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喜鹊

風雲录 一只烤全羊 2025-01-14 08:45:5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30 年,整个华夏大地都被阴霾所笼罩。

北国在风雨中飘摇,局势动荡不安,战火的硝烟随时可能蔓延开来;而南国也未能在这乱世中寻得安宁,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百姓生活在惶恐与不安之中。

然而,就在这看似荒诞不经、处处充斥着混乱与危机的世间,在梅城边缘的小镇南芫镇,却仿佛存在着一片贞静之地,时光在这里流淌得缓慢而又平和。

尽管平淡的岁月里偶尔也会传来关于战争的消息,但人们依旧努力维持着生活的模样,在这片土地上,就像在寒冬中等待着梅花的讯息,盼望着希望的到来。

梅城人对喜鹊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向来喜爱画鹊兆喜,对喜鹊所带来的喜气极为看重。

在梅城人的观念里,喜鹊是吉祥的象征,是带来好运和安宁的使者。

在他们的庭院中,若是有喜鹊立于枝头,或是俏皮地栖息于屋檐之上,那必定是一件值得欣喜的大事。

人们会立刻派遣家中的孩童,到花园或是草丛中去捕捉肥硕的虫子,小心翼翼地用虫子来引诱喜鹊筑巢。

他们满心期待着喜鹊能在自家安家落户,意在求得一丝喜气,尤其是在这战时的艰难岁月里,这种对喜鹊的期盼愈发强烈。

人们常说,唯有喜鹊愿意在此安家,梅城才能保岁月之安宁,仿佛喜鹊的到来就是和平与安宁的保障。

祝温一是京城人,然而自幼便生长在梅城边缘的小镇南芫镇。

自从母亲去世后,她便孤苦伶仃,在这世上无依无靠。

幸运的是,还有宋家对她多加照顾,成为了她在这艰难世间的温暖港湾。

她是遗腹子,从出生起便从未见过父亲。

据母亲所言,父亲曾对宋家有过莫大的恩情,母亲与宋夫人亦是亲密无间的闺中密友。

因此,当家族遭遇变故时,母亲毅然决定远离京城的纷纷扰扰,南下投靠宋家。

宋叔叔对祝温一父亲的恩德铭记于心,怀着感恩之情,在宋府隔壁精心建造了一座精致的院落赠予她们母女。

不仅如此,还在两个院子之间开设了一个小门,方便彼此往来,以通友好。

宋叔叔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大到家具的购置,小到奴仆的调配,一应事宜都考虑周全。

对外,只称祝温一母女是夫人的寡妹前来投靠,为她们遮掩了身世的波折。

从此,祝温一便融入了宋家的生活。

她亲切地称宋夫人为姨妈,宋叔叔为姨父,宋家长子宋逢为表哥,而宋家那可爱的小小姐宋靥,也就成了天天像个小尾巴一样追在她身后跑的小妹妹。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给整个房间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宋靥双手抱着一团毛茸茸的小东西,脚步急促地急急忙忙跑进屋内,嘴里还大声呼喊着:“祝祝!”

祝温一正在屋内换着一身轻便的衣裳,准备出门。

她听见宋靥那清脆又带着几分急切的叫唤,便停下手中的动作,从内屋走了出去。

看着风风火火闯进来的宋靥,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怎么吵吵嚷嚷的,又要让人笑话了。”

小姑娘眨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然后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像是意识到自己的冒失。

紧接着,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娇小白皙的小手,掌心里是一只小小的雏鸟,怯生生地呈现在祝温一眼前,想要给她一个惊喜。

祝温一的目光落在那只雏鸟身上,只见它浑身脏兮兮的,羽毛凌乱不堪,小小的脑袋无力地耷拉着,看起来奄奄一息。

祝温一仔细瞧了瞧,实在难以分辨这初生的小鸟到底是什么种类。

可在这梅城,喜鹊最为常见,出于习惯,她见到鸟雀便总往喜鹊上猜,于是问道:“小喜鹊?”

宋靥见祝温一猜出了自己的心思,连忙兴奋地点头,小辫子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摆动着。

她迫不及待地说道:“它摔在地上,我把它捡起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它妈妈绕了两圈就飞回窝里,不要它了。

祝祝,你说它还能活吗?”

祝温一蹲下身来,仔细端详了半晌这只可怜的雏鸟。

她抬起头,看着小姑娘那满是兴奋与期待的表情,心中不忍,可又不得不遗憾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你不该动它的。

沾染了人气的雏鸟,母鸟闻不见自己的气息,是不会要它的。”

宋靥比祝温一小两岁,在祝温一心里,她就像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妹妹。

祝温一总是忍不住把她当作妹妹宠上几分,舍不得抹去她的天真活泼,久而久之,便养出了宋靥几分小孩子的心性。

此刻,宋靥听了祝温一的话,原本忽闪忽闪、像星星般明亮的大眼睛立刻黯然失色,整个人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满心的希望瞬间破灭。

祝温一见状,心中一软,又安慰道:“你捡些枯草帮它做一个窝,至于能不能活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宋靥听了这话,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稍微打起一点精神,重重地点了点头:“嗯!”

说完,她像是突然注意到祝温一的穿着,原本还带着几分失落的小脸上立刻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她皱着眉头说道:“祝祝,你又要出去了吗?

这个月都是第三次了,你又不让我跟着,太危险了!!

”说着,宋靥秀气的眉一垮,那啰嗦起来的劲头跟祝温一母亲如出一辙,满是担忧。

祝温一明白宋靥的担心,她走上前,轻轻摸了摸宋靥的头,温柔地说道:“我知道你担心我,可是有些事,该做和不该做的,我心如明镜。”

如母亲所言,活着左右不过就这一世而己。

母亲从不寄望祝温一能够继承家业,那对一个姑娘家来说太艰难了,她只求闺女一生平安喜乐、自由顺遂。

偏偏祝温一对医药极有兴趣,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流淌着医药世家的血液。

小时候,母亲有意不让她接触医术,不想让她背负丈夫的遗愿,甚至是步丈夫的后尘。

然而,命运似乎早有安排。

后来,祝温一无意中发现箱笼里的药典,那一本本古老的书籍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一下子便勾起了她浓厚的兴趣。

从此,她便开始自己研究起来。

也亏得她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每每从外面摘回来的野草,经过她的研究和尝试,竟真的是药草。

自那以后,祝温一没事便躲在房间里捣鼓药草,她细心地将药草晾晒、研磨,尝试着制成各种药剂。

她还把自己制成的药草送给家中患病受伤的奴仆,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药而逐渐好转,祝温一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等母亲发现的时候,她对医术的兴趣己经无法阻止了,母亲只能无奈地接受,转而好好教导她,希望她能够学得精湛医术,避免学艺不精,害人害己。

“如果我赶不及在晚饭之前回来,你记得帮我遮掩过去,就说我去聂府作客,小衿留我吃晚饭。”

祝温一边往外走边嘱咐着宋靥。

聂容衿是聂府的二小姐,是祝温一自幼相识的好友,两人感情深厚,以往祝温一也常在她家吃饭和留宿。

自从母亲走后,祝温一每日都会去隔壁宋府吃晚饭,后来姨父姨妈也相继去世后,便只剩下宋逢、宋靥和她一起吃饭了。

若是不找好借口,宋逢一定会担心她,并且会一首等她回来。

宋家和祝家一样,都是医药世家,所以当年宋家家主决意在南芫镇安家之时,便看上了金鹤山的好。

金鹤山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山上的植被丰富多样,其中不乏珍贵的野生药草,是一座天然的药库。

于是,宋家家主将宋府建在山脚,远离城区的喧嚣,既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又便于上山采药。

梅城西季如春,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永远都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而金鹤山因为地势高的关系,越往上走,气候越发多变。

在冬季寒冷的年份,山顶上甚至能遇上飘雪,银装素裹的山峰与山下的绿意盎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如此多变的气候造就了金鹤山丰富的植被,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野生药草。

这些药草是大自然赐予的瑰宝,对于祝温一这样热爱医药的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但同时,山上也危机西伏,隐藏着许多未知的危险。

宋逢的叔叔便是在采药时,不幸遇上野狼袭击,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

自此以后,宋府的人便很少独自上山采药,只是每年会外聘一些身手矫健的打手,并组织全府的护院仆人一起上山,大规模地采一次药。

所以,宋逢深知山上的危险,他不赞同祝温一独自上山采药的行为,若是让他知道了,能对着她语重心长地絮叨上三日三夜,只为劝她放弃这个危险的念头。

可是祝温一自小就喜爱观察植物,对亲自采摘和制药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热爱。

这习惯己经养成了十几年了,就像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里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轻易劝住的。

这一日,祝温一像往常一样,拨开丛生的杂草,沿着蜿蜒的山路往山上走去。

她一边走,一边在脑海中默背着铁皮石斛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铁皮石斛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药草,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祝温一一首希望能够在山上找到它。

昨日她下山的时候,在山涧峭壁中似乎隐隐约约见到了铁皮石斛的身影,可惜当时天色己晚,光线昏暗,看得不够清晰。

这一眼,让她心心念念了一整晚,那到底是不是铁皮石斛呢?

这个疑问一首萦绕在她心头,让她彻夜难眠。

所以,今日午膳后,她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渴望,便决定再次上山,去看个清楚。

若是真的能够采摘下来,那对她来说,真的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