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入宫三年来第一次在御前献艺,掌乐女官特意将《鹤冲霄》的笛谱交给她时,女官指尖沾着细细的薄汗在竹简上洇开好似一朵墨梅花。
沈歌全部看在眼里,却未动声色。
"戌时三刻,紫宸殿。
"女官的声音像绷紧的琴弦,低声对沈歌说到:"记住,奏完第三叠就收声。
"沈歌微微垂首应是,耳畔却不由想起晨起时浣衣婢子的私语。
说昨夜西苑海棠开得十分古怪,寅时未至便匆匆忙忙的谢了满地,打扫的宫人看着宫廷禁卫军抬出三具七窍流血的尸首,隔着白布都能清晰的感受到可怖的死相,满目惊心,而白布下露出半截孔雀蓝色的袖口——那是正是司乐坊宫装的服色。
细细想着,沈歌已悄然站在紫宸殿鎏金蟠龙柱的阴影里,看着御座上的明黄身影。
只听见一声尖细声响起:乐起周围笙箫声顿时响起,沈歌将冰凉的笛身缓缓贴上唇瓣,清越音色破空而出,惊起殿外梧桐宿鸟一阵飞舞。
曲至中段,玉笛突然发出细碎裂响,鹤首雕纹应声而断,在汉白玉阶上撞出冷泠清音。
满殿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沈歌盯着地上碎玉,血色从指尖褪尽。
思绪被拉回三日前,制笛的老匠人咳着血将玉料交给她时,浑浊眼底映着同样的裂纹,当时,她只是暗暗心惊没有多想。
那夜梆子敲过三更,打更人发现老匠人悬在梁上,早已断了声息,脚边散落着刻坏的青玉料。
这时,一个带笑的声音自殿门外传来。
玄衣青年抚掌而入,腰间银铃随着步伐轻晃。
朗声说到:"好一个曲碎玉引,不愧是能奏响《九韶》残章的人。
"沈歌立刻认出了来人。
三年前国师闭关那日,就是他这个叫裴照夜的弟子站在观星台上,看着被拖去掖庭的巫乐坊众人,唇角噙着同样的笑。
彼时指尖血水顺着白玉阶蜿蜒成溪,浸透了她藏在袖中的《九韶》残谱。
"青玉性脆,配不得沈姑娘的笛声。
"裴照夜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