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屏住呼吸趴在潮湿的岩石上,指尖传来的震动越来越强烈。
量子监测仪的示波器突然爆出刺眼蓝光,三条交错的波形在屏幕上疯狂跳动,
与两周前三峡水电站突发涨潮时的异常数据完全一致。"来了。
"苏怀舟的声音在防毒面罩里显得沉闷。他手中的辐射计数器开始发出蜂鸣,
红色数值从3.6μSv/h飙升到218。
我们头顶的探照灯将惨白光束投向黑黾江拐弯处的深潭,水面泛起诡异的环形波纹,
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正在水下翻身。浑浊的浪花突然炸开,我条件反射地按下快门。
取景框里闪过半截银灰色身躯,布满菱形鳞片的蛇尾扫过镜头,带起的劲风掀翻了三脚架。
当我想调整焦距时,那东西已经消失在二十米外的漩涡中,
只在红外成像仪上留下一道蛇形热源。"跟丢了。"我懊恼地扯下面罩,
江风裹挟着浓重的腥气灌进鼻腔。身后传来金属碰撞声,
苏怀舟正在往水下机器人装载声呐阵列,他藏青色的冲锋衣被量子检测仪蓝光映得发紫。
这是我们第三次夜间蹲守。自从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巫峡段检测到异常次声波,
整个三峡库区的水文数据就开始出现周期性紊乱。最严重的那次,大坝闸门突然自动开启,
每秒七万立方米的泄洪量持续了整整十三分钟,下游三个县的防汛指挥部拉响红色警报。
"频率匹配度92.3%,确实是同源振动。"苏怀舟盯着平板上滚动的频谱图,
镜片反射着密密麻麻的波峰,"林工你看这个谐波分量,像不像战国楚简上的水纹符号?
"我凑过去辨认那些跃动的曲线。十天前在秭归出土的竹简残片突然浮现脑海,
那些用朱砂绘制的波浪纹与甲骨文截然不同,倒像是某种立体结构的平面投影。
当时考古队的王教授说,简文记载着"化蛇现,江河倾"的谶语。
江面忽然响起婴儿啼哭般的尖啸,声波穿透耳膜直刺颅骨。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监测仪屏幕砰地炸出电火花。苏怀舟猛地拽着我扑向岸边,
身后传来重物落水的闷响——那台价值百万的水下机器人已经变成冒着青烟的废铁。"退后!
"他甩出登山绳缠住最近的柏树。浑浊的江水开始逆时针旋转,
直径三十米的漩涡中心缓缓升起半透明生物。月光穿透它琉璃质感的鳞甲,
折射出千万道棱形光斑,人面豺身的轮廓在光晕中虚实交替,仿佛随时会消散在夜风里。
我摸到胸前的青铜铃铛突然发烫。这是三天前在考古现场捡到的挂饰,
此刻铃舌正在高频震颤却无声响。化蛇展开蝠翼般的肉膜,
翼尖抖落的荧光粉末在空中凝成甲骨文"水"字。当它再次发出啼鸣时,
我清楚看到声波在空气中撕开蛛网状裂纹。"时空褶皱!"苏怀舟的惊呼被狂风扯碎。
他掏出激光测距仪对准裂纹,读数在7.4米到137公里之间疯狂跳变。
我想起中科院那份荒诞的机密报告——上周的量子对撞实验导致局部时空曲率异常,
难道这就是诱因?化蛇忽然俯冲下来,蛇尾扫过的芦苇丛瞬间结晶化。
我翻滚着躲开冰刃般的鳞片,青铜铃铛脱手飞出。当铃身撞上化蛇额头的瞬间,
刺目的白光吞没了整个江岸。白光中浮现出青铜鼎的虚影,鼎身饕餮纹正在融化成液态金属。
我看到头戴羽冠的祭司将龟甲投入鼎中,沸腾的水银表面显露出星图。
穿着麻衣的工匠们正在捶打某种晶体矿石,
飞溅的火星竟在空气中凝结成《山海经》中的异兽图鉴。"这不是幻觉。
"苏怀舟的声音从遥远时空中传来,"青铜铃铛引发了量子共振,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存储在晶体结构里的历史记忆。"化蛇的竖瞳突然占据整个视野,
金褐色虹膜里流转着银河般的星云。当我的意识被吸入瞳孔的瞬间,
滔天洪水冲垮了视网膜成像——参天巨木在浊浪中轰然倾倒,
九条蛟龙缠绕的青铜柱从水底升起,披发纹身的大禹手握玉圭站在龙首之上。
"以九州之铜镇四海之水。"大禹的吟诵引发地动山摇,蛟龙们吐出缠绕着闪电的锁链。
化蛇在雷暴中显出千米长的真身,翼膜掀起的飓风将山峦削成平原。
令我窒息的不是神话场景的恢弘,而是那些锁链的纹路分明是双螺旋结构,
每段金属都铭刻着DNA碱基符号。记忆碎片突然扭曲,
大禹的面容变成我实验室的助手小王。他正将某种发光液体倒入长江模型,
试管标签上写着"量子纠缠诱导剂-07"。这个画面让我浑身发冷,
因为现实中的小王早在两个月前就死于实验室氢气爆炸。"林语!
"苏怀舟的呼喊将我拽回现实。他手中握着半融化的青铜铃铛,
铃舌已经变成发光的弦状粒子束:"声纹密码被激活了,
化蛇不是灾害而是..."江对岸射来的麻醉镖打断了他的话。
六个穿着石墨烯潜水服的突击队员从水下浮出,
他们肩章上的衔尾蛇标志让我瞳孔收缩——这是诺亚科技公司的私兵,
那家号称要用量子计算机模拟生态系统的巨头企业。"感谢二位替我们定位了活体样本。
"为首的队长掀开面罩,露出机械义眼特有的红光,"根据《异常生物捕获条例》第17条,
现在由诺亚科技接管..."化蛇的悲鸣突然撕裂夜空,江水像被无形巨手掀起百米高墙。
突击队员的电磁网刚展开就结满冰晶,纳米纤维在零下150度的急冻中脆化成粉末。
我抓住苏怀舟跳进溶岩裂缝的刹那,看到化蛇的翼膜覆盖了整个天穹,
每片鳞甲都投影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水画面。"他们在用次声波控制器***化蛇!
"苏怀舟指着江心突然出现的黑色平台。那台形似石油钻井设备的机器正在发射紫红色光束,
顶端的陨石状核心让我想起秭归楚简上描绘的"天坠玄晶"。
更多记忆涌入脑海:两周前在实验室意外合成的紫色结晶体,
小王坚持要用来做水纹模拟实验;深夜加班时听到的诡异水花声;还有爆炸发生后,
诺亚科技异常迅速地接管了事故现场。裂缝外传来金属撕裂的尖啸,
突击队员的机械义肢在绝对零度中迸出电火花。苏怀舟突然将青铜铃铛按在我胸口,
弦状光粒子竟然穿透防护服融入皮肤:"楚简记载的契约需要大禹血脉激活,
你看到的记忆不是偶然!"量子纠缠的灼烧感沿着脊椎攀升,
我的视网膜上浮现出青铜鼎内部结构图。当紫红色光束再次扫过时,
身体不受控制地冲出藏身处,指尖流淌出的液态金属在江面铺开星图。
化蛇的啼鸣突然转为轻柔的摇篮曲,江水随着音调起伏形成巨大的斐波那契螺旋。
诺亚科技的设备突然过载爆炸,陨石核心中迸发的却不是火焰,而是数以万计的甲骨文。
这些燃烧的文字在空中组成堤坝形状,竟将失控的江水分割成悬浮的水立方体。
我听到记忆中大禹的声音在耳畔回响:"以形御水,不如以韵平波。
"苏怀舟的惊呼从身后传来:"快看水底!"透过渐趋透明的江水,
隐约可见长达数公里的蛇骨化石,每节脊椎都嵌着青铜齿轮。
那些齿轮的齿距与现代水利涡轮机完全一致,最骇人的是化石周围散落着大量现代工业零件,
甚至能看到印着诺亚科技logo的密封舱。化蛇突然收拢双翼俯冲而下,
在触碰到江面的瞬间量子化成光雾。我的太阳穴突遭电击般刺痛,
某个超越三维空间的意识直接投射在脑海:他们复制了锁龙井的囚笼,
想要把长江变成克莱因瓶还未等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江心突然升起十二根钛合金柱。
柱体表面的发光纹路与楚简符号完全相反,构成某种拓扑学囚笼。
诺亚科技的无人机群在云层中现形,播放着合成人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神话生物实质是高维能量聚合体..."青铜铃铛的震动频率突然与我的心脏同步,
某种超越DNA的传承在血液里苏醒。江水倒映出的不再是现代防洪堤,
而是延绵千里的夯土城墙,我看到自己穿着缀满玉片的祭服站在城头,
手中青铜钺正在分解成量子比特。"他们用克莱因瓶拓扑结构锁住了水脉循环。
"苏怀舟的声音带着金属共振的杂音,他的虹膜里流转着二进制代码,
"诺亚科技在江底建造的是莫比乌斯涡轮机,把长江改造成了无限循环的能源提取器。
"十二根钛合金柱开始顺时针旋转,江面浮现出克莱因瓶特有的单侧曲面。
化蛇的量子化躯体被撕扯成无数光带,每段光带里都囚禁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水记忆。
明白那些江底的工业零件从何而来——诺亚科技通过扭曲时空窃取了未来三百年的科技成果,
却在因果律反噬下制造出时间悖论。突击队长的机械义眼突然爆出火花,
他的皮下组织正在量子退相干现象中分解。"执行B计划!"他嘶吼着扯开胸前保险装置,
陨石核心被抛向漩涡中心。我认出那是曾在实验室见过的锿-254同位素,
足以引发链式核反应的禁忌物质。化蛇残留的头颅发出泣血悲鸣,
声波在克莱因瓶曲面内无限反射叠加。苏怀舟突然将激光测距仪调至谐振模式,
楚简上的水纹符号在江面投射出全息键盘:"快用声纹密码改写拓扑结构!
"当我触摸那些悬浮的甲骨文时,指尖传来八千年前黄河决堤的震颤。量子化的记忆洪流中,
大禹的身影与我的意识重叠,治水九鼎的铸造过程以四维投影的形式展开。
原来那些鼎耳上的夔龙纹是量子纠缠态的宏观体现,鼎腹记载的不仅是地理水文,
更是时空曲率参数。诺亚科技的无人机群突然集体失控,
燃烧的残骸在天空拼出甲骨文"囚"字。江底传来齿轮咬合的巨响,
史前青铜涡轮与现代钛合金柱竟然形成了完整的傅里叶变换结构。
我忽然明白那些嵌在蛇骨化石里的青铜零件并非古代造物,
而是被困在时间循环里的自我复制体。"就是现在!
"苏怀舟将激光束聚焦在克莱因瓶的奇点上。我对着量子麦克风喊出《禹贡》开篇,
每个音节都在水面激起六维空间涟漪。化蛇的光带重新聚合为十二面体形态,
翼膜上的鳞片化作黎曼曲面覆盖住核反应核心。时空在绝对寂静中坍缩成奇点,
又在大爆炸式的强光中重组。当视野恢复时,克莱因瓶结构已经退相干为普通堤坝,
江底的莫比乌斯涡轮机变成了锈迹斑斑的战国青铜器。
那些来自未来的工业零件正在快速氧化,诺亚科技的logo在晨雾中消散如烟。
化蛇的琉璃身躯重新凝结,它的竖瞳里映出我周身流转的量子辉光。
契约者的意识波动直接叩击着前额叶,
1943年爱因斯坦撰写统一场论手稿、2156年人类建造戴森球时引发的恒星潮汐灾难。
苏怀舟跪倒在湿漉漉的芦苇丛中,
他的瞳孔恢复了正常:"他们想用化蛇维持的不仅是长江水脉,
而是整个太阳系的角动量守恒。
诺亚科技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篡改什么级别的自然法则..."江心突然浮起无数气泡,
那些氧化殆尽的未来零件里爬出硅基生物形态的寄生虫。化蛇喷出绝对零度的吐息,
将变异体冻结成量子叠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