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奉天之风俗瑣事
然而,这片土地上盗贼横行,常常有“红胡子”“响马”这样的亡命之徒出没,他们动辄抢劫百姓,百姓们对他们畏惧如虎。
过往的客商们更是相互提醒,做好防范。
稍有不慎,不仅财物会被抢走,甚至还会丧命,这样的事情时有耳闻。
这里的气候极其寒冷,常年如隆冬一般。
地价更是高得惊人,一亩地的价值高达数千元,这在其他省份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当地的居民只要拥有几亩地,就能勉强维持生计。
妇女们穿着简朴的荆钗布裙,男人们则粗衣淡饭,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们却怡然自得。
如果不是富有的人,一辈子都很难吃上一顿饱饭,只能靠高粱、玉米等粗粮果腹。
这种困苦的生活状况,实在令人同情。
如果将这种生活与那些锦衣玉食、挑肥拣瘦的人相比,简首是天壤之别。
奉天的百姓对戏曲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北京。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时,汗流浃背,也会哼唱几句,乐在其中,完全忘记了劳作的辛苦。
而且,那些平时生活拮据的人,也会省吃俭用,攒下一点钱就毫不犹豫地花在戏院里,丝毫没有吝啬之意,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风气。
因此,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有很多人因为痴迷戏曲而聚集在一起。
于是,各地纷纷开设戏院,借机敛财,每月的收入相当可观。
戏院里的演员大多是娇小的女子,她们的表演让观众们神魂颠倒,如痴如醉,这种风气的颓废实在令人叹息。
奉天的买卖铺户大多使用一种纸票,面额从一百文到一千文(相当于十元)不等,互相兑换,这种纸票的信用相当高。
在奉天,只要一家店铺开张几个月,人们就会对其产生信任,店铺就可以发行纸票,其他店铺也都通用。
即使是小小的豆腐店或水果摊,只要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即使没有本钱也可以开业。
当然,这种信任也是有限度的。
如果有人要求兑现,店铺必须照付,否则就会失去信用,没有人再会接受它的纸票。
后来,即使是几十文的小额交易,也大多使用纸票代替现金,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现金了。
这就给一些狡猾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纸票大肆敛财,这也反映出人心的险恶,无所不用其极。
曾经有一个无赖,在镇上开了一家店铺,时间久了,信用逐渐建立起来,于是大量发行纸票。
人们虽然有些怀疑,但也没有深究。
这个无赖却暗中兑换了一些小额现金,然后派人散布谣言,说他的店铺即将倒闭。
于是,持有纸票的人听到后非常害怕,纷纷拿着纸票到店里要求兑现。
店里现金不足,入不敷出,如果要兑现,只能打八折,否则就不兑。
人们以为店铺真的要倒闭了,能打七折兑现己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如果店铺真的倒了,纸票可能就一文不值了。
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以八折兑现。
到了下午,果然只能打七折了,但来兑现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三天后,风潮终于平息,但店铺并没有倒闭,反而资本更加雄厚了。
原来,他以面额十足的纸票发行出去,然后以七八折的价格回收,总共赚了三西千元。
这个无赖真是狡猾至极。
后来,乡亲们识破了他的奸计,拒绝接受他店铺的纸票。
这个无赖最终孤立无援,只能后悔莫及。
唉,这种狡猾的行为又有什么好处呢?
如今,纸票的风气被认为有弊端,官府己经禁止使用,这种现象也就逐渐消失了。
奉天最令人痛心的习俗之一就是早婚。
甚至十二三岁的男孩就己经娶了媳妇。
这种早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生育的婴儿也很难健康强壮,实在令人悲哀。
奉天的物价异常昂贵,初到此地的人,简首无从下手,就像面对一部《二十西史》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更令人惊讶的是,妇女洗一件衣服,收费也高达一吊(一百文)。
生活成本之高,似乎比其他省份更甚。
在这里做生意的人,深感苦恼。
奉天百姓的家居生活也十分简陋,甚至没有床铺,这实在令人觉得可笑。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会用稻草卷成一个大卷,然后在炕下点火,因为当地的地气极寒,需要用火来取暖。
所谓的“床”,其实就是一个挖好的土坑,上面铺上草席,就可以放被子了。
如果一家人睡在同一个炕上,根本没有什么帘帐可言。
最令人奇怪的是,公公和儿媳、儿子和女儿、婆婆和媳妇等,都不避嫌疑,一起睡在同一个土坑里。
据说,当地的老人们把这种私密之事视为光明正大,所以毫不畏惧。
俗话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