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李正从小在乡村长大,母亲去世得早,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并不富裕的家。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坚持务农的老实人,种着几亩地,靠天吃饭,收入时好时坏。村里的老人常说,老李是个硬汉子,但更多时候,李正看到的是父亲在田间劳作时落日下的影子——瘦弱却倔强。

李正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他考上大学那一年。学费清单送到家里时,父亲沉默了很久,后来扛起锄头出门时,只丢下一句:“念书贵,但值。”那天晚上,李正看到父亲在灯下清点攒了几年的零散钞票,又低声嘀咕着第二天要去县里把地里几年的稻谷全卖了。

“爸,算了吧,我可以不念……”李正忍不住小声说道。

父亲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你只管念书,别的我来想办法。”

那一刻,李正的眼眶泛红。从小到大,父亲总是不苟言笑,对他要求严格,可却从未在关键时刻让他失望。

大学四年,父亲从没主动问过李正的生活。只有每次学费交上后,他才会松一口气,然后拨通李正的电话,说一句:“学费交了,别瞎花钱。”

李正知道,这是父亲最直接的关心方式。

毕业后,李正用了整整三个月跑招聘会、投简历,终于被一家大公司录用。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工作机会,也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爸,我找到工作了,在城里的公司,能挣钱了!”李正兴奋地喊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嗯,在哪?工资多少?”

“工资不算高,但能养活自己了!以后不用你操心了!”李正笑得像个孩子。

“好。”父亲停了片刻,又补了一句,“别得意忘形,好好干。”

短短几句话,却让李正的眼眶再次湿润。他知道,父亲的心里肯定是高兴的,只是从来不擅长表达。

李正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暗暗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在这片繁华的城市里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