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面神第3章 山寨社团吗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新入职的七人开始电话销售工作,七人分别是来自湖北的晓燕,河北的王蒸,江西的老范,还有保定的一个中年胖哥,两个大学的应届生小强和小张,另外的一个女孩王蒸当天也没记住她的名字,只觉得她瘦瘦的留着披肩发,一点没有化妆的样子,属于看了记不住长相的路人甲。晓燕建立了一个工作群,唤作“工体七侠。”

这次不经意的邂逅,犹如一只在春风中微微颤动的蝴蝶翅膀,看似微不足道,却悄然引发了生活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七人中平平无奇的一人,在这命运的蝴蝶效应下,后来经历了生活的洗礼与妆点,逐渐蜕变成了一位令人惊为天人的职场精英,这场不期而遇,终究改写了它的一生轨迹。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销售,此刻王蒸坐在办公桌前,他左手紧握着电话听筒,右手在纸上标记着,他心里略显紧张,又有点激动,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胸中翻涌着的紧张不安情绪,眼前的客户名单仿佛化成了一道道美丽又难以逾越的鸿沟。他的脸颊微微泛起一片红,他不自觉地舔舐干燥的嘴唇,羞涩与胆怯交织在他的心头。

他知道,今天是他踏入职场的第一步,每拨出一个销售电话都可能成为他成功路上的一颗颗关键石子,但他也害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和自己生涩稚嫩会的聊天方式会成为沟通客户的阻碍。在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他对成功的渴望,他期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人们的认可;而另一方面,初次尝试电话招聘的不安与恐惧又使他在拨通号码的瞬间犹豫不决,那是一种对未知领域开始挑战的本能退缩,也是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深深质疑。

尽管如此,为了前途和梦想,他依然选择坚定地按下拨号键,让羞涩与勇气在这一瞬碰撞出坚韧的力量,因为他深知,只有跨过这道门槛,才能真正开始他辉煌的销售生涯,这一刻,他实现了从青涩新手到成熟销售的蜕变,从在校大学生到社会青年的角色认同。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王蒸打了二十几个电话,因为公司给的好多电话号码都是空号或者错号,他不免被一些可能午休的客户责骂,或者粗暴地挂断电话拒绝他。,初入职场,他也想到了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他在心里琢磨着:难怪这个工作那么容易面的上,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帅哥”。

休息时,王蒸同东北小哥李一良闲聊,他作为电话销售届的资深前辈,语重心长的告诉王蒸:“电话销售这一职业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尤其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的有效通活不足三成,还经常被骂,谁让这行起步低呢,我们电话销售人员的日常满载着诸多的无奈与坚持。”

他指着屋内的同事们,继续对王蒸说:“你看看,咱屋里的同事们,他们坐在自个狭小的隔间里,面前是一台闪烁着冷光的电脑和一部部时刻握在手中的电话听筒。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着纸上或是屏幕上滚动着的成千上万条客户信息,而每一通拨出的电话,我们都是将面对未知的期待。尽管大家都精心准备了开场白和话术,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等来的却是冷漠的语音提示、无情的挂断声,甚至是叫骂声。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微笑的声音,用最饱满的热情重复着推销的话语,哪怕明知可能面临的是又一次失望。这种试图突破屏障、争取沟通机会的过程,是电话销售员不得不面对的常态。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需坚韧不拔,因为生活有压力,我们需要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心理韧性去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不断调整策略,寻找那一丝丝可能的合作机会。这就是我们整个电话销售行业的无奈。”

休息的时候,王蒸注意到隔着一排有一个上身穿蓝色格子,下身褐色西裤,脚下踩着一双皮凉鞋的男子,像苏有朋版张无忌决战光明顶时的那一双凉鞋的同款,他不紧不慢地打着电话,而墙上销售冠军的照片正是他最得意的模样,公司董事长在为他颁奖。

销冠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却总能谈成业务,着实让人羡慕不已。王蒸听他对面的同事介绍着,“他是个二十七岁的安徽小伙子,总是能吃苦耐劳,凭借高超的销售技巧,他业绩斐然,光这个星期他就成了好几单。他现在是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老板也不敢管他,都怕他这个销冠跳槽,因他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大于迟到早退的负面影响,老板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奖金这个月他芣能拿几万呢。”

通过同事的介绍,王蒸羡慕地望着销冠的背影,心里暗自立下目标:我也要像他一样成为销冠。

王蒸心想,诚如李一良所说,像公司这样的陌生拜访的电话销售方式,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客户的信任,甚至会有人觉得公司的电话销售是骗子。通过了一下午对公司话术的实践锻炼,他明白了,对于各种客户的问题,公司都编辑将良相应的应答方法。

比如客户问我在你这入个会员能得到什么?公司的话术里会教你,我们公司能帮助你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呢,我们会举办一些企业培训和行业会议,会邀请某某部的领导和您一起合影,交三万能获得集体合影,交二十万能获得单独合影并获得我们针对企业一对一专业化的服务。

新入职的“工体七侠”都犯嘀咕,这事靠谱吗。大家竟然都有一点感觉,这个工作看上去也有点不靠谱,难怪一次就招了这么多人,还当天就让他们上班。

第二天,七人都如约来公司了,又重复了前天的打电话工作,闲暇之余,几人互相加了微信号,以便方便联系。熬到中午,打开相约去吃午饭,就找了附近一条街,也没发现吃饭的地方,最终在一座大厦的地下三层找到一个快餐厅,点了一份比大学食堂贵了一倍多的员工餐,却仅仅有两个素菜和一碗清汤,众人一边吐槽饭菜,一边感慨着价格。

吃过午饭,回到公司已是一点半多了,两点上班,老员工有的定的盒饭,有的带的食物,吃完饭,几个女同志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东北小伙李一良则是坐在步行楼梯口的台阶上抽着烟,看王蒸走过去,随手递过去一支烟,”哥们,来一很吧”。

王蒸立马抬起手来,“谢了,李哥,我不会抽烟。您工作多久了,昨天我们刚来,看您给客户打电话这么强势,像是在训斥他们,不怕客户急眼么?”

“我也就工作一年多,这是我琢磨出来的经验,与其死乞白赖的打电话求人家,不如劈头盖脸的给他们上一课,有些客户就是欠的,你客客气气地跟他说,他不理你,还可能觉得你是骗子,你越嚷嚷他,他反而觉得你有底气,会认为公司是有实力有背景的,这就像谈恋爱,有的妹子你对她越舔,她最后给你发好人卡,若是你对她保持距离、爱答不理的,她反而会把你当祖宗,谈客户亦是如此,你还别说,我靠这样的方式让不少客户交了入会费。”

李一良解释道。

“受教了,听李哥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蒸接着问:“那咱们公司平均工资高吗?”

对于刚北漂的一个职场新人,没有比收入更让人关心的了,王蒸毕业时从父母那要了几千块钱,每天都花在衣食住行上,总数一天天在不断减少,心中一种无力而又不安全感时而出现。

“这得看你的业绩了,反正光看底薪是没法在京城生活的。”李一良这么一说,王蒸顿时感到一些低落,因为照目前情况看,他很可能只拿到底薪。

三点开始,天渐渐阴沉了起来,忽而狂风肆虐,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夹杂着些许雷声。办公室里几十张嘴不停地打着电话,这就是一家普通销售公司的日常,日复一日如此重复着,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是社会无关轻重的一粒尘埃,她们挣着微薄的工资,却仅仅满足的是温饱,真的很难在大城市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