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前言

1928 江戸川独歩 2024-12-17 15:51:0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笔者从20多年前,作为自费留学生第一次来到日本,后来成为日企职员,互联网从业者,影视文化工作者,目前在日本经营文化公司。

多年工作与学习中,在日本的各个角落,听闻并见证了许多与那场战争相关的痕迹。

并接触了众多日本民众,逐渐深入了解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地理环境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2015年,写过一个叫做《白雪无铭》的剧本。

故事灵感来源于“大阪王将饺子杀人事件”,并结合我在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日本老人。

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时年西岁的他和妈妈一起在中国大连,受到苏军的追逐,最终被中国民众解救,老人从此视每一位中国人为恩人。

围绕着这位老人和他的家族和中国的渊源,是一部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剧作品。

剧本写完之后,由于工作和个人兴趣,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一首致力于搜寻日本的各种军史历史资料,发现了1928年的济南事变之中,一些国内没怎么涉及到的内容。

之后,又回想起留学生时期,在仙台遇到的一件事情(有关日本岩手县著名食品ジャジャ麺、也就是炸酱面的渊源)。

这几件事情组合在一起,从那时起,我便计划将这三件事创作成“中日情仇三部曲”。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绝对老师。

两国也一起经历了西方列强的觊觎。

中国被各种割地赔款,国富民不强;日本经过黑船事件,引发了明治维新,反而走向了强国之路。

从***4年开始,中日经过甲午战争,义和团事变,日俄战争之后。

清政府被推翻,日本和民国(北洋)政府之间,曾经相处的还算融洽。

当时执政的是大正天皇,他的性格相较于其父明治天皇,其子昭和天皇更为温和。

由于自幼体弱多病,接受的教育和公众活动较少。

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导致他无法完全履行天皇职责,晚年更是由摄政(昭和天皇)代为处理国政。

这种背景使他并没有像明治天皇那样深度参与国家军国化进程,他在位时期(1912年-1926年)被称为“大正民主时期”。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

震灾毁了大量建筑,特别是东京和横滨等人口稠密地区,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火灾进一步加剧了灾害,部分地区火势持续燃烧了超过两天。

约有10万余人死亡或失踪,另有约37万人受伤,大量房屋被毁,日本国内社会动荡,经济压力增加。

中国政府和民众,不计前嫌的为日本捐款捐物。

非但没有得到报答,震灾加剧了日本国内的紧张情绪,特别是在灾后秩序恢复中,日本人将大量问题归咎于外国人(特别是朝鲜人和中国人),谣言西起之后,日本军民无端的杀害了很中国人,朝鲜人,导致了严重的民族排外情绪。

地震后,日本政府为了平息国内的不满和灾后恢复的压力,加速了军国主义的兴起,并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资源和影响力扩展,以缓解国内矛盾。

笔者曾经在公众号之中有过这样的描写:日本是一个封锁的岛国,地震海啸火山台风,持续几百年的内部战争,哪怕就在日本统一的前夜,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德川家康的势力,作为胜利的一方,在大阪城进行了屠城抢掠。

对于同种同宗都可以做到残杀奸淫,这个基因之下,缺乏道德观的残暴,是在基因内的。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虽然是自然灾害,但它对日本国内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了军国主义的崛起,中国大陆己经成为日本的必然目标。

1928年,中国的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山东,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兵占领济南。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军队制造了“济南惨案”,屠杀大批中国平民和士兵。

故事从济南事变开始,一首写到日本战败。

描写一个中日家庭在战争中的悲惨经历,并通过架空的情节展现反思与反战的主题。

本小说最初是笔者"江戸川独歩"独自创作电影剧本,全部内容为独家原创版权。

任何抄袭侵犯知识版权,诉之法律追究到底。

作者以这部小说,为那场战争中,受到杀戮涂炭,被奴役的前辈们默哀致敬。

也希望刻画反思战争之中的人性。

希望今后将小说作为实体出版物,或者由小说转为连续剧或者动漫连续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太多的功利心,只是希望做一些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期待朋友们的认可,期待您的讨论和宝贵意见,期待您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次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