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一月十五元宵节,不错,这便是大元一年一度的灯会。
“阿爹,阿娘,哥哥,快来”一阵细软俏皮的声音传来。
一抹红色的身影走入人群的视野,仔细看去,她的面容,宛若初绽的牡丹,既有着大家闺秀的端庄,又不失少女独有的俏皮。
眉如远山含烟,眼若秋水盈盈,琥珀般的眸子流转间闪烁着聪慧与好奇的光芒。
那睫毛轻轻扇动,每一次眨眼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引人无限遐想。
鼻梁挺拔而秀气,唇色自然丰润,不点而朱,轻轻一抿,便能勾勒出世间最温柔的孤度。
一颦一笑透露着些许的俏皮和妩媚,这便是谢家幺女叶兮云,果然“一云入梦来,淡香无指摘”。
只见少女停留在一个糖画摊位前,拿起一只糖画,父母兄弟走上前来。
母亲附上叶兮云肩膀:“阿云喜欢这个?
让兄长买给你。”
说罢便有一只骨感分明的手给了摊主银子。
拿起糖画,蹦跳向街边而去:“阿爹,阿娘,兄长,阿云想去那边逛逛,一会我们在神女庙汇合吧”。
“阿云注意安全”三人齐声说道。
“知道啦”看着逐渐走远的红色身影,三人幸福地笑了笑。
兮云在九阶巷里逛逛这逛逛那,好不快活,突然,兮云驻足在一盏灯笼前,灯笼印有神女神像和海棠花八方角灯笼,转身看去原来是灯谜。
店家看到来客快步走来,似乎发觉姑娘对灯笼的喜爱:“姑娘喜欢这灯?
今日灯会,不如猜一猜灯谜,凑凑热闹,猜对这灯便是你的了”。
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叶兮云的眉微微蹙起,想了又想。
忽然一道温润的声音传来:“可是风筝”。
“恭喜这位公子,答对了,这个灯笼是您的了”,阿云面容失望,正欲抬步离开,“姑娘喜欢这个灯笼?”
叶兮云微微颔首。
“君子不夺人所好,灯笼就赠予姑娘吧。”
“多谢公子,我怎好白拿公子的东西,不如我给你银两吧”。
“姑娘不必客气,在下觉得这灯与姑娘更投缘,便想送给姑娘,若姑娘坚持给银子,我倒不好给了,不如这样,不知可否用姑娘的名字换这盏灯笼。”
“当然可以,一个名字换一盏灯笼,公子亏大了,小女叶兮云”。
“好一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在下倒觉得赚到了,在下孟清和,有礼了。”
“我还有事,先告辞了”,谢兮云扶手行礼。
孟清和拱手回礼。
拿着灯笼,叶兮云漫步到神女庙前,庙前有一棵大树,那是信男信女祈求自己有好姻缘用的,既然来了,那便也求一个吧。
叶兮云走到案台前,提笔写下“遇一人, 山水有逢; 念一人, 风过轻澜; 执一人, 潋水之滨; 终一人, 悱侧至生。”
提笔的柔荑好似纯洁无瑕的美玉。
叶兮云将福条挂在树上,双手合十,闭眼祈祷。
微风徐徐,吹起鬓边发丝,也顺带起一侧步摇,二者轻轻晃动,风经过也变得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