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甄嬛的阴谋
甄嬛身着一袭暗紫色宫装,衣襟上绣着繁复的金丝纹样,在烛火的照耀下散发出冷冽的光泽。
她端坐于桌旁,纤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绢布上的宫廷布局,眼神深邃而狠厉。
对面,敬贵妃身着浅金色衣衫,眉宇间虽带着从容,但隐约流露出几分戒备。
她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目光在屋内缓缓扫过,确认无人窥探后,才缓缓放下茶盏,语调压得极低:“妹妹,这件事,你可真的想好了?
一旦行动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她的声音像是一条毒蛇在夜间低声吐信,虽轻柔,却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甄嬛冷冷一笑,眉眼微挑,嘴角勾起一丝讽刺的弧度:“姐姐,这是后宫,不是讲仁义的地方。
宜修那个***仗着皇后的名号,步步紧逼,若不是她,纯元姐姐怎么会香消玉殒?
如今,她更不知收敛,一心压我们一头,难道我们还能坐以待毙?”
她的语调虽不疾不徐,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那句“纯元姐姐”更是咬得极重,仿佛在提醒自己,也在点燃对宜修的仇恨。
敬贵妃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仍旧有些犹豫:“可是……她毕竟是皇后,若我们贸然动手,只怕太后和皇上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明显压低了一些,似乎在担心自己的话会引来厄运。
甄嬛轻轻哼了一声,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目光如刀般冷厉:“正因为她是皇后,所以我们必须一次性将她彻底铲除。
我们不能莽撞,但也绝不能优柔寡断。”
她稍稍向前倾身,声音放低却更显阴冷,“姐姐,你想过没有?
杀害纯元姐姐的罪名,她能洗得清吗?
只要我们用好这个武器,她便无处可逃。”
敬贵妃的眼睛猛地一亮,似乎有些明白了甄嬛的用意,但随即又皱起眉头,犹疑地问:“只是,这些陈年旧事,如何让皇上突然起疑?
他既然对纯元皇后念念不忘,便更不会轻易相信……”“皇上再深情,也不过是个男人。
男人最忌讳什么?”
甄嬛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笑,“最忌讳的,无非是枕边人的背叛。
只要我们让他怀疑宜修对纯元姐姐有过害命之心,他那一点点感情还能维系多久?
到时候,宜修就算是皇后又能如何?
她不过是孤家寡人罢了。”
甄嬛的话如毒药般渗入敬贵妃的心中,后者的表情逐渐由犹豫变得坚定。
她放下茶盏,眼中透出一抹寒光:“熹贵妃真是好计谋!
纯元皇后生前确实与宜修多有嫌隙,若我们将那些旧事翻出来,再添油加醋,旁人自然会信以为真。”
甄嬛不动声色地点头,手指在桌面上一停,从袖中缓缓取出一封信递给敬贵妃,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这便是我们的关键武器。
这封信,是纯元姐姐当年留给皇上的遗书,里面提到了一些她与宜修之间的纠葛。
你只需派人将这封信‘巧妙地’交到皇上手中,一切便会顺理成章。”
敬贵妃接过信,仔细翻看,脸上的表情逐渐从惊讶转为阴冷:“竟有此物!
熹贵妃果然深谋远虑。”
她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敬佩,“如此一来,宜修的死期,便不远了。”
甄嬛神色不变,但嘴角的冷意更浓:“不过,信的内容还不够致命。
姐姐,这件事,需要我们更精心地布置。
宜修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心思缜密,若我们稍有不慎,便会被她反咬一口。”
敬贵妃眼中闪过一抹狠戾,冷冷一笑:“既然决定动手,我自然不会留手。
到时候,只需让皇上对她彻底失去信任,便是她的末路。”
甄嬛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冰冷:“你明白就好。
她一日不除,便是我们一日的威胁。
后宫权力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同时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那笑声在密室中回荡,显得无比阴森。
烛光摇曳,映照着她们脸上深藏的罪恶和狠辣,仿佛两条毒蛇在暗中盘踞,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时刻。
第二节:罪恶的布局几日后,宜修前去慈宁宫向太后请安。
秋日微凉,黄叶飘零,皇后仪仗经过御花园,甄嬛与敬贵妃早早在此候着,似是“恰巧”偶遇。
甄嬛身着一袭月白绣银丝兰花的宫装,举止端庄,神情温婉,如沐春风:“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臣妾恰巧在花园中散步,不想竟能有幸与娘娘同行,这可真是臣妾的福分呢。”
宜修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微微点头,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后威仪:“熹贵妃谬赞了。
若要说福分,倒是本宫有幸得姐妹相陪,这一路,也少了几分寂寞。”
敬贵妃一袭艳丽的枣红色宫装,与甄嬛一左一右跟在宜修身旁。
她语调柔缓,但每个字都透着一丝微妙的意味:“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主,日理万机,连臣妾听了都替您感到辛苦。
不知您近日可有好好歇息?
臣妾怕您劳累过度,反倒累坏了身子,那可是得不偿失呢。”
宜修微微一笑,眼神深邃:“多谢敬贵妃关心。
本宫身为皇后,自当为皇上分忧解难,这些琐事,不过是分内之职罢了。”
她的语气云淡风轻,仿佛根本没有听出敬贵妃话中暗藏的讽刺。
甄嬛闻言,微微转头,声音柔中带针:“皇后娘娘果真是后宫的典范,连臣妾也不得不佩服。
只是臣妾总想着,娘娘如此辛劳,恐怕皇上也会因此多了几分心疼吧。”
宜修的笑容顿了顿,似有一丝隐隐的冷意在她眉间划过。
她抬眸望向甄嬛,声音清冷但平稳:“熹贵妃关心则乱了,皇上治国理政才是真正的劳神之事。
本宫区区琐务,又怎敢劳皇上忧心?”
甄嬛闻言,低头轻笑,眼底却掠过一丝冰寒,仿佛这无懈可击的回应,正是她期待己久的对手反应。
她缓缓抬起头,依旧温和如水:“娘娘如此说,臣妾也就放心了。
只是宫务繁忙,臣妾还是希望您能多加保重,毕竟后宫若无娘娘这棵主心骨,怕是再难维系周全了。”
宜修未答话,淡然前行,步伐依旧稳健。
她身后的宫女紧随其后,秋风吹过她曳地的霞帔,竟如一叶翻腾的锦浪。
甄嬛和敬贵妃对视一眼,各自心知肚明,未再多言,三人一路行至慈宁宫。
太后殿内,宜修行礼问安时,甄嬛与敬贵妃适时告退,借口“娘娘与太后母女叙话,我们这些做臣妾的在旁碍眼”,自请离去。
一路回到翊坤宫,敬贵妃脸上的笑意早己收敛,眼神暗沉,显然还在思忖方才宜修的反应:“甄嬛妹妹,我总觉得宜修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你看她刚才的态度,滴水不漏,连一点破绽都不肯露出来。
这样的女人,真是难对付。”
甄嬛转身落座,手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一枚香木雕刻的鸢尾花坠饰,声音轻缓却冷若冰霜:“她早己惯会演戏,我们又何须急于一时?
这样滴水不漏的人,最经不起身边人的背叛。
今晚,你只需派人将那封信放在她寝殿外,明日清晨,必有人将此事呈报给皇上。”
敬贵妃眉头紧蹙,语气中仍藏一丝不安:“但若是宜修否认信中内容,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皇上未必会轻信啊。”
甄嬛的手指轻敲桌面,目光冰冷得像凝结的寒霜:“人证物证俱在,她能否认到几时?
更何况,那信上的字迹,己经让人模仿得惟妙惟肖。
即便她百般辩解,也不过是枉费心机罢了。”
敬贵妃闻言,终于展露一抹阴毒的笑意,似放下了心头的大石:“甄嬛妹妹果然深思熟虑,这封信若真落到皇上手中,宜修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甄嬛微微一笑,眼底却尽是冷冽:“她这几年踩着我们一步步往上爬,处处压制,如今总该为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了。
明日开始,整个后宫的风云,便将彻底改写。”
敬贵妃点头,目光中透出几分狠辣。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露出一抹冷笑,气氛森然得令人不寒而栗。
翊坤宫外,寒风穿堂而过,仿佛在为接下来的腥风血雨低声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