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筹谋初起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晨雾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山坡上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袅袅炊烟正缓缓升起。
她攥紧衣角,昨夜构思的计划在脑海中愈发清晰。
“小夏姐,快来尝尝这个!”
阿巧端着粗陶碗从后院跑来,碗里盛着几块烤焦的面饼,“我照着你教的法子,在面糊里加了野菜,可总做不出你做的味道。”
林小夏接过面饼,咬了一口,虽然口感粗糙,但阿巧眼中闪烁的期待让她心头一暖。
“火候和比例还得再琢磨。”
林小夏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起简易炉灶图,“咱们这里的灶台通风不好,得把火道改改。”
正说着,阿巧娘挎着竹篮从田埂归来,篮中装着新挖的野山药和几捧小米。
“昨儿那顿饭,让我们开了眼界。”
阿巧娘将食材放下,抹了把额头的汗,“只是这鸡也杀了,往后怕是没什么能招待你的了。”
林小夏连忙摆手,从怀中掏出用布条捆好的野山椒——这是她昨日在屋后山坡偶然发现的,“婶子,我正想和您商量,能不能让我用这些食材做点新鲜吃食,拿到镇上换些银钱?”
阿巧娘愣住了,青山村离最近的青河镇有十里路,村民们平日连市集都很少去,更别提拿吃食换钱了。
林小夏见状,赶忙解释:“我想做些便携的点心,比如煎饼果子、肉夹馍,镇上往来客商多,定能卖出去。”
她边说边比划,“咱们可以先从小生意做起,等攒够钱,再开个饭馆。”
阿巧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帮你!
我认得去镇上的路,还能帮你吆喝!”
阿巧娘看着女儿雀跃的模样,又想起昨日那桌美味,终于点头:“只是本钱……”话音未落,阿巧突然跑回屋,抱出一个木匣子,里面躺着几枚铜钱和一支银簪——那是她准备成亲时用的。
“就用这个!”
阿巧把匣子塞到林小夏手中,“等咱们赚了钱,再买回来!”
林小夏望着这沉甸甸的信任,眼眶微微发热。
三人当即开始清点家底:除了阿巧的嫁妆钱,家中还有半袋小米、三斤面粉,以及屋后菜园里的青菜。
林小夏在院中支起临时灶台,将小米熬成浓稠的粥,又用面粉揉成面团,擀成薄饼。
她将野山椒剁碎,拌上捣碎的花生,做成独特的辣酱;再把剩下的鸡肉撕成丝,用葱姜蒜和自制酱料炒制入味。
阿巧则用茅草编成简易的食盒,将煎饼卷上鸡丝、抹上辣酱,整齐码放其中。
晌午时分,三人推着装满吃食的木车往青河镇走去。
林小夏特意在车前挂了块粗布,用木炭歪歪扭扭地写着“美味卷饼,一文钱一个”。
烈日当空,山路崎岖,木车轮子碾过碎石发出吱呀声,阿巧娘边走边念叨:“也不知能不能卖出去……”刚进镇口,一股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林小夏选了个靠近茶楼的位置停下,阿巧立刻扯开嗓子喊道:“快来尝尝新出炉的卷饼!
香辣可口,不好吃不要钱!”
起初,路人只是好奇地瞥一眼,首到一位背着行囊的商贩被香气吸引,犹豫着掏出一文钱。
咬下第一口的瞬间,他眼睛瞪得老大:“这……这是什么神仙滋味!
再来三个!”
围观的人群见状,纷纷围拢过来。
不一会儿,三十个卷饼被抢购一空,连剩下的小米粥也被一位老妇人全包了。
攥着手中沉甸甸的铜钱,林小夏和阿巧相视而笑。
一旁的阿巧娘红着眼眶喃喃道:“老天爷保佑,咱们真能行……”夕阳西下,三人满载而归,木车上不仅多了几袋面粉和鲜肉,更载着对未来的憧憬。
当晚,林小夏在油灯下仔细盘算:除去成本,今日净赚五十文钱。
若能日日如此,不出半年便能盘下一间小店面。
她铺开一张草纸,开始绘制饭馆的蓝图,烛光摇曳中,那些关于美食的梦想,正一点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生根发芽。
而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美食之路,即将与一位微服私访的神秘贵客产生奇妙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