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邀约
一日,苏府来了一位贵客,竟是当今太子殿下的贴身侍卫。
侍卫带来太子的口信,邀请苏璃月明日到郊外的别苑一聚,说是太子听闻苏璃月才情出众,想与她交流诗词。
苏璃月心中明白,这太子邀约恐怕不简单。
但她也不惧,决定赴约一探究竟。
柳氏得知此事后,心中嫉妒不己,却又无法阻拦。
她暗中吩咐苏婉清,让她明日也跟着去,找机会给苏璃月使绊子。
第二日,苏璃月精心打扮后,带着丫鬟前往郊外别苑。
一路上,她心中盘算着见到太子后该如何应对。
到了别苑,太子早己在园中等候。
苏璃月上前行礼,太子打量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苏小姐,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璃月微笑着回应,言辞得体。
就在这时,苏婉清也匆匆赶到,她看到太子与苏璃月相谈甚欢,心中满是不甘,立刻上前,想要引起太子的注意……苏婉清匆忙赶到,故意脚下一崴,朝着太子扑去。
太子下意识侧身躲开,苏婉清狼狈地摔倒在地,发髻有些凌乱,脸上满是尴尬与羞愤。
苏璃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即又恢复了温婉的模样,上前作势要扶起苏婉清,关切道:“妹妹,你这是怎么了,如此着急,可要小心些才是。”
苏婉清拍开她的手,眼中满是怨毒,“不用你假好心!”
太子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苏二小姐,在本太子的别苑,怎可如此失态。”
苏婉清听闻,心中一紧,连忙跪地求饶,“太子殿下恕罪,民女一时心急,冒犯了殿下。”
苏璃月见状,适时开口为苏婉清求情,“太子殿下,妹妹许是太想与殿下结识,才会如此,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太子看了看苏璃月,又看了看地上的苏婉清,摆了摆手,“起来吧,今日是本太子与苏大小姐交流诗词,苏二小姐若有兴趣,可一旁聆听。”
诗会开始,太子率先出题,苏璃月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引得太子连连称赞。
苏婉清坐在一旁,心中满是不甘,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她趁众人不注意,悄悄向苏璃月的茶杯中撒入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药粉,企图让苏璃月在太子面前出丑。
苏璃月端起茶杯,正要喝茶,眼角余光瞥见苏婉清嘴角那一丝得意的笑,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借口身体不适,想要休息片刻。
太子关切地询问,苏璃月婉拒了太子的好意,带着丫鬟退到了别苑的一处偏厅。
一进偏厅,苏璃月便让丫鬟将茶杯拿去查验。
不一会儿,丫鬟匆匆回来,脸色煞白,“小姐,这茶里有毒!”
苏璃月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然是她,苏婉清,你屡次三番陷害于我,今日便让你自食恶果。”
苏璃月略作思索,让丫鬟将自己的衣物与妆容稍作改变,打扮成一个普通丫鬟的模样,然后悄悄离开了偏厅。
她来到苏婉清所在的地方,此时苏婉清正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的计划得逞,正与身边的丫鬟低声交谈着。
苏璃月躲在一旁,听着苏婉清得意的话语,心中冷笑。
她故意弄出一点声响,吸引了苏婉清的注意。
苏婉清以为是苏璃月毒发,连忙起身查看。
苏璃月见状,立刻转身跑开,苏婉清以为她是害怕,便追了上去。
苏璃月引着苏婉清来到了一处花丛深处,这里偏僻幽静,鲜有人至。
苏婉清追到此处,发现苏璃月不见了踪影,正疑惑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苏璃月清冷的声音,“苏婉清,你以为你的阴谋能得逞吗?”
苏婉清惊恐地转身,看到苏璃月毫发无损地站在那里,心中一慌,“你……你怎么没事?”
苏璃月一步步逼近,“你那点小伎俩,还想在我面前耍弄,简首可笑。”
说着,苏璃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子,“这便是你刚才放入我茶中的毒药,我己让人查验清楚,你毒害本小姐,该当何罪?”
苏婉清吓得瘫倒在地,连连求饶,“姐姐饶命,是妹妹一时糊涂,求姐姐不要告诉太子殿下。”
苏璃月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若想我饶你,也不是不行,日后你再敢对我有任何不敬,我定不会轻饶。
还有,你回去告诉柳氏,最好收敛些,否则,我定让你们母女好看。”
苏婉清连忙点头,如获大赦般匆匆逃离了花丛。
苏璃月回到别苑正厅时,太子正满脸焦急地等待着。
见她回来,太子连忙起身迎上,“苏小姐,你可算回来了,本太子还以为你出了何事。”
苏璃月盈盈下拜,“让太子殿下担心了,民女只是身体有些不适,方才去偏厅休息了片刻。”
太子看着苏璃月,眼中满是关切,“苏小姐身体可有大碍?
若有需要,本太子可立刻宣太医前来。”
苏璃月心中一暖,“多谢太子殿下关心,民女己无大碍。”
经过此事,太子对苏璃月的才情和智慧更加欣赏,也有意让她参与到一些朝堂之事中。
几日后,太子邀请苏璃月参加一场文人雅士的聚会,实则是一场关于朝堂改革的讨论。
苏璃月深知此次聚会的重要性,精心准备。
聚会上,众人就当下的民生、吏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苏璃月结合现代的一些理念和自己对古代社会的观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推行轻徭薄赋、设立科举选拔人才等,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一位老臣皱着眉头,质疑道:“苏小姐所言,虽有新意,但与我朝祖制不符,恐难以施行。”
苏璃月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大人,时代在变,若一味遵循祖制,而不与时俱进,恐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如今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吏治***,若不改革,如何能长治久安?”
太子在一旁默默点头,心中对苏璃月越发赞赏。
这场聚会后,苏璃月在朝堂上也渐渐有了一些名气,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开始关注她,而那些守旧派则视她为眼中钉。
苏璃月在朝堂崭露头角的消息传到了相府,柳氏母女又气又急。
柳氏不甘心就这样被苏璃月压过一头,她决定联合朝中的守旧派,给苏璃月和苏相制造麻烦。
不久后,朝堂上突然传出苏相***受贿的谣言,一时间,舆论哗然。
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下令严查。
苏相被打入大牢,相府上下人心惶惶。
苏璃月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
她深知这是柳氏和守旧派的阴谋,必须尽快想办法救出父亲。
苏璃月西处奔走,寻找证据为父亲洗刷冤屈。
她凭借着自己在诗会和朝堂上结识的人脉,得到了一些关键线索。
原来,柳氏勾结的守旧派大臣为了陷害苏相,伪造了账本和书信,制造了苏相***的假象。
苏璃月拿着这些线索,求见太子,希望太子能助她一臂之力。
太子看着苏璃月坚定的眼神,心中动容,决定帮她一把。
在太子的帮助下,苏璃月将证据呈递给了皇帝。
皇帝得知真相后,雷霆震怒,严惩了那些参与陷害苏相的守旧派大臣,柳氏也受到了牵连,被禁足于相府。
苏相被无罪释放,回到了相府。
苏相回到相府后,对苏璃月刮目相看。
他没想到,这个曾经被自己忽视的女儿,竟有如此大的能耐,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苏相开始对苏璃月多加关照,相府中的下人们也纷纷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经过此次家族危机,苏璃月和太子之间的感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太子在帮助苏璃月的过程中,越来越欣赏她的智慧和勇气,而苏璃月也对太子的深情和担当渐渐心动。
一日,太子邀请苏璃月到皇宫的御花园赏花。
两人漫步在花丛中,微风拂过,花瓣飘落,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太子停下脚步,深情地看着苏璃月,“璃月,自初见你那日起,本太子便被你的才情所吸引,如今,你己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本太子想与你携手一生,你可愿意?”
苏璃月脸颊微红,低头不语。
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轻轻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民女愿意。”
太子大喜,将苏璃月拥入怀中。
从此,两人在这深宫中,携手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谱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