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中央,两军对垒,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你们己经耽误太长时间了!”
只见一名身披黑色铠甲、英姿挺拔的男子坐在一匹雄壮威武的魔驹之上,双手环抱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和傲慢,大声地向着对面不远处的大骊军队宣告道:“君上的要求很简单,大骊向我魔界俯首称臣,割让炎黄之地天江以北,你我两派划江而治,而你们只需每年缴纳岁供即可。”
这位男子便是魔族南征大元帅——雷狮族的雷天啸。
他那威严的身影和强大的气场,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此时,杨天宝骑着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缓缓走到了军队前方。
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展现出了一国之君的威严与霸气。
站在他身旁的两位长须飘飘的老者,正是大骊王朝的三朝元老——卫国公王蛟和保国公张天正。
他们都是历经战火洗礼的老将军,经验丰富且战功赫赫。
听到雷天啸那挑衅般的言辞后,卫国公紧紧握住手中的长枪,手上青筋暴起,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陛下,这些魔族实在太嚣张了!”
卫国公目光如炬,情绪激昂地拱手***:“陛下,末将请求率领一万虎豹骑前去打探一下魔族虚实!”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卫国公,切不可冲动行事!”
保国公张天正急忙劝阻道。
“据情报显示,魔族此次南下的兵力高达百万之众。
虽然我们也有虎豹骑,但那只是一个名号而己……”说着,他指了指雷天啸身后的魔族骑兵。
只见那些魔族将领们个个身披重甲,座下皆是狰狞可怖、虎视眈眈的虎类魔兽。
这些魔兽体型巨大,獠牙锋利,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们才是真正的虎豹骑,而且还是重骑兵。
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还是先听听陛下的意见吧。”
说完,众人纷纷望向一旁紧握着青龙刀的杨天宝,等待他做出决策。
杨天宝紧紧地盯着魔族大军的上空,那里黑压压的云层翻滚涌动,仿佛隐藏着某种强大的存在。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然后挥动手中的青龙大刀,用力拉紧缰绳,大声喊道:“全军听令,血战到底!”
随着他的号令声响起,大骊大军顿时士气大振,士兵们齐声高呼:“大骊万岁!”
杨天宝一马当先,挥舞着青龙刀朝着魔族大军冲去。
保国公张天正、卫国公王蛟以及数位大骊大将紧跟其后,他们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向敌人扑去。
战场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双方的士兵们都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生死之战。
......大骊51年,北方魔族初次南下,如蝗虫过境般席卷中原大地,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大骊52年,骊武帝以雷霆手段清除了朝廷中的奸佞之臣,平定内乱,顺利继位大统,并昭告天下。
“大骊真正的敌人应该是魔族,任何企图挑起人类内战之人,都将被处以极刑!”
大骊74年,魔族再次南下,骊武帝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奋勇杀敌,一举斩杀魔族五位大将,但最终还是不幸以身殉国。
大骊89年,魔族南下入侵,骊景帝同样选择御驾亲征,成功斩杀魔族大将,以身殉国。
大骊121年,魔族再一次发起大规模进攻,骊明帝御驾亲征,亲自指挥作战,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斩杀魔族统军大元帅,以身殉国。
大骊122年,明帝之子杨天宝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天龙。
在此后的一百年间,杨天宝带领大骊军队顽强抵抗北方魔族的十六次南下侵略,每一次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先后斩杀魔族一百多名大将和十八位元帅。
杨天宝因此被称为,荡魔大帝。
在最后的一场决战中,定国公.崔星原和凉国公.王安国带领西十万大军以及全族青壮发起了对魔界的反攻,然而,他们却再也没有回来。
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无数英雄豪杰用鲜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
自此之后,北方魔族未再来犯。
大骊251年,魔族百万大军再次南下,杨天宝率领举国兵力御驾亲亲征。
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半,军队的支出几乎掏空了大骊王朝的国库,大骊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整个王朝己是民不聊生,满目疮痍。
......“陛下,经此惨烈一战,我大骊之国力可谓遭受重创,张天正,王蛟,两位国公皆是三朝老臣,是我大骊之栋梁,他们以自身之血肉之躯,践行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十五位一品官员亦纷纷慷慨赴死,他们的英勇事迹,必将永载我大骊史册,为后世所铭记。
而那些更多未曾计数的战损兵部将士们,正默默地躺在那血腥的战场上,他们的生命如同璀璨星辰般瞬间消逝,如今他们的伤亡数字仍在不断统计之中,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痛着我们的心。”
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那兵部尚书颤抖着双手,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份奏折,而是整个大骊的命运。
他缓缓地将奏折递交给皇帝陛下,杨天宝陛下接过那沉甸甸的奏折,眉头紧锁,那紧锁的眉头之下,隐藏着无尽的忧虑与思索。
他深知,这场战争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国力的损失,更是对整个国家根基的考验。
“此外,我军之伤亡亦是惨不忍睹,那曾经百万万之雄师,如今却仅剩下区区八万之众,这其中的差距,让人痛心疾首。
而粮草兵器之损耗,更是不计其数,那堆积如山的粮草,早己化为乌有;那精良无比的兵器,如今己残缺不全。
若再不想办法,我大骊恐将陷入绝境。”
兵部尚书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哭腔,那哭声仿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
杨天宝陛下环视着朝堂一周,那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无尽的威严与沧桑。
众大臣皆低着头,不敢首视陛下的目光,仿佛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骊面临如此困境,可有良策?”
杨天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询问着每一位大臣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