后面盖的房子,收拾收拾还能住人。

李源起观察房子周边七零八落,开了一些耕地,都不大,地形有起有伏,是一块块坡地,开荒有难度,怪不得村里人都走了,不适合种地。

李源起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一切,陷入沉思。

第一桶金怎么挣哪?

李源起喜欢农业频道,平常种植、养殖的片子没少看,刷抖音、快手也是对种养殖感兴趣,也对某些大网红创业失败回农村重建家园感兴趣,曾经也想白手建起世外桃源心生向往,好像这一切是自己要开始的生活。

李源起想起自己发小宋小光。

宋小光勉强考进一本,大学专业是农牧专业。

由于专业不太热门,他换了好几个工作。

前年,他在省农业局考了编制,如今己在本市农业局工作两年了。

宋小光与李源起有很多共同话题,尤其是现代农村的种植养殖新品种。

他们常聊起的有三个最贵的西红柿品种:樱桃西红柿、黑色番茄和高山鲜。

樱桃西红柿的市场批发价高达7.55元/公斤,比普通西红柿高出两倍,正常情况下,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

黑色番茄的售价更是高达40元/公斤,以其紫黑色外观和高营养价值被誉为“番茄中的奢侈品”。

高山鲜则以9.9元一盒的价格出售,因其浓郁的味道和适合做果切或沙拉而受欢迎。

此外,羊的优良品种也常被谈论,前三名分别是布尔山羊、小尾寒羊和杜泊羊。

它们的共同特点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快、肉质好且遗传基因稳定。

李源起回想起了与宋小光一些谈论内容,这些内容为荒庄建设发展提供方向,那就是种菜不种粮、养羊不养牛,而且筛选出种菜和养羊优质品种,高产高收,走品质路线,打开本地市场。

李源起眼睛越来越亮,要实现这些计划,就要把宋小光这个农业专家拉入自己阵营,后期要成立农村合作社,宋小光是要占股份的,当蓝图满满呈现在脑中,他感觉未来不再迷茫,今天晚上要约宋小光出来,好好谈谈这个话题。

想到这些,李源起立刻充满干劲,心中发誓:即使脱层皮,也要在这片荒庄上建立自己的桃花源,洗刷前妻带来的屈辱。

别人能做到的事,他也一定能做到。

美好的生活,我来了!

他感到热血沸腾,并在心中形成大体规划:第一步:选出2、3家可居住的房子进行重建,将不用的房子全部推倒。

第二步:清理掉这些荒草,卖给附近养羊、养牛的人,以换取一些启动资金。

第三步:整理出一条进出道路,将凹凸不平的路铲平,拓宽到能让一辆车通过,并把路面夯实,为后期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