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引子:昏黄夜色中的那盏灯

故事得从一盏路灯说起。

那时我还小,常常趴在老家的院子里看夜空。记得有一回,昏黄的路灯下飘着细碎的雪花,几只飞蛾在灯光中打着转,像跳着一支看不见的舞。母亲怕我着凉,披了件厚棉袄就出来寻我。

"妈妈,灯为什么这么亮啊?"我仰着小脸问。

"傻丫头,"母亲笑着摸摸我的头,"灯火是用来照亮黑暗的呀。"

"那飞蛾为什么要往灯上撞呢?"

母亲沉默了,只是轻轻牵起我的手:"别看了,回屋吧,外头凉。"

如今我常想,那时的母亲大概也说不清楚:这世上的光亮,既能温暖人心,也会灼伤追寻者。就像我后来选择的记者之路——想为人间洒下一片光明,却不得不直面光影交织的人世百态。

我叫苏桐,24岁,新闻专业毕业。这是我在传媒圈摸爬滚打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较量的独白。

第一章:初入新闻部,理想的轮廓

那是个微凉的早晨,我站在"曙光传媒"总部大楼前,仰望着楼体上流转的LED标语:深度·速度·态度。晨风裹挟着咖啡的醇香,混着匆匆过客的脚步声,拂过我略显局促的面庞。

"新来的吧?"前台小姐的笑容温暖,"新闻部在25楼,李主任估计等着急了。"

电梯里挤满了西装革履的同事,他们说着我听不太懂的行话:"头条稿要改档""KPI完成多少了""这个选题太敏感......"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忙碌的气息,我不禁攥紧了手中的简历。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媒体圈吗?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却莫名让人心跳加速。

推开25楼的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记者们对着电脑敲打键盘,编辑们举着手机疾声交谈,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最新新闻画面。墙上挂着的获奖证书和锦旗,无声地诉说着这家媒体的辉煌过往,却又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商业气息。

"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